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ARM将登录A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总理发布会上提到“欢迎企业回归A股”到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型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仅仅用时10天,可见监管层对于深化资本市场开放,支持“新经济”企业登陆A股市场的决心。
台湾券商昨天上午就有不少人开始转传公众号半导体圈(微信:icquan),一则标题为“重磅!台积电疑A股IPO,一成股权实施CDR”的讯息。同样讯息也可见“电子创新网”。报道指出,台积电根本不缺钱,在大陆上市也不是出于财务考量,而是业务发展需要,只要拿出一成股权实施CDR即可。
今天更是爆出猛料,ARM中国将登录A股。爆料者发来几张猛图,截取几张供大家参考。
ARM中国在寻求国内资金注入,为登录A股铺路。请看第第四点政府全力支持,在深圳和中央各级政府部门,这句话特别值得思量,为何深圳在前,中央各级政府部门在后。融资上市打着政府权力支持的外资企业,神马意思,神马意思?
Arm确实也在去年五月在北京与厚安创新基金签署协议,双方拟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由Arm提供芯片设计所需智慧财产权、技术支援和培训,但由中方控股。
合资企业坐实落地深圳。
安谋(Arm)将在4月份分割中国业务,将成立名为“Arm mini China”的新公司。
“Arm mini China”成立后,未来对IP授权可能采取不同计价标准,将对陆系和非陆系IC设计公司的成本造成差异,进而影响两者竞争力,因此正密切观察后续变化。
日本软银集团于2016年7月以243亿英镑收购原本是英商的ARM(现已重新更名为Arm)。由于软银和Arm的核心业务差异极大,加上交易本益比高达七十倍,当时震撼全球科技圈。
2017年年5月,Arm在北京与厚安创新基金签署协议,双方拟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由Arm提供芯片设计所需知识产权、技术支援和培训,但由中方控股。
目前市场传出Arm和中资合作计划已经敲定,预定4月就会切割中国业务成立名为“Arm mini China”的新公司,其中Arm持股会低于50%,中国基金持股超过五成。
此外,市场传出“Arm mini China”将可在中国销售所有Arm拥有的IP,但可能分为两种销售和价格模式,将提升中国IC设计公司成本竞争力。但这部分消息尚未获得Arm确认。
资料显示,厚安创新基金由中投公司、丝路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深圳深业集团、厚朴投资与ARM公司于2017年1月24日共同发起设立,该基金规模为8亿美元。
ARM中国商业模式
安谋是一个纯粹的半导体技术 IP 授权商,具有轻资产的业务模式,居于半导体产业的最上游。设 计处理器或者物理 IP 需要非常高的科研投资和专业经验。与其在内部开发所有技术,使用安谋授 权的 IP 对于半导体开发商有更高的成本效率。使用安谋的 IP 产品,半导体开发商将支付一笔前期 的授权费。他们将安谋的 IP 整合到其他组件完成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并令其芯片形成市场差异化。 然后,半导体开发商将按照出货量向安谋支付基于出货量的版税。
台湾IC设计业界亦紧张的狠,市场传出「Arm mini China」将可在大陆销售所有Arm拥有的IP,但可能分为两种销售和价格模式,将提升大陆IC设计公司成本竞争力,相较之下,将对台厂不利。但这部分消息尚未获得Arm确认。
Arm在台拥有众多IC设计客户群,无论是联发科、瑞昱、联咏等前三大厂,或其他经营电视、网通或微控制器产品的IC设计厂,统统都是Arm的客户
ARM国内上市,投资回报率高达1000%!
基于安谋中国无可置疑的第一技术的领导者以及在市场的领导地位,在A股市场上并无可比标的上市半导体企业。我们相信目前A股市场半导体企业的60倍平均当年市盈率低估了安谋中国的估值潜力。如果我们看A股市场在其他行业中具有相似市场领导地位的上市公司(华大基因、科大讯飞、中航飞机等), 其交易的平均当年市盈率超过140倍并且市值高达70~110亿美元,意味着安谋中国的估值及我们的投资回报具有显著的上升潜力。
关于ARM公司
英国AR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 (IP) 提供商。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 。ARM设计了大量高性价比、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2014年基于ARM技术的全年全球出货量是120亿颗,从诞生到现在为止基于ARM技术的芯片有600亿颗 。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省的特点。在智能机、平板电脑、嵌入控制、多媒体数字等处理器领域拥有主导地位。
2016年7月18日消息,日本软银已经同意以234亿英镑(约合3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软银认为,凭借这笔收购,ARM将让软银成为下一个潜力巨大的科技市场(即物联网)的领导者。
ARM公司是苹果、诺基亚、Acorn、VLSI、Technology等公司的合资企业。
ARM公司通过出售芯片技术授权,建立起新型的微处理器设计、生产和销售商业模式。ARM将其技术授权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软件和OEM厂商,每个厂商得到的
都是一套独一无二的ARM相关技术及服务。利用这种合伙关系,ARM很快成为许多全球性RISC标准的缔造者。
总共有30家半导体公司与ARM签订了硬件技术使用许可协议,其中包括Intel、IBM、华为、三星半导体、NEC、SONY、飞利浦和NI这样的大公司。至于软件系统的合伙人,则包括微软、SUN和MRI等一系列知名公司。
1991 年ARM 公司成立于英国剑桥,主要出售芯片设计技术的授权。采用ARM技术知识产权(IP核)的微处理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ARM 微处理器,已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无线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基于ARM 技术的微处理器应用约占据了32 位RISC 微处理器75 %以上的市场份额,ARM 技术正在逐步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0世纪90年代,ARM公司的业绩平平,处理器的出货量徘徊不前。由于资金短缺,ARM做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决定:自己不制造芯片,只将芯片的设计方案授权(licensing)给其他公司,由它们来生产。正是这个模式,最终使得ARM芯片遍地开花,将封闭设计的Intel公司置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手机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出货量呈现爆炸式增长,ARM处理器占领了全球手机市场。2006年,全球ARM芯片出货量为20亿片,2010年,ARM合作伙伴的出货量达到了60亿。
ARM 公司是专门从事基于RISC 技术芯片设计开发的公司,作为知识产权供应商,本身不直接从事芯片生产,靠转让设计许可由合作公司生产各具特色的芯片,世界各大半导体生产商从ARM公司购买其设计的ARM 微处理器核,根据各自不同的应用领域,加入适当的外围电路,从而形成自己的ARM 微处理器芯片进入市场。全世界有几十家大的半导体公司都使用ARM 公司的授权,因此既使得ARM 技术获得更多的第三方工具、制造、软件的支持,又使整个系统成本降低,使产品更容易进入市场被消费者所接受,更具有竞争力。
ARM商品模式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在世界范围有超过100个的合作伙伴(Partners)。ARM 采用转让许可证制度,由合作伙伴生产芯片。
2007年底,ARM的雇员总数为1728人,持有专利700项(另有900项正在申请批准中),全球分支机构31家,合作伙伴200家,年收入2.6亿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