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1956年,美国Dartmouth大学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中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

1956年,美国Dartmouth大学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中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

1957年,Frank Rosenblatt在计算机上模拟了一种名字为感知机的神经网络模型,

1966年,麻省理工学院有人发布了一篇关于计算机与人类对话的文章,随后开发了历史上第一款聊天机器。

1975年,一款能够辅助医生诊断决策的系统被制作出来了,该系统叫做MYCIN。

1976年,David Marr提出了视觉计算理论,这对认知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79年,在世界西洋双陆棋比赛中,冠军被一款叫做BKG 9.8的程序成功夺取。

1986年,有人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多层神经元网络的学习算法,这种算法叫做BP算法,BP算法奠定了神经网络走向完善和应用的基础。

1997年,IBM公司生产的国际象棋电脑深蓝打败了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

2005年,波士顿动力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big dog”的四足机器人。

2011年,一种名叫Watson的能够回答问题的人工智能程序被开发出来了。

2013年,深度学习算法开始被多数产品采用。

2016年,AlphaGo以4:1的比分打败了当时的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接着又在2017年打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柯洁,从此人工智能这个词便正式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机器人通常是好莱坞科幻热潮的主题。从《机械姬》这样的悬疑剧到《瓦力》这样的家庭电影,机器人已经俘获了我们的集体想象力。虽然对机器人的耸人听闻的描绘可以成为票房热门,但这些描绘会导致观众对机器人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有些人想象金属模型具有超人的力量,而另一些人则担心自动化生物会从制造它们的人类手中夺走工作。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测量美国人对机器人和计算机竞争工作的看法的研究,72% 的受访者对这种竞争表示担忧,85% 的人支持将机器人的使用限制在被认为危险或肮脏的工作中。尽管有这些信念,2018 年美国机器人的销售额增长了近 16%,安装机器人的美国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器人在日本被视为解决方案而不是威胁。机器人和计算机化机器正被用于帮助解决该国持续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并已在日本文化中根深蒂固。

即使我们没有注意到,机器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为数千万人提供了价值。从管理救生放射治疗的机器人机器到清洁地毯的机器人吸尘器,机器人都在这里。

为了更好地了解机器人,我们的研究人员翻遍了公司网站和历史文献,找到了上世纪 50 种著名的机器人。机器人按时间顺序列出,从最旧到最新。同年创建的机器人按字母顺序排列。

工智能领域有哪些先进的科技产品?

人工智能从无到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由原来的概念,实践到社会工厂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彻底醒悟,人工智能从科幻到现实,科技产品一直在诞生。

人工智能发展很快,在产品领域则出现了很多高科技产品。例如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餐厅机器人服务员、仓库搬运机器人、银行机器人服务员、舞蹈机器人、巡逻机器人、保安机器人、高考机器人等。

机器人

在机器人领域,出现了各行有的机器人,如军事领域的机器人战士;餐厅的机器人服务员;银行服务员客户,除了会介绍银行基本业务外,还会陪客户聊天唱歌等。

早在2016年就有媒体报道称,昆山地区的部分企业开始启用机器人上岗,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越发达,代替人力劳动的几率越大。

人工智能的发展, 机器人代替人力劳动,这是科技发展的趋势,更多的工人下岗找不到工作也是如此了。

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利用智能原理,记录数据。对于一个人的身体日常健康数据纪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展至今,人工智能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演进,但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弱人工智能是能在某些方面协助或替代人类进行工作的机器智能。

20世纪80年代,人工神经元网络的相关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J.Hoplield于1982年构建了一种新的全互联的神经元网络模型,并在1985年,顺利解决了“旅行商(TSP)”问题。

1986年Rumelhart构建了反向传播学习算法(BP),成为普遍应用的神经元网络学习算法。在这一时期,人工智能尽管在专家系统、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能够完成某些特定的具有实用性的任务,但面对复杂问题却显得束手无策,尤其是当数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有些结果就难以实现改进,极大地限制了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人工智能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关研究再度陷入困境。

第三次发展浪潮:人工智能纵深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研发工作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实现了巨大的突破。1997年,计算机深蓝完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重新点燃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希望。2004年,日本率先研制出了人形机器人Asimo。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不远的将来,人类社会将逐渐迈入强人工智能阶段。强人工智能,即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是指能够自我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不断地自我学习新知识和实现自我升级的机器智能。在强人工智能阶段,智能机器、算法或系统将具备与人类一样的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能够像人一样具有思维并对复杂理念进行分析,进行思考、计划、自我学习以及通过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学习等,人工智能也就表现为在各个方面都能与人类媲美的机器智能。

声明:该篇文章为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予转载,侵权必究。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