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子 > 汽车电子
[导读]特斯拉公司ModelS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并造成驾驶员死亡,成为自动驾驶超过2.08亿公里以来首例致命车祸。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开始对2.5万辆ModelS系列车展开初步调查。

特斯拉公司ModelS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并造成驾驶员死亡,成为自动驾驶超过2.08亿公里以来首例致命车祸。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开始对2.5万辆ModelS系列车展开初步调查,特斯拉也表示,自动驾驶技术仍处于发展之中,驾驶者需保持警惕。

事故一出,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不少人对自动驾驶的未来表示悲观态度。而我要说的是,该事故不足以影响无人驾驶发展大潮。特斯拉汽车属于智能辅助驾驶范畴,要求以人为主、机器为辅的形式,操作时人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而事故恰恰是驾驶员没有及时接管方向盘造成的。最近的消息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已对该事故定性并进行说明,这场车祸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事故,不希望由此影响业内对无人驾驶技术的信心。

无人驾驶大潮席卷而来,势必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当下商业化大势所趋,问题已不是是否到来,而是何时到来。

正如外媒所言,“中国2035年将成全球最大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中国科研技术水平已走在国际第一梯队,潜藏广阔的市场需求,产业一旦发展起来定会超过国外,形成不只于千亿、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并对国内汽车产业形成根本性颠覆。

特斯拉自动驾驶闹出人命!背后真相大曝光

美国一辆特斯拉ModelS电动汽车在途径十字路口的时候,撞上了一辆正在左转的卡车。ModelS的前挡风玻璃撞进了卡车地步,驾驶人也因此死亡。

不过这并不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否则这条新闻也不至于铺天盖地地登上科技媒体的重要位置了:这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系统发布以来的第一起致命事故。

自发布自动驾驶功能之后,特斯拉就成了汽车界的黑科技代表。想必你已经在网上见到了特斯拉车主们坐在驾驶席上忙着各种事,但就是不开车的视频和短片了。但今天,特斯拉被这起车祸狠狠地打了一个耳光,消息公布当天,特斯拉的股价一度下跌3%。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也表示,将针对这起车祸这展开调查,如果发现车辆使用的驾驶辅助系统不安全,未来可能会下令特斯拉召回产品。

如果召回,特斯拉无疑面临严重的打击。因为该公司已经在2014年9月后出厂的ModelS车型中,安装上了远距离雷达、前置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让车辆具备半自动,甚至自动驾驶能力的硬件设备。那么事故之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到底安不安全,这事我们需要先从事故原因来看。

一、特斯拉车祸原因是什么?

根据媒体报道,事故发生时的路况良好,路面干燥,天气和环境都不算恶劣。这说明当时的路况没有问题,并不存在因为路面湿滑等客观原因导致的车辆失控。因此,问题只能出在自动驾驶系统上。

对外公布信息时,特斯拉强调这起车祸是特殊情况导致的,他们的回应,“在强烈的日照条件下,驾驶员和自动驾驶都未能注意到拖挂车的白色车身,因此未能及时启动刹车系统。由于拖挂车正在横穿公路,且车身较高,这一特殊情况导致ModelS从挂车底部通过时,其前挡风玻璃与挂车底部发生撞击。”

从特斯拉给出的回应看,Autopilot是有严重问题的。所谓强烈日照,白色车身,都是光学上的概念。Autopilot忽略了卡车的存在,说明特斯拉的摄像头系统有问题。但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不会受光线和颜色的干扰,它们为什么没有检测到卡车的存在?

一种可能是车辆安装传感器探测范围有限,这里说的有限不是指距离,而是指高度。特斯拉的探测器基本都安装在车辆的底部,而大卡车的底盘很高,突然冲出的卡车车身很有可能并没有进入传感器和雷达的探测范围。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特斯拉是撒谎,传感器的探测范围没有问题,识别到卡车的存在,有问题的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的人工智能。

二、说是自动驾驶,其实只是半自动

其实有人正儿八经地测试过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结果表明,这套系统叫做“半自动驾驶”更加合适。因为在测试过程中,一旦出现复杂路况,或者碰上有问题的交通标识,这套系统就会作出错误的决策,最终还是需要人来纠正。

实际上,与其说特斯拉的Autopilot与无人驾驶接近,倒不如说它更像是定速巡航结合自动变道。

定速巡航在汽车行业里是一个很古老的功能。发展至今,10万左右的家用车上,都已经配备了这个功能。结合自动跟车与紧急避撞,车辆就可以实现直道下的自动驾驶。也就是说,在高速公路上,即便驾驶人不操作,汽车也可以在现有车道自动运行。

