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厂商动态 > ADI
[导读]使用二阶输出滤波器可将超低噪声µModule稳压器的输出噪声降低90%以上。选择电容和电感元件时必须谨慎,以确保控制回路能够快速且稳定地运作。这种设计对于无线和射频应用特别有益,因为快速瞬态响应可有效缩短系统消隐时间并提升信号处理效率。此方法的噪声水平与LDO相当,效率堪比开关稳压器。

问题

能否进一步降低超低噪声µModule®稳压器的输出开关噪声?

回答

使用二阶输出滤波器可将超低噪声µModule稳压器的输出噪声降低90%以上。选择电容和电感元件时必须谨慎,以确保控制回路能够快速且稳定地运作。这种设计对于无线和射频应用特别有益,因为快速瞬态响应可有效缩短系统消隐时间并提升信号处理效率。此方法的噪声水平与LDO相当,效率堪比开关稳压器。

简介

噪声敏感器件的功耗不断提高。医疗超声成像系统、5G收发器和自动测试设备(ATE)等应用需要在面积较小的PCB上实现高输出电流(>5 A)、低噪声水平和高带宽。由于对输出电流的需求较高,以前使用的传统双级(降压+低压差(LDO)稳压器)解决方案需要的PCB面积较大,导致功耗较高,因此不太受欢迎。

LTM4702超低噪声µModule稳压器采用ADI公司专有的Silent Switcher®技术,兼具超快瞬态响应和超低噪声特性。得益于此,该器件的效率可与同步开关稳压器相媲美,是大电流和噪声敏感型应用的理想选择。在许多应用中,该解决方案可以省去LDO电路,从而节省约60%的LDO成本、至少4 W的LDO功耗以及2 cm²以上的LDO PCB空间(包括间隙)。

众所周知,对于某些要求开关频率纹波非常小的应用,二阶LC滤波器可以降低输出电压的开关频率谐波。然而,若是既要尽量减小开关纹波,又要维持控制环路稳定和其高带宽,仅依靠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未经优化的LC滤波器会使控制环路变得不稳定,导致输出振荡。本文先分析了二阶LC滤波器的简化环路,然后提出了用于指导电容分配和电感计算的直观设计方法,最后通过LTM4702设计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

图1.电流模式降压稳压器以及二阶LC及其典型波特图

二阶LC输出滤波器设计的环路分析

在电流模式降压稳压器中,输出阻抗是控制对象。图1为二阶LC的电路及其典型波特图。为了在有负载时仍能准确调节直流电压,需要检测VOUT远端节点B。

从VOUT到iLO的转换函数为:

从转换函数(公式1)可知,二阶LC滤波器会引入频率为谐振频率的双极点。

从图1中的典型波特图可以看出,在谐振频率处存在陡峭的90°相位延迟。为确保稳定性,谐振频率应比控制环路带宽高4到5倍,这是为了避免可能导致不稳定的90°相位延迟。此外,为使开关频率纹波衰减到足够低的水平,此谐振频率应设置为开关频率的1/5到1/4,以便LC滤波器能够提供足够的滤波效果。开关频率下的衰减增益和控制环路带宽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这种方法有助于选择谐振频率,并确定合适的LC值。

为了保持相似的负载瞬态性能,添加LC滤波器前后的输出阻抗应该保持一致。换句话说,无论有没有LC滤波器,输出电容都应该大致相同。根据以往的经验,图1中C2的电容值可以与未使用LC时相似,而C1可以使用小得多的电容,以便C1可以主导谐振频率位置。由于C1远小于C2,公式2可以简化为公式3:

建议C1至少为C2值的十分之一。选定C1之后,就可以使用公式3中的谐振频率计算出Lf值。通过检查实际元件的可用性,可以确定合适的C1和Lf值。

元件选择注意事项

在有效二阶LC滤波器设计中,电容和电感元件的选择至关重要。二阶LC滤波器需要在开关频率下提供足够大的衰减。超低噪声µModule稳压器的开关频率较高,约为1 MHz至3 MHz,因此二阶LC中的电感和电容需具备良好的高频特性。C2的选择要求与没有LC的设计类似,因此这里不作讨论。C1和Lf的选择标准如下。

C1电容的选择标准。

C1的自谐振频率必须高于开关频率。开关频率下C1的阻抗是二阶LC设计的关键。建议使用陶瓷电容,其自谐振频率可参考其阻抗与频率的关系曲线来确定。通常,典型的0603或0805尺寸陶瓷电容是理想选择,其自谐振频率必须在3 MHz以上。

为了承受所需电流,RMS电流额定值应足够高。假设所有交流纹波都经过C1,那么陶瓷电容应能处理较大的RMS纹波电流。可参考陶瓷电容的温升与电流的关系曲线来确定其电流能力。根据经验来看,对于0603尺寸的电容器,约4 A rms是个不错的选择。

