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大话硬件
[导读]在设计DC-DC电路时,经常会考虑它的效率,90%还是在80%的效率对于一个消费电子设备的续航来说,存在非常大的区别。

大家好,这里是大话硬件。

在设计DC-DC电路时,经常会考虑它的效率,90%还是在80%的效率对于一个消费电子设备的续航来说,存在非常大的区别。


有时候在看某芯片的规格书,器件标称的效率能达到92%。但是自己按照同样的输入、输出电压、负载电流来设计电路,然后测试效率,为什么测试的结果只有85%,87%,就是达不到90%以上呢?


实际上DC-DC的效率测试,不仅仅和芯片有关,与我们的测试方法,电感和电容的选择,芯片的工作模式也有关系。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电感的5大损耗,关于测试方法,芯片工作模式,在后续的文章中会有分享。本篇文章的框架如下:


1.趋肤效应

2.邻近效应

3.铁损铜损

4.涡流损耗

5.磁滞损耗


01
趋肤效应


在分析电感的损耗之前需要了解两个高频的效应——趋肤效应,邻近效应。


趋肤效应:交变电流通过导线时,电流在导线横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导体表面的电流密度大于中心的密度,且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该现象称为趋肤效应(skin effiect),趋肤效应也称集肤效应。


如果流向导体的电流的频率升高,电流就会只流过导体的表面,表面部分的电流密度增大,电阻值增加。我们将这种效应叫做趋肤效应,也叫做表皮效应。



产生趋肤效应的本质原因是电流和磁场的相关关系,用下面的图来表示:


对一根流过电流为I的导线,在导线的垂直平面形成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在导体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在导体内部形成涡流电流,涡流在导体内部与电流的变化趋势相反,阻碍电流的变化,涡流的变化在导体表面与电流的变化趋势相同。


在导体内部,等效电阻变大,而导体表面等效电阻变小,因此电流更趋向于在导体表面流动,但相比电流在整个截面积为S的导线上流动,在表面流动意味着导线的电阻增大了。


02
邻近效应



邻近效应:多根导线邻近时,每个绕组形成的磁场感应涡流,高频时会集中于导体内的电流邻近的导线相邻接的狭小区域而流过,邻近部分的电流密度增大,电阻值增加。我们将这种效应叫做邻近效应。


如下图所示,两个同方向的导线流通相同方向的电流,在两个导线相邻的位置电流的大小为电流I减去涡流,而在远离的一边,电流为I加上涡流。



上面的两相邻导体电流同相流动时电流的分布,如果两个导体的电流是反向的流动,导体的之间线缆的流动如下所示:


当回流导体靠近时,两根导线的场向量将相加。在两导体相邻之间,磁场方向相同而加强;两导线之外侧,磁场相反而抵销,磁场很弱,或为零。在导体内部,由两导体外侧向内逐渐加强,到达导体的内表面时磁场最强。


03
铁损 铜损


在电感中主要有4个损耗,铜损,铁损,涡流损耗,磁滞损耗。


铜损:电流流向导线时的电阻成分引起的损耗称为铜损。


对于一个电感来说,本身就只有两部分,线圈和磁芯,其中线圈为铜损,磁芯为铁损。磁束通过磁芯时磁芯内产生的损耗(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称为铁损。因此,铁损都是有磁芯产生的。



04
涡流损耗

涡流损耗:因电磁感应而变化的磁场会在导体的磁芯中产生涡状的电流。产生此电流的能量会因磁芯材料的电阻而被转换成热并成为损耗。我们将这种损耗叫做涡流损耗。



05
磁滞损耗

磁滞损耗:如果是磁芯内的磁场变化或者反转,就会伴随磁滞(磁芯材料的BH图中所示的磁滞回线)而返回原先的状态。为了此磁滞的运动而消耗的能量会作为热损耗掉。我们将这种损耗叫做磁滞损耗,磁滞损耗与磁滞回线的面积成正比。

根据前面的分析,磁芯在磁场中会被磁化,磁化的过程会使内部的磁畴发现方向的偏转,在偏转的时候,与外磁场方向相差不大的磁畴发生了‘弹性’转动,这就是说当外磁场去掉时,磁畴仍能恢复原来的方向;而还有一部分磁畴要克服磁畴壁之间存在摩擦,发生刚性转动,即当外磁场去除时,磁畴仍保持磁化方向。


因此磁化时,送到磁场的能量包含两部分:前者转为势能,即去掉外磁化电流时,磁场能量可以返回电路;而后者变为克服摩擦使磁芯发热消耗掉,这就是磁滞损耗。根基磁滞曲线可知,当磁滞曲线的面积越大时,需要克服摩擦摩擦发生刚性转动需要的能量越多。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本文针对具有快速瞬态变化和噪声敏感特性的负电压轨应用,提出了一种反相降压-升压解决方案。其中采用了一款单芯片降压转换器,在反相降压-升压(IBB)拓扑结构中融入了Silent Switcher® 3(SS3)技术。此解决...

关键字: 降压转换器 电容 电感

其本质是电感、电阻或芯片引脚在高频环境下表现出的等效电容特性,通常由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组成。

关键字: 电感 电阻 芯片

在高频DC-DC转换器设计中,电感作为核心储能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转换效率、功率密度和热稳定性。据行业数据显示,磁芯损耗占电感总损耗的60%-80%,而磁芯材料的选择是决定损耗特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磁芯损耗机制、频率响应...

关键字: DC-DC 铁氧体 电感

电感器是一种被动电子元件,是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Q值是电感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电感器内部的耗损功率和储能功率的比值,即Q值越大,则电感器性能越好。提高电感线圈Q值可以使得电路性能更稳定,减少电路的能量消耗。提起...

关键字: 电感 Q值

上海 2025年7月14日 /美通社/ -- MPS芯源系统(NASDAQ代码:MPWR)近日发布的MP2764是新一代高集成度、高效率、带NVDC路径管理的升降压充电管理芯片,专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掌机等应用...

关键字: 充电IC 笔记本电脑 PS 电感

低频纹波与输出电路的滤波电容容量相关,可通过增大电感、电容参数和采用前馈控制方法来降低。

关键字: 电感 电容

降压式 DC-DC 转换器是一种将较高直流输入电压转换为较低直流输出电压的电源转换电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 MOSFET 的导通与关断,周期性地将输入电压施加到电感上。在 MOSFET 导通期间,电感存储能量,电流...

关键字: 降压式 电感 电源转换

电感饱和是指在交流电路中,当电感器中通过电流的幅值过大时,电感器的磁场达到一定强度,导致磁芯饱和,使得电感器内部电感值下降的现象。

关键字: 电感 电磁

对于包含电容和电感及电阻元件的无源一端口网络,其端口可能呈现容性、感性及电阻性,当电路端口的电压U和电流I,出现同相位,电路呈电阻性时。

关键字: 电容 电感

电感饱和的本质是磁芯材料达到磁化极限。当电流增大时,磁芯内部的磁场强度(H)随之增加,磁通密度(B)按非线性关系上升。一旦B达到材料的饱和磁通密度(Bm),磁导率(μ)急剧下降,电感值(L=μN²A/l)大幅降低,电感失...

关键字: 电感 电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