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厂商动态 > 厂商动态
[导读]近日,由Omdia主办的2022中国显示产业研讨会圆满落幕,以显示为始,专注显示供应链全链条市场研究,围绕16个主题演讲,覆盖汽车、智能手机、AR/VR、车载显示、电脑、电视等多个热门领域,以一屏折射多行业未来全球趋势,连续16年为业内人士打造最具行业深度及影响力的学习交流平台。


近日,由Omdia主办的2022中国显示产业研讨会圆满落幕,以显示为始,专注显示供应链全链条市场研究,围绕16个主题演讲,覆盖汽车智能手机、AR/VR、车载显示、电脑、电视等多个热门领域,以一屏折射多行业未来全球趋势,连续16年为业内人士打造最具行业深度及影响力的学习交流平台。

需求复苏、技术迭代,主要体现在新兴应用领域

基于对平板显示市场和技术当前概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Omdia显示研究部门总经理谢勤益在开场演讲中指出,从整个面板市场的需求来看,2022年下跌的趋势非常明显,面板市场整体的出货量在今年下降达到12%,主要集中在电视、PC、监控器和智能手机领域。但与此同时,车载显示、AR/VR近眼显示,OLED TV、E-book以及折叠手机面板市场呈现了增长趋势,这些新兴应用在其他需求都下探的时候仍然保持增长,因此也代表了整个面板产业长期的发展趋势,将吸引更多面板厂商在产能以及技术上不断投入。

总结当前,他则提出了关键词“矛盾”。这个“矛盾”可从多方面体现,其一,受到后疫情市场电子消费需求减缓以及俄乌战争和全球能源材料短缺而导致能源、原材料和食品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整体换机需求减慢,造成2022年面板市场和价格的持续下滑。根据Omdia数据显示,今年Q3面板厂商产线的产能整体利用率环比上季度预期继续出现8%的下滑,跌至69%,这与过去两年面板行业的高速增长形成巨大反差;其二,尽管终端市场的需求由于通货膨胀以及提早替代等效应而不断下探,但是高阶的面板需求却在持续上扬,例如更高阶手机、折叠手机、AR/VR近眼显示、车载显示以及OLED电视的面板等。这也透露了整个面板产业的价值提升必须透过技术提升这一发展途径,因此,面板厂商必须针对更长远的未来基于技术做布局。

图1. Omdia对未来全球显示面板的需求预测

展望未来,谢勤益强调了两个字——“复苏”,当前供过于求最严重的时间点已过去,面板厂商也在逐渐减产。Omdia预计2023年终端市场的需求会逐渐复苏,整个面板产业的出货量将增长4%,这部分增长也主要集中在上述新兴应用。而对于面板厂商来讲,由于采购的前置更需要在今年的Q4或者明年的Q1提早布局。

三大重点领域前景审慎乐观

在面板的终端应用中,Omdia也就智能手机、近眼显示AR/VR以及车载显示等多个领域分别做出预测:

智能手机:2022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6.6亿部左右下跌到6亿部,同比下降8%。同时,2022年下半年仍会延续此下降趋势,Omdia预计2022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大约在12.49亿部,同比下降6.7%。

此外,就智能手机硬件的创新来看,整个智能手机的创新已经进入瓶颈期。目前的换机需求主要来源于2大维度的技术推动:第一,折叠手机。伴随主流手机品牌厂商的参与和规划,Omdia将折叠手机的全球出货量略微上调,预计2022年将达到1500万部左右。2023年得益于更多OEM的加入,预计整体出货量为2600万部。第二,5G手机。今年第2季度,5G手机的渗透率已经达到49%,但由于整体市场需求不振叠加5G手机均价较高的因素,目前还是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未来,只有将5G手机的价格控制在250美金以内,才会对市场占比形成较大突破。

图2. Omdia上调折叠手机出货量预测,预计2023年将达2600万部

AR/VR近眼显示:由于2021年元宇宙浪潮席卷加上AR/VR设备全球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AR/VR在2022年始终是热度话题。但站在系统角度,AR/VR等近眼显示设备在屏幕、用户界面/机器感知以及计算能力/连接三大维度都还不算成熟,叠加元宇宙降温的因素,Omdia对整个近眼显示设备市场呈谨慎乐观的态度。

从面板维度来看,Omdia对于AR设备的屏幕出货量预估较为保守,预计到2027年面板才会真正起量达到1,000万片,这也是由于AR设备的显示技术预计还需3~5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成熟。而VR设备的光机设计相对简单,加上应用场景更为明确,预计届时将有接近1亿片的面板出货量。

图3. Omdia就AR/VR设备面板出货量的长期预测

从显示技术来看,Omdia表示未来在高阶市场上,VR设备会以MicroOLED屏幕为主,中低阶市场则主要采用性价比更优的TFTLCD;而AR设备虽然现阶段仍以MicroOLED为主,但拥有更高显示亮度的MicroLED才是AR显示未来的真正发展方向。

事实上,截止2021年底,据Omdia统计,中国对于MicroOLED的整体投资金额已经超过45亿人民币,已经超过市场整体需求。因此中国MicroOLED的面板厂商应将着力点落在商业模式的发展和演进上,究竟是单芯片模式更好还是双芯片模式更好,业界目前仍没有统一定论,但它们二者在商业模式上确有较大区别,这也会给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厂商带来不同机遇,而这才应该是整个MicroOLED产业未来2~3年关注的重点。

车载显示:车载显示市场是目前为止主要应用领域中唯一一个拥有小幅正增长的市场,其对于整个面板产业的影响,亦是2022 Omdia显示产业研讨会剖析的重点之一。Omdia在显示产业大会上也预计车载显示市场未来几年都会保有个位数的稳定增长。

就车载面板的细分应用来看,中控台显示器的搭载率已经很高,所以未来几年的增长幅度较小,但以后视镜、HUD为主的类别将迎来更高增长。

图4. Omdia基于车载显示的细分应用做出未来预测

回归数字驾驶座舱的设计维度,我们已经看到超大屏幕成为当前的设计主流,会在2030年之后达到接近900万的出货量,虽然数量不太多,但这主要是因为其成本和技术要求都相对较高。此外,在车载显示市场,局部背光调节的需求愈加明确,Omdia预计在2027市场需求将达到千万量级,以此成为进入主流市场的分水岭。

图5. Omdia按照车载显示超大屏幕的尺寸做出未来出货量预测

2022年是很多产业发展的分水岭,也是面板产业从数量转向质量、对技术长远布局的转战之年。在本届Omdia中国显示产业大会上,Omdia行业分析师们透过显示领域对所有主流应用市场、各代技术以及附加价值还有上下游供应链进行了逐一详细分享,并在圆桌讨论环节对观众关心的新兴技术、头部厂商和市场机会点、产能、价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解答,欲了解大会详情请联系 Omdia C&D市场经理王卉(ariel.wang@omdia.com)。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