而特斯拉又加上了“自动变道”,当你想并道的时候,打转向灯,车子会自动判断并道时机,并且自动完成并道操作。虽然司机的手还是得放在方向盘上,但是转向动作是车自动完成的。

谷歌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一大出发点是大幅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比有人驾驶的汽车更安全。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阶段仍需有司机坐镇,随时准备处理紧急情况。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负责人克里斯·厄姆森5月11日在博客平台Medium上发布文章,披露有关项目测试的一些详情。

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开展6年,安全驾驶情况究竟如何?谷歌近日说,无人驾驶汽车至今发生过11次小事故,但责任都不在自身。谷歌还介绍了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过程中如何对一些司机的危险驾驶动作作出反应。厄姆森说,谷歌有2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在接受道路测试,6年来累计行驶170万英里(约273万公里),其中既有自动驾驶,也包含车上测试员的人为干预。自动驾驶模式下的行驶里程每周大约一万英里(约1.6万公里),这相当于美国一名普通司机一年的行驶里程。据介绍,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发生的11次交通事故只造成车辆轻度损伤,没有造成任何人员受伤。这些事故都不是由无人驾驶汽车引起的,而是因对方司机的过失造成的。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受到7次追尾,主要是在等待交通信号灯变灯时,而非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无人驾驶汽车还几次被剐蹭。

厄姆森表示,虽然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没有过错,但他们研究每一次事故发生的过程,从中吸取经验。他们发现司机的一些可能导致严重碰撞的危险动作,比如偏离车道、闯红灯等。另外,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员还经常发现司机分心驾驶的现象,包括使用手机、看书等。厄姆森用图示介绍了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过程中避让危险情况的一些实例。比如,在交通信号灯由红转绿时,容易发生有车辆快速通过路口或车辆通过路口时司机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由于设置了在绿灯刚亮时延迟片刻进入路口的程序,因此避让了一辆闯红灯的自行车,而这辆自行车险些与一辆已经开始进入路口的车辆相撞。

厄姆森说,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具备360度视角和全方位注意力,最新配备的传感器还可以跟踪两个足球场范围内的其他车辆、骑自行车的人以及行人。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软件和传感器可以比人类司机更容易、更快速地对出现的棘手情况作出反应。在道路安全上,无人驾驶汽车的表现胜过人类司机。但他同时也表示,有的时候,无人驾驶汽车无法克服速度与距离的现实,有些事故无法避免。

说到“拉手刹”,看似简单,却是标准停车动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日常生活中,很多驾驶员没有养成停车拉手刹的习惯,也正是因为这样,由于未拉手刹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2022年2月6日上午8时许,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民警接指挥中心指令称在新墩镇双塔村内发生一交通事故,有两辆电动车被撞受损,肇事车辆已逃逸。

经民警现场调查并调取监控视频发现,事故发生时,肇事车辆内居然没有驾驶人!直到事故发生后,该车驾驶人才匆匆赶来。通过调取周边监控视频,民警迅速找到了肇事车辆及驾驶人。在讯问肇事车辆驾驶人后,该车驾驶人薛某称自己是去那里办事,在停车时忘记拉起手刹就下车离去。事故发生后,又觉得没有多大的影响,就直接开车走了。最终民警认定,薛某承担本起事故全部责任。

甘州公安交警在此提示:车辆停稳后,一定记住拉紧手刹。在上下坡路段停车,拉紧手刹后还要观察一会儿,确保车不会“溜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危险。

最近,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频繁出错,甚至在上个月导致了一起Model S与大型拖车相撞的事故,造成了Model S驾驶员当场死亡的惨剧。

也许有人读者或特斯拉车主会认为,既然Autopilot被定义成自动驾驶功能,那么就会像电视上或者文章中说的那样,已经可以让我们彻底摆脱方向盘,将所有的操作交给Autopilot来进行。其实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就非常危险了。首先,Autopilot功能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所有的功能都在不断的完善中,因此既然是测试系统,那么就存在出现问题或者失灵的可能;其次,既然Autopilot还是测试版系统,因此特斯拉也强调就算开启了该项功能,驾驶员也同样不能双手离开方向盘,不能将驾驶权完全交给系统掌控,依然还要将注意力放到前方的道路上。

如果你还对上面的建议不以为意,那么不妨来看看最近关于特斯拉车主出现的几起交通事故案例。而为了加深一下教育意义,我们还附带了几个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事故的案例,让大家认识到目前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依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因此就算你的座驾已经拥有了类似的功能,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声明:该篇文章为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予转载,侵权必究。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