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子 > 汽车情报
[导读]作为一名90后,1994年才出生的我,虽然遗憾没能亲眼见证完整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但是,这却并不妨碍我对于汽车的热爱。从童年时期开始,我就已经对“汽车”展现出了高于同龄人的浓厚兴趣。从家里各种各样的玩具车,再到后来开始对马路上的真车感兴趣……不过可惜的是,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当时还不能谈得上发达。私家车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仍是一个正在努力的“大目标”。所以,这就导致我的童年看过最多的汽车,就是这座城市的出租车——松花江面包车。

作为一名90后,1994年才出生的我,虽然遗憾没能亲眼见证完整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但是,这却并不妨碍我对于汽车的热爱。从童年时期开始,我就已经对“汽车”展现出了高于同龄人的浓厚兴趣。从家里各种各样的玩具车,再到后来开始对马路上的真车感兴趣……不过可惜的是,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当时还不能谈得上发达。私家车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仍是一个正在努力的“大目标”。所以,这就导致我的童年看过最多的汽车,就是这座城市的出租车——松花江面包车。


我想,仅仅是“松花江”这三个字就足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吧?满身黄色的涂装、瘦瘦高高的车身、宽敞的空间,让松花江面包成为了当时北方城市出租车的首选车型。而我所在的这座城市,也是在1994年左右,正式开始流行起了松花江牌的“黄面的”。这一景象,一直持续到我上小学,也就是2000年左右。


毫无疑问,这辆由哈飞生产制造的神车——松花江,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坐“松花江”是什么时候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这款充满回忆的经典车型——哈飞松花江。


红极一时,曾经称霸市场

可能对于很多东三省的朋友来说,提起哈飞他们都很熟悉。


因为哈飞汽车全称其实就是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黑龙江哈尔滨。


很多人不知道,哈飞是造军用飞机起家的,后来才开始企业转型造车。但是,初期的哈飞在造车方面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因此,刚刚起步的哈飞汽车就只能采取“借鉴”的方式。找来了铃木的微型车——铃木Carry,逆向研发出了“松花江”牌客车。


当时,也正巧赶上1989年黑龙江省将哈飞汽车定位一号工程。在这个政策的推动下,哈飞旗下的微面车型可以说是如同开了挂一般。年销10万辆、市占率高达20%,直至1995年,仅是“松花江”这个微面车型销量就已经位列全国前三位之一,占到了该细分市场总销量的19.26%。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台“松花江”或许除了便宜,就没有任何的购买价值。但是,如果放在当年来看,这台车的确让人眼前一亮。美观大方的造型、舒适的乘坐感受、宽敞的空间,都成为了当时人们眼中的“亮点”。关键是,它在能够保证一定运输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运送乘客,做到了真正的客货两用。


而且,有一点说来大家可能不信。这台现在看来已是“老古董”的松花江微面,它的设计创意可是来自法拉利的同一家设计公司——意大利宾法团队。自此开始,“松花江”就成为了当时“微面界”的响当当的名号。


不思进取,终成光辉回忆

上文我说过,直至2000年的时候,松花江微面出租车才正式被夏利等轿车车型取代。而那时,其实微面的市场需求量仍然非常大。2000年,哈飞微车的年销量已经突破12万,销售收入更是高达40多亿元,市占率提升到了22.92%。这在当时来看,已经是神话般的销量。所以,也难怪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如此辉煌的哈飞,现在却被五菱所替代?”


一切,要从哈飞进军轿车市场开始说起。当时的哈飞,可以用一句如日中天来形容。尤其是在微面行业,基本上处于龙头地位。所以,想要进一步发展的哈飞决定继续向前,开始进军轿车市场。


2001年,哈飞正式引进了韩国大宇集团的“百利”轿车,又在2002年推出了与三菱合作的哈飞赛马,包括后来的哈飞路宝,全部都是哈飞的轿车车型。其实客观来说,当时这些车型并非无人问津,反倒是关注度都颇高。只不过,哈飞忽略了一个本质上的问题。这些车型几乎全部都是国外车企的技术,核心的造车技术哈飞根本就没有掌握。所以,在面临一些问题时,哈飞只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就比如当时的哈飞赛马,由于日版车型原版是右舵版本,而国内则需要改为左舵。当时的三菱提出,若将方向盘改为左舵,日方要价5000万美金一年。但哈飞觉得5000万美金太贵,不就是右舵改左舵吗,我们也可以!于是,哈飞自己的工程师没用多久就将方向盘改为了左舵。虽然看似成功,但事实上,对汽车比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改舵绝非将方向盘平移位置即可,其中需要牵扯改动的零部件很多。所以,上市后的哈飞赛马问题层出不穷。直接影响到了哈飞的口碑,从那开始,哈飞的销量也开始江河日下,很快就从当时的主流地位沦为了边缘。


