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厂商动态 > Imagination
[导读]E-Series 带来跨越式性能提升,使 GPU 成为边缘设备图形与 AI 的核心加速引擎

2025 年 5 月 8 日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推出 Imagination E-Series GPU IP,重新定义了边缘人工智能和图形系统设计。E-Series凭借其高效的并行处理架构,在提供卓越图形性能的同时,针对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其 INT8/FP8 算力可在 2 到 200 TOPS 之间扩展。它为未来的边缘应用提供了一种通用且可编程的解决方案,涵盖图形渲染、桌面和智能手机等领域,可实现自然语言处理、工业计算机视觉以及自动驾驶等应用。

E-Series 的两项核心创新为其重塑端侧系统设计奠定了基础:

· Neural Cores(神经核):最高可扩展至 200 TOPS(INT8/FP8),显著提升 AI 与计算性能。

· Burst Processors(爆发式处理器):极富创新的架构设计,使边缘应用中平均功耗效率提升35%。

IDC 研究总监Phil Solis表示:“各类设备上的 AI 功能正在迅速演进,但AI系统设计者依然面临性能、效率与灵活性的多重挑战。Imagination凭借其长期深耕低功耗 GPU 的经验,成功实现了GPU架构对图形与AI的灵活支持。E-Series 结合了 GPU 的可编程性与 AI 性能的飞跃,为边缘智能(Edge AI)系统开发者带来了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高性能与低功耗 AI 加速的完美结合

E-Series延续了 Imagination GPU 一贯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包括对光线追踪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它在每一个 GPU 核中深度集成了低精度、高能效 AI 加速能力,构建出计算密度极高的 E-Series 神经核,其性能可扩展至200 TOPS INT8,AI 性能比上一代 D 系列( D-Series )提升高达 400%。这些神经核支持多种主流 AI 数值格式,使开发者能够设计出满足不同性能、精度和功耗需求的网络架构。在诸多性能优化方案中,E-Series采用了对 AI 友好的内存架构,优先利用本地内存进行计算,从而大幅降低访问外部存储所带来的功耗和性能损耗。

可编程AI架构,面向未来系统设计

GPU作为可编程处理器,通过面向未来的架构设计,使设备能够持续应对 AI、计算和图形工作负载的演进。E-Series神经核通过在 GPU 内部深度集成 AI 加速能力,与更广泛的 GPU 及异构计算软件生态实现无缝协同 —— 其算力可通过OpenCL 等主流 API直接调用,开发者借助oneAPI、Apache TVM 或 LiteRT等开放标准工具,能轻松将工作负载迁移至神经核。Imagination的计算库与高度优化的图形编译器,进一步释放了GPU的全部潜能。

“Edge AI 硬件与软件的深度融合对于释放端侧智能的潜力至关重要,”Counterpoint Research 高级分析师 Parv Sharma 表示,“E-Series使开发者能够在多种应用场景和终端设备上部署端侧 AI 算法。”

高效处理架构,保证边缘 AI 与图形处理持续运行

Imagination的PowerVR GPU架构以能效著称,已在功耗受限设备中应用近二十年。E-Series进一步引入全新爆发式处理器(Burst Processors)技术,在 AI 推理、游戏和用户界面等工作负载下平均功耗效率再提升 35%。该技术通过缩短流水线深度、减少数据在GPU内部的移动实现能效提升。

一款 GPU,满足更多任务

当代设备日益复杂,处理器需同时支持图形与AI多项工作负载。为保障用户体验,实现高质量服务(QoS)和清晰划分任务优先级至关重要。E-Series在前代产品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基础上实现了增强,将Imagination GPU支持的、具备硬件加速且零开销的虚拟机数量从8个翻倍至16个,并提供了先进的QoS支持。E-Series GPU的多核版本可以利用额外的核心来提升性能或增强灵活性。这些GPU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图形工作负载、多种AI工作负载,或图形与AI工作负载的组合。

Imagination 创新与工程负责人 Tim Mamtora 表示:“E-Series 将 GPU 放在图形与边缘 AI 系统的核心位置。对需要同时运行图形与计算任务的系统设计者而言,E-Series GPU 提供了一种高度灵活的解决方案,既无需依赖额外的向量处理器或固定功能 AI 加速器,又能在降低整体系统设计成本的同时,实现面向未来的可扩展性。”

首款 E-Series GPU IP 将于 2025 年秋季正式上市,目前已完成授权。汽车、消费电子、桌面及移动版本亦在同步开发中。

更多详细信息可关注我们的《E-Series 预览白皮书》。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