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出现严重的供应链危机,半导体行业尤为严重。面对代工厂的接连停工和生产放缓,许多手机、电脑和汽车生产商一度面临芯片的断供。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出现严重的供应链危机,半导体行业尤为严重。面对代工厂的接连停工和生产放缓,许多手机电脑和汽车生产商一度面临芯片的断供。

为此,他们恐慌性地向多家供应商追加超出需求的订单,以期尽早拿到芯片,应对疫情期间爆发性的电子产品需求或是维持正常生产。尽管目前供应链仍未完全恢复,但芯片已经出现了库存积压。据投资银行Jefferies Group的报告称,自2021年12月至今年3月,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汽车芯片的行业库存数量都有所上涨。

半导体市场似乎正在变成供过于求。报告称,“鉴于此前的全行业缺芯、重复下单和过热的扩大生产投资,再加上目前新冠疫情和高通胀导致的需求放缓,半导体行业可能会在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年初遭遇行业低迷,程度要比2019年和2016年还糟”。根据德勤统计,2021年半导体订单的交货时间一般为20至52周。这导致许多行业不得不延迟生产或停工。

而芯片的短缺,使全球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损失了超过2100亿美元的收入,许多汽车生产商都因缺芯相继宣布减产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5月8日,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69.38万辆。就算生产出的汽车也不得不“阉割”功能,比如宝马取消了多款车型的触摸屏,特斯拉宣布取消Model 3和Model Y电动汽车的乘客座椅调节功能等。

相比之下,手机生产所需的高端集成芯片是最早一批下单的。尽管如此,苹果公司也因缺芯被迫将iPhone 13的生产订单减少11%但经历了两年的严重缺芯,美国、欧盟国家和中国都大力投资芯片产业,台积电等代工厂也积极建厂扩产,缺芯问题正逐步缓解。

Jefferies Group的统计指出,许多半导体代工厂的库存正在增加。捷普、新美亚、鸿海、伟创力、和硕、广达、仁宝、英业达等代工厂的平均库存天数已经是连续增加了六个季度,从去年12月的62.7天增加至今年3月的66.8天。

半导体代工厂若保有一定量的库存,有利于维持供应链的稳定性,但若库存持续升高,则意味着市场正在降温,供过于求。

市场研究公司高德纳的半导体业务副总裁戈登指出,最近听说很多芯片订单被取消的消息,需求正在下降,芯片行业已经过了短缺高峰期。

众所周知,手机电脑和汽车行业的需求囊括了半导体行业7成以上的产能,而这三大行业也都在今年遭遇销量下滑的困境。

美国商务部近日宣布对中兴通讯公司执行为期7年的出口禁令,再度引发关于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担忧。中国如何突破“缺芯”之困境,走上一条国产自主可控替代化的发展之路?

缺芯之困

《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当前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低,在计算机、移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芯片国产占有率几近为零。

浙江之江实验室芯片中心高级顾问李序武博士介绍,透视中国芯片产业可从设计和制造两方面分析。过去几年,中国芯片设计进展飞快,设计公司成倍增加。但芯片设计技术和经验远远不足,尤其在先进信号转换器方面,如从模拟连续信号变为数字信号以及逆向转换,大大落后于国外。

李序武曾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执行副总裁,在美国英特尔公司工作期间获得该公司技术领域最高荣誉“英特尔院士”,对中美半导体领域发展差异感触颇深。他说,在芯片制造方面,中国与世界最先进工艺还有不少差距,“平时中国企业可以从国外厂商购买芯片组装需要的系统,但外国政府一旦采取限制性措施,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如在中兴的核心业务基站领域,基站芯片自给力最低。而基站芯片本身对成熟度和高可靠性的要求远高于消费级芯片。有专家认为,在美宣布管制措施后,中国从开始试用国产替代芯片到批量使用至少需两年以上时间。

在阿里云智联网科学家、芯片策略组长丁险峰博士看来,中国芯片研发的现状是散而小。

半导体芯片是一个需要高投入、规模效应的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很多人不愿涉足。中国政府从2013年开始对半导体产业从芯片研发到制造都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但专家认为,目前投资过于分散,一些投资无效的项目瓜分了资金。

半导体行业从业者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建军说:“中国现在最缺的不是半导体生产线,而是设计公司。没有芯片设计,生产线就不可能有自主可控芯片为‘米’下锅,最终回到给别人代工的老路。”

周四(6月2日),受制裁影响的俄罗斯在2022年年底前将限制氖气等惰性气体的出口,以加强其市场地位。

电子特气几乎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氖气是制造芯片的一种关键原材料。电子气体主要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太阳能电池等新兴领域,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需要的电子气体纯度更高、种类更多。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电子大宗气体主要用于气体稀释、气体载体、腔体清洁、腔体排气等环节。

据统计,俄罗斯占全球惰性气体供应量的30%,自新冠病毒大流行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半导体短缺已经开始,俄罗斯的此举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缺芯风暴。

目前缺芯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更艰难的是持续不断的芯片涨价,2021年全球芯片价格暴涨,普遍上涨了5倍、10倍,部分芯片从单价几十元涨到数千、上万元,乃至有价无货。

反观国内,国产替代势在必行,自2018年以来,行业的景气度持续上升,以半导体指数(886063)为例:

2021年板块成分股实现营业收入6514.63亿元,同比增长40.25%;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