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最近华为Mate 50系列和苹果iPhone 14系列都比较火,二者各有各的优点,不过没有麒麟芯成了华为Mate 50系列永远的痛,其采用的骁龙8+芯片性能虽然不错,但是和苹果A16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没有了自研芯片,在优化上面也无法更深入。

最近华为Mate 50系列和苹果iPhone 14系列都比较火,二者各有各的优点,不过没有麒麟芯成了华为Mate 50系列永远的痛,其采用的骁龙8+芯片性能虽然不错,但是和苹果A16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没有了自研芯片,在优化上面也无法更深入。

因此很多网友对麒麟芯片很期待,并且提出了如果麒麟芯片能够正常迭代,能否有望和苹果A16抗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只考虑CPU和GPU部分的话,CPU部分苹果A16的优势很明显,麒麟芯想要超过 很难,不过GPU还是有希望的。

之前一直有消息称,Mate 50的国产化率相比上一代更高,出现这个情况有外在因素影响,当然也更多本身的出发点,扶持更多的国产供应产业链。

随后有网友根据供应链提供的消息,汇总了Mate 50系列的供应商,从一些核心零部件来看,确实都是国产供应商的身影,还是相当厉害的。

CPU部分,我们先看看目前各家的旗舰芯,在Geekbench5测试中的成绩,苹果A16单核得分约1880,多核得分约5600,骁龙8+单核得分约1340,多核得分约4200,天玑9000+单核得分约1350,多核得分约4400,天玑9000+满血灰烬版单核1400+,多核4600+。

可以看到苹果A16的CPU领先幅度很大,单核领先高通约40%,多核领先高通30%左右,单核领先联发科在30%以上,多核领先联发科20%左右,就这个领先幅度而言,A16的CPU性能基本上领先安卓这边2代的水平了。

而华为麒麟芯片的CPU和高通联发科一样,都是基于公版ARM架构而来,虽然华为在缓存等方面更大方,这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提升,但这种提升的幅度不会很大,所以指望华为麒麟芯片的CPU性能超过A16可以洗洗睡了。

GPU部分,苹果和高通都是自研的架构,联发科采用的是ARM公版架构,而华为麒麟芯的GPU部分历来也是基于ARM公版架构,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天玑9000的情况,在GFXBench 5.0的相关测试中,A16在1080P下领先天玑9000大约37%,1440P领先大约23%。

在这之前,日经亚洲报道称,目前华为手机的国产化率再临新高,以最新的华为Mate 40E为例,其机身内部本土零部件使用比例高达56.6%。

有分析人士表示,相比上一代来说,Mate 50国产化零部件的比例可能会超过60%,而对于它的缺货问题,华为目前正在积极的备货生产中,比如昆仑版本等。

天玑9000的GPU采用的是Mali-G710 10核心设计,而在ARM的PPT里面,Mali-G710最高可以16核,也就是说天玑9000的GPU还不是最强体,核心数量还有60%的增长空间,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最理想的情况下,还有60%的性能提升,这个提升自然可以超A16了。

不过在现实中,能耗的因素很关键,如果真的堆了16个核心,那么频率上面就要妥协,不然能耗爆炸,最终可能会出现麒麟9000那种GPU能耗翻车的情况,这种纸面跑分很好看,但是实际体验翻车的情况,并不是用户希望看到的。

不过一般来说麒麟芯片往往会率先采用最新的ARM架构,这也会带来性能的提升,譬如今年ARM的PPT上面宣称,最新的GPU可以实现15%的性能提升,因此在GPU上面,麒麟芯片和A16之间的差距会小于CPU上面的差距。

麒麟990芯片是华为最新的旗舰级手机Soc,采用了领先的7nm工艺制程,2颗魔改高达2.86GHz的A76超大核+2颗魔改高达2.09GHz的A76大核以及4颗1.86GHz的A55小核再次刷新手机处理器性能。16核的Mail-G76 GPU加持使得麒麟990的图形处理能力更一步提升,更畅快的游戏体验。自研达芬奇架构的NPU以及大核+微核的架构能够智能分配AI算力,麒麟990的AI处理能力一骑绝尘。

经过国内外三大平台的性能测试可以看到麒麟990的性能表现,在安兔兔的跑分中高达47W的并且在测试的明细中可以看到麒麟990在CPU和GPU的真实能力!

不仅如此,荣耀V30为了能够更加完美的释放荣耀V30的性能还加入了高效的8mm铜管散热,配合麒麟990的能效比和7nm先进的制程工艺,荣耀V30即便是在5G的使用场景下依旧能够笑傲江湖,手机从此告别发热以及因此带来的卡顿现象。

有产业链专家表示,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不可能有厂商做到完全硬件自主化,像苹果这样核心零部件做到自己能掌控就已经是不少厂商的努力学习的标杆了。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期待麒麟处理器的王者归来....

声明:该篇文章为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予转载,侵权必究。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