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子 > 汽车电子
[导读]NFC技术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可以在短距离内进行数据交换。NFC全称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技术基于13.56 MHz的高频,其工作距离一般在几厘米以内,是一种短距离通讯技术。

NFC技术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可以在短距离内进行数据交换。NFC全称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技术基于13.56 MHz的高频,其工作距离一般在几厘米以内,是一种短距离通讯技术。

NFC技术原理很简单,它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通讯的技术。NFC设备中的NFC芯片会产生一种包含信息的无线电信号,这个信号可以被其他NFC设备接收并解码出信息。NFC芯片中的天线用于产生电磁场,当另一个设备靠近时,它也会感应到这个电磁场。

NFC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最常见的应用就是移动支付。例如,通过在手机上下载支付应用,用户可以在商场、超市等地方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此外,NFC技术还可以用于智能门锁、智能家居、公共交通等领域。例如,在智能门锁上安装NFC芯片,用户可以通过刷卡的方式打开门锁。

NFC技术还可以用于标签读取。例如,一些商店会在商品上贴上NFC标签,用户可以通过扫描标签了解商品的信息。此外,NFC标签还可以用于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等领域。

总之,NFC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场景。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出现。

NFC英文全称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近距离无线通信。是由飞利浦公司发起的,并由诺基亚、索尼等著名厂商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通讯技术。

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10厘米内)进行的交换数据。这个技术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的(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最早由Sony和Philips开发成功,及主要应用在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to Machine)的通信。由于近距场通讯具有安全性的特点,因此,NFC技术被学界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二、我们再来看NFC功能有什么用呢?

大家发现新出来的智能手机现在已经有了NFC功能,但是大家对NFC功能的了解非常的少,导致很多人不知道NFC功能到底有什么用。我们下面就来导论这二个问题。

NFC功能到底有什么用?NFC功能应用在手机上,可以开发出很多方便我们生活类应用,这些生活类应用对我们的生活可以起到很多的便捷性作用,如支付应用,物流应用等。

目前NFC技术在手机上应用主要有五类。

1.接触式通过:如门禁管理、车票和门票等,我们将储存着票证或门控密码的设备靠近读卡器即可,也可用于物流的管理。

2.接触式支付:如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我们将设备靠近嵌有NFC模块的POS机可进行支付,并确认交易。

3.接触式连接:如把两个NFC设备相连接,进行点对点数据传输。(例如下载音乐、图片互传和交换通讯录等)

4.接触式浏览:我们可将NFC功能手机打开靠近街头有NFC功能的智能公用电话或海报,来浏览交通信息等。

5.下载式接触:我们可通过GPRS网络接收或下载信息,用于支付或门禁等功能,如前面所讲的,我们可发送特定格式的短信至家政服务员的手机来控制家政服务员进出住宅的权限。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由于近场通讯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由于手机的功能与普及度快速的成长,使早期的电子钱包有了推广的机会点。NFC的演进取自于RFID的特定频段,由于手机的市场应用使的NFC可在较快的时间点取得标准接口与平台,本文将针对NFC的架构与规范做一简要讨论。

NFC—应用:

电子付费系统中,目前应用于手机系统上最完整的解决方案是以NFC为主,市场上也已经有相关产品流通着。除了个人识别与电子付费系统外,NFC也在数据传输与交换上有了一些吸引人的功能,例如:电子海报的数据下载(包括入场卷、会展信息)。此外,NFC还可以作为蓝牙设备配对及输入密码的简化功能,若是使用者具有负载NFC的蓝牙设备,即可将NFC分别靠近两组具有NFC的蓝牙设备,如此即可不需要透过蓝牙搜寻及输入密码的配对过程即可快速连结。目前韩国在欧美已经在电信业者、芯片商与手机制造商的合作下于公交付费系统中进行多次的验证。

NFC—技术特点:

与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 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最后,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NFC、红外和蓝牙同为非接触传输方式,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征,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其技术本身没有优劣差别。