Lf电感的选择标准

对于8A以下的输出电流,建议使用铁氧体磁珠,因为它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且尺寸紧凑。铁氧体磁珠也有助于抑制极高频率的尖峰1。对于8 A以上的输出电流,或者需要较大电感,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铁氧体磁珠,因此建议使用传统的屏蔽电感。

选择RMS电流额定值足够大的铁氧体磁珠/电感,例如,对于8 A以下的输出电流,选择RMS电流额定值为8 A的电感。建议所选器件的电感值小于µModule器件电感值的10%。

超低噪声µModule设计示例

图2为LTM4702的设计示例。该方案兼具超低电磁干扰(EMI)辐射和超低有效值噪声特性,开关频率可在300 kHz至3 MHz范围内调节。在设计示例中,开关频率设置为2 MHz,以优化12 VIN至1 VOUT应用的噪声性能。根据所提出的LC滤波器设计方法,二阶LC的谐振频率设置为400 kHz至500 kHz,是开关频率的1/5至1/4。

图2.LTM4702示例电路和电路板照片

目标控制环路带宽为100 kHz,LC谐振频率是其4到5倍;C1使用两个0603 4.7 µF电容;铁氧体磁珠BLE18PS080SH1用作Lf,其尺寸为0603,如图2所示;C2仍使用两个1206 100 µF陶瓷电容;谐振频率为424 kHz。

噪声测量对比如图3所示。在2 MHz开关频率下,无LC的输出开关纹波为234 µV,添加0603铁氧体磁珠后大幅降低至15 µV。

图3.无LC的开关噪声(234 µV)与有LC的开关噪声(15 µV)

为尽可能降低噪声而添加的二阶LC滤波器,能够将控制环路带宽维持在100 kHz,并保持快速瞬态响应,恢复时间小于10 µs。这些结果可以通过对比有无LC滤波器的实验评估来确认。由于恢复时间在10 µs内,消隐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这对于无线和射频应用是非常不错的表现。ADI公司的LTM4702帮助系统设计开发者解决了负载瞬态消隐时间挑战,避免了信号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图4的负载瞬态波形验证了添加二阶LC滤波器后,设计具有快速瞬态响应,并且恢复时间在10 µs内,与没有此滤波器的设计示例相比也毫不逊色。

图4.负载瞬态结果:无LC与有LC(恢复时间在10 µs内)

结论

如何在支持大电流应用的同时尽量减少噪声,并确保高效率和稳定性,是一项棘手难题。添加二阶LC滤波器可以显著降低噪声,但如果优化不当,可能会导致电路不稳定。为了在不影响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噪声,应使用优化的二阶LC滤波器。基于开关频率、控制环路带宽和谐振频率精心选择所需的电感和电容元件,可以有效降低开关噪声,同时保持快速瞬态响应和高带宽特性。

参考文献

1 Jim Williams.“AN101:尽可能地减少线性稳压器输出中的开关稳压器残留物”。凌力尔特,2005年7月。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往期发布了基于小华HC32F334数字电源控制器的两路交错无桥图腾柱TCM PFC参考设计,TCM PFC以其全输入范围下软开关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服务器电源以及通信电源的青睐。同时,两路交错无桥图腾柱CCM PFC因其EM...

关键字: 数字电源控制器 服务器 滤波器

滤波器是一种选频装置,允许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同时抑制其他频率成分。这种功能在去除噪声和频谱分析中至关重要。滤波器,这一电子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在信号处理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两种典型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关键字: 滤波器 射频技术

稳压器只能起到稳定直流电压的作用,它无法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和方向,也就无法替代变压器的作用。而变压器虽然自身并没有稳压功能,但是却能够改变电压大小和方向,使得电力设备能够正常传输和分配。

关键字: 稳压器 电压

滤波器本质上是一种选频装置,其核心功能是让特定频率的信号顺畅通过,同时大幅衰减其他频率的信号。在测试装置中,这种选频功能被充分利用,以滤除干扰噪声或进行频谱分析,实现“去除杂波,精选信号”的目标。

关键字: 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

深入探索这一个由 ML 驱动的时域超级采样的实用方法

关键字: 机器学习 GPU 滤波器

EMI 滤波器,这一看似简单的电子元件,实则蕴含着高科技的智慧。它如同电子世界的 “清道夫”,主要应用于电源线和信号线上。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巧妙组合,宛如一场精密的交响乐演奏。电感对高频信号呈现出高阻抗,如...

关键字: EMI 滤波器 噪声

在当今的电子设备设计领域,电源的高效性与稳定性始终是工程师们关注的核心要点。对于众多对噪声极为敏感的设备而言,找到一款既能提供高效动力支持,又能确保低噪声稳定运行的电源,无疑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一探索过程中,...

关键字: 电源 噪声 滤波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