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刚上电时,AB间电压超过Q1的基极和发射极导通阈值,Q1集电极到发射极导通,而Q1基极-发射极间PN结的压降固定,设为Vbe(一般硅管是0.7~0.8V);

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恒定。在一些输入方面如果应用该电路则能够有效保护输入器件。比如RS422通讯中采用该电路将有效保护该通讯。在一定电压方位内可以起到过压保护作用。今天,与各位同好一起分析一下原理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1.0 使用三极管搭建的恒流源电路

首先看下面的电路方案,是使用两个三极管搭建的。

【实现原理分析】:

(1)刚上电时,AB间电压超过Q1的基极和发射极导通阈值,Q1集电极到发射极导通,而Q1基极-发射极间PN结的压降固定,设为Vbe(一般硅管是0.7~0.8V);

(2)接着,在Q2没导通前,其基极-发射极间的电压近似为VCC-Vbe,超过阈值导通,此时同样因为PN结间的固定压降,所以在B点和C点间的压降钳位在Vbe,流过电阻R2的电流就是固定的:I = Vbe/R2,这就是我们要的恒流;

(3)注意R1的取值,可以取大一些,因为Q2导通后相当于R1直接连在VCC和GND间了,这个电流是干耗的。

【利弊分析】:

这个应该说是非常低成本的方案,但是得出的恒流在精度上还是要差一些,因为我们看到了电流来源是靠三极管Vbe,这个不同批次的管子可能都会有差异,没法确保每一批做的电路都是一个电流值。

2.0 运算放大器和MOS管组成的恒流源电路

电路图

原理:

当负载电流Iout增加时,采样电阻1Ω上的电压V1增加,从而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电压Vn增加;从而导致同相输入端Vp和反相输入端Vn之间的差值减小,然后运算放大器输出端Vout电压减小(即MOS管的驱动电压降低),从而MOS管等效电阻变大(该电路中MOS等效为可变电阻器),导致Iout减小。所以当Iout增加时,Iout会减小,从而形成负反馈。

由于存在负反馈,所以“虚短”和“虚断”成立,于是Vn=Vp=Vin,且V1=Vn;所以流过负载的电流Iout=Vin/1Ω(图中也有标注公式)。

仿真:

那么根据仿真,也可以进一步印证我们的想法。如上推导一样,该电路通过控制同相输入端电压Vp来实现恒流。仿真图中负载电流等于0.5V/1Ω=0.5A。图中C1作用为在运放上电瞬间建立瞬态的负反馈通路,让运放稳定(因为反馈回路较慢)。在正常工作后,C1等效为开路。

注意事项:

采样电阻(图中1Ω精度选取),尽量选择高精度,低温漂的精密电阻。因为该采样电阻直接影响恒流源电路电流的精度。

MOS管功耗会很大(必要时可以MOS并联分流)。例如仿真图中Si9410上两端的压降为6.5V,由于负载电流为0.5A,所以MOS管上的热损功率为6.5V*0.5A=3.25W哈哈,仿真还能运行,实际上用起来可以烧开水了

1、简单恒流源

许多场合,由单个恒流管极管或几个恒流管串联、并联后串入有关电路,即可方便地构成简单的恒流源,既降低了电路对电压变化的敏感性,又减少了电路的复杂性,可广泛用于各种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工作点的稳定。只要恒流管的端电压在US和UB之间变化,就能保证电流恒定。下图是单个恒流管构成的恒流电路,与恒流管串联负载RL即可得到恒定电流。

若一只恒流管的工作电流不够大,可用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恒流管并联来扩大电流。这时总的工作电流等于各恒流管电流之和。开始恒流工作的电压即为并联恒流管US值最大者,而击穿电压为各恒流管中UB值最小者,如图2所示,两只恒流管并联后的总阻抗ZH= ZH1//ZH2。可见恒流管并联后总的动态阻抗将降低。

如要求恒流源承受较高电压,则可将几只恒流管串联使用。例如,将两只恒流管串联,则开始恒流工作的电压US =US1+US2,而总的击穿电压UB=UB1+UB2。但必须注意,串联使用的各恒流管的恒定电流应尽量一致,才能在整个电压范围内得到平直的恒流特性。若恒定电流有差异,则恒流值小的管子将会工作于击穿状态。为避免击穿,可并联电阻或稳压管予以保护。

2、高精度恒流源

下图(a)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恒流电路,且可把单管的恒定电流IH扩大成IOH其中:

IOH≈IC=(UZ-Ube)/RC(如β》1,IOH》IH)

其中UZ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RC是射极电阻。

假定由于某种原因导致IOH增加,则IC也增加,射极电位UC,必然升高,但UZ几乎是固定的,于是Ube= UZ-Ue就要降低一些,Ib也随之减小,因此起到了抑制Ic、IOH增加而使IOH稳定的作用。该电路恒流的关键是要UZ不变,用了恒流管以后,因电源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而引起的的变动实际上将极其微小。

按照该电路所用元件参数,电压大于10V(即Us+UZ)时开始恒流,I0H = 200mA。电压在10~45V范围内变化时,ΔIOH =0.5mA。适当改变Rc,可调整IOH的大小。

图3(b)用一只晶体管取代了图(a)中的稳压管,使该电路带有反馈放大环节,从而能把输出电流的微小变化,经放大反馈而予以抑制,使电流更加稳定。比如,当电源电压或负载变动使输出电流IOH增加时,Ic1、Ic也增加,于是Ube2=URc=IcRe升高,因而Ib2、Ic2随之增加。但IH是固定的,所以Ib1要减小,最后导致Ic2、IOH减小而实现恒流。该电路的输出电流为

IOH≈Ube2/Re≈0.7V/Re(如β1、β2》1,IOH》IH时)

开始恒流工作的电压US≈US1+1.4V(US1为恒流管的起始电压,Ube1+ Ube≈1.4V),较图(a)低许多。加于该电路的最高电压UB不能超过恒流管或晶体管的击穿电压。

按该电路所用元件参数,可得IOH=20mA,US<3V,UB>45V的恒流源。电压在3~45V范围内变化时,IOH仅变化0. 1mA.

3、高电压恒流源

需要较高电压的恒流源时,可用下图所示电路。电路(a)把恒流管串接在高反压晶体管的射极,要求辅助电源Eb>Us + 0.7V。当β》1时,该电路的输出电流IOH近似等于恒流管的恒定电流,但电路的击穿电压大大提高了。如使用高反压晶体管3DD102,则UB在500V以上。

图(b)是另一种输出功率大,耐压高的恒流电路。其中恒流管和T2、T3及Re组成的电路即图(b)电路,起恒流作用,要求辅助电源Eb> Us+2.1V (在此Us为恒流管的起始电压,2.1V是三只晶体管的Ube之和)。该电路按图中所选参数,其输出恒定电流IOH=20mA,起始电压小于3V,击穿电压高达500V。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