NFC手机内置NFC芯片,比原先仅作为标签使用的RFID更增加了数据双向传送的功能,这个进步使得其更加适合用于电子货币支付的;特别是RFID所不能实现的,相互认证和动态加密和一次性钥匙(OTP)能够在NFC上实现。NFC技术支持多种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与交易、对等式通信及移动中信息访问等。通过NFC手机,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与他们希望得到的娱乐服务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付款,获取海报信息等。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传输数据。

NFC—相关近距通信技术的比较

和传统的近距通讯相比,近场通讯(NFC)就有天然的安全性,以及连接建立的快速性,具体对比如下表:

NFC蓝牙红外

网络类型点对点单点对多点点对点

使用距离≤0.1m≤10m≤1m

速度106, 212, 424 kbps

规划速率可达868 kbps

721 kbps 115kbps2.1 Mbps~1.0 Mbps

建立时间《 0.1s6s0.5s

安全性具备, 硬件实现具备,软件实现不具备, 使用IRFM 时除外

通信模式主动-主动/被动主动-主动主动-主动

成本低中低

NFC—架构:

NFC的操作频率为13.56MHz,而操作距离约为10cm之内;而NFC的规范制定取至于RFID13.56MHz的频段,早期运用此频段包括 PhilipsMiFARE(ISO1443A)、ISO1443B、ISO15693、ISO18000-3及SonyFelica。由于非接触卡应用于个人数据识别或电子付费系统中强调于安全机制,而近乎于贴近卡片阅读器系统的近场通信及是将13.56MHz中短距系统的部分加以整合,所以最后市场上所见的即为PhilipsMiFARE(ISO1443A)及SonyFelica,早期这两家系统各自发展互不兼容,直到近年才将两种规格合并并制定了 NFC规范ECMA340/ISO18092(NFCIP1,NFCinterfaceandprotocol1)。此规范相容于现有 PhilipsMiFARE(ISO1443A)及SonyFelica。

NFC相关的技术标准是由NFC论坛(NFC Forum)负责,最早由Nokia和NXP发起,目前NFC论坛成员队伍涵盖了芯片开发商、手机制造商、电视制造商、软件厂商,以及国际金融组织等。NFC论坛成员中包含赞助会员Sponsor Members、主要会员Principal Members、共同会员Associate Members(如夏普、东芝、ZTE中兴、松下、中国银联等)、非营利会员(Non-Profit Members)、开发成员Implementer Members(三星、HTC、TCL、复旦微电子等)。

一、NFC技术标准简介

NFC技术标准主要包含四层,分别为RF Layer层、Mode Switch层、NFC Protocol层、APP层:

1.RF Layer(射频层)

NFC通信距离大概10cm左右,属于近距离通信,其底层的射频标准为ISO 18092、ISO 1443 Type A、ISO1443 Type B和Felicao

2.Mode Switch(模式切换)

一个可以将射频层数据切换到NFC Type A、Type B或NFC Type F三种机制的切换标准。

3.NFC IP1

即ISO 18092,强调其标准中的数据交换中的部分。

4.LLCP(Logic Link Control Protocol,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该协议用于管理ISO 18092的NFC设备之间逻辑连接的标准,主要用于P2P模式。

5.NFC Forum Protocol Bindings

P2P模式下,高层数据传递采用的是集成传统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OBEX(Object Exchange,对象交换)等来实现设备间数据的传递。

6.Tag Type(标签类型)

在读写模式下NFC设备能够读取的标签的类型。其中,该标签的类型必须支持ISO 1443A/B、MIFARE、ISO 18092等标准。

7.NDEF(NFC Data Extrange Format,NFC数据交换格式)

NDEF是NFC的数据传递协议。

8.RTD(Record Type Definition,记录类型定义)

NFC NDEF数据格式中定义的数据类型。

9.Card Emulation(卡模拟)

NFC设备模拟成卡片的标准。

声明:该篇文章为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予转载,侵权必究。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