直到2009年,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共同组建新的长安汽车集团后,进入新长安的哈飞汽车进行大规模整合,生产经营及销售发生重大变革。但是,那时的哈飞仍觉得自己还有机会。因此,刚重组不久的哈飞,就发生了工人罢工事件。


但是,最终哈飞不仅没能翻身,更是彻底沦为了长安的代工厂。并且被迫裁员、降薪、停止新车研发、减少一切支出。


无论怎么说,哈飞也曾是一家完整的车企。在经历重组后成为代工厂,虽然也有利润收入。但是,哈飞自己的车销量却在快速下跌。久而久之,哈飞的窟窿越来越大。直到后来,与哈飞曾是合作关系的东安动力一纸诉状将哈飞告上法庭,其原因自然是由于哈飞的欠款迟迟得不到解决。
就这样,哈飞一直这样不死不活的撑着。后来甚至挂出了一块钱转让股权,愣是挂了半年,直到去年年底,哈飞的38%股份转让挂牌正式到期,由于仍未成交,按照规定,此交易将不变更挂牌条件,按照5个工作日为一个周期延长,直至征集到意向受让方。简单来说就是,挂牌出售的哈飞,直到现在都没人敢接盘。
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车企,纵使有着诸多遗憾和不甘,最终还是不情不愿的谢幕了。
结语:看完哈飞汽车的发展史,最后落得了资不抵债、抱憾离去的境地,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惋惜。但是,这一切似乎又是必然。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不进步,就等于退步。所以,像哈飞这样的企业,最后落得如此境地也算是情理之中,你觉得呢?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强强联手构筑顶级运营传播商业生态 北京2025年8月21日 /美通社/ -- 8月21日,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战略合作座谈会在京成功举行,通过与权威媒体、新媒体传播平台及专业招商机构的深度合作,这项国际顶级...

关键字: 5G 矩阵 中国汽车 可持续发展

上海2025年7月28日 /美通社/ -- 浦江潮涌,智汇申城。一场聚焦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思想盛宴如约而至——第33届Gerpisa全球汽车产业论坛于2025年6月24日至27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首次落地中国,由法...

关键字: 中国汽车 汽车产业 解码 PI

上海 2025年6月9日 /美通社/ -- 自2004年首届AMTS启动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完成了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飞跃。市场规模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升级——技术研发与创新、电动化智能化转...

关键字: 中国汽车 MT BSP 汽车技术

2025中国汽车出海合规与技术创新峰会在沪圆满举办 上海 2025年5月20日 /美通社/ -- 5月16日,由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Uu...

关键字: 汽车行业 中国汽车 汽车产业 智能化

南京2025年1月16日 /美通社/ -- 2025年1月6日,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揭晓了 "2025杰出雇主" 榜单,诺玛科中国再度荣获前程无忧2025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暨杰出雇主,这是...

关键字: 可持续发展 LAN 中国汽车 人工智能

探索汽车电子领域创新之路 重庆2024年11月18日 /美通社/ -- 11月11日-14日,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在中国重庆科学会堂举办。本届年会以"智能涌现,迈进加速变革新阶段"...

关键字: 中国汽车 汽车工程 汽车电子 汽车行业

协同全球化资源加速中国汽车产业出海 上海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293.2万辆,同比增长25.3%[1]。自中国汽车产业迈进国际市场以来,不仅...

关键字: 吉利汽车 吉利 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

底特律2024年8月13日 /美通社/ -- Urban Science®今日宣布推出了全新升级版的MarketView销售分析解决方案,这款方案精准契合中国主机厂(...

关键字: MARKET SCIENCE VIEW 中国汽车

上海2024年8月9日 /美通社/ -- 8月8日,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汽车制造涂料涂装技术论坛"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以"中国制造,智享未来"为主题,汇集了重点汽...

关键字: 中国汽车 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 汽车制造

倪耀程的任务是实现 Elektrobit 的公司愿景,助力中国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上海2024年8月5日 /美通社/ -- 全球汽车行业嵌入式和互联软件产品供应商 Elektrobit ...

关键字: 汽车行业 汽车制造 软件定义 中国汽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