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智能应用
[导读]物联网设备与边缘AI芯片对毫瓦级功耗的极致追求,低功耗存储器设计已成为突破能量效率瓶颈的核心战场。从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到近阈值计算(NTC),存储器技术正通过多维度创新,将每比特能耗压缩至皮焦耳级。以三星eMRAM为例,其通过NTC技术将待机功耗降低至传统SRAM的1/1000,同时保持10年数据保持能力,印证了低功耗存储器在延长设备续航中的革命性价值。

物联网设备与边缘AI芯片对毫瓦级功耗的极致追求,低功耗存储器设计已成为突破能量效率瓶颈的核心战场。从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到近阈值计算(NTC),存储器技术正通过多维度创新,将每比特能耗压缩至皮焦耳级。以三星eMRAM为例,其通过NTC技术将待机功耗降低至传统SRAM的1/1000,同时保持10年数据保持能力,印证了低功耗存储器在延长设备续航中的革命性价值。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从存储单元到阵列级优化

DVFS在存储器设计中的应用需突破传统CPU场景的局限。在传统架构中,存储器电压调节易引发读写错误与时序违规。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光LPDDR5X引入阵列级DVFS,将存储体(Bank)划分为独立电压域,通过片上电压调节器实现0.5V至1.1V的动态调节。当检测到连续读取操作时,电压可在10μs内从1.1V降至0.8V,使待机功耗降低40%;而在突发写入时,电压可瞬间提升至1.1V以确保数据完整性。该技术使智能手机在视频播放场景下的存储器功耗降低35%,续航时间延长1.2小时。

时序补偿机制是DVFS落地的关键。SK海力士HBM3E采用动态时序校准电路,当电压降低时,通过调整预充电时间与灵敏放大器(SA)的触发阈值,补偿信号延迟变化。实验数据显示,在0.8V工作电压下,HBM3E的读写时序仍能满足JEDEC标准,且误码率低于10^-15。此外,温度感知电压调节(TVFS)进一步优化能效,当芯片温度超过60℃时,电压自动提升50mV以补偿漏电流增加,使存储器在-40℃至125℃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

近阈值计算:从电路设计到架构创新

近阈值计算(NTC)通过将工作电压降至晶体管阈值电压附近,实现能效的指数级提升。在65nm CMOS工艺下,传统存储器工作电压为1.2V时,每比特能耗为10pJ;而采用NTC技术的eFlash存储器在0.4V电压下,能耗可降至0.3pJ。然而,NTC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工艺偏差导致的电压-延迟不确定性,二是亚阈值漏电流引发的数据保持失效。

为应对工艺偏差,台积电22ULL工艺引入自适应体偏置技术,通过动态调节NMOS与PMOS的背栅电压,补偿阈值电压波动。在0.4V工作电压下,该技术使存储器良率从65%提升至92%,同时将读写延迟控制在50ns以内。针对数据保持问题,IMEC研发的铁电场效应晶体管(FeFET)存储器采用HfO2基铁电材料,在0.3V电压下实现10年数据保持能力,较传统浮栅型Flash提升3个数量级。

架构层面的创新同样重要。ARM Corstone-300参考设计将NTC存储器与低功耗处理器集成,通过电压域隔离实现动态掉电。当处理器进入休眠状态时,存储器电压降至0.3V以节省功耗;而当唤醒信号到达时,电压可在100ns内恢复至0.8V,确保指令执行的连续性。该架构使可穿戴设备的待机功耗降低至5μW,续航时间延长至30天。

存储器类型适配:从易失性到非易失性

不同类型存储器在低功耗设计中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对于SRAM,NTC技术面临读写裕度不足的挑战。英特尔10nm FinFET SRAM通过双阈值晶体管设计,将读写路径的阈值电压降低至0.2V,而保持路径的阈值电压维持在0.4V,从而在0.5V电压下实现99.99%的读写成功率。对于DRAM,三星LPDDR6采用堆叠式电容与NTC技术,将工作电压从1.1V降至0.7V,使每比特能耗降低至2pJ,同时通过片上ECC纠错确保数据可靠性。

非易失性存储器在低功耗领域更具优势。华邦电子SPI NOR Flash采用NTC与电荷泵技术,在0.9V电压下实现100MHz读取速度,较传统方案功耗降低60%。而新兴的阻变存储器(RRAM)与相变存储器(PCM)则通过材料创新突破电压限制。例如,Crossbar的RRAM在0.3V电压下实现10^12次擦写循环,且写入能耗仅为0.1pJ/bit,为AIoT设备提供理想的低功耗存储方案。

跨层级协同:从电路到系统的能效优化

低功耗存储器设计需实现电路、架构与系统的跨层级协同。在电路层面,IMEC提出的混合信号纠错电路将模拟信号处理与数字逻辑结合,在0.4V电压下实现10^-15的误码率,而面积开销仅为传统方案的30%。在架构层面,RISC-V低功耗扩展指令集(Zce)通过压缩指令编码与存储器访问优化,使处理器在访问NTC存储器时的能耗降低25%。

系统层面的创新同样关键。苹果M2芯片采用统一内存架构(UMA),将CPU、GPU与NPU的存储器访问整合至HBM3E堆栈,通过动态电压调节与数据局部性优化,使AI推理任务的存储器能耗降低40%。而在数据中心场景,微软Project Olympus服务器部署的NTC存储器集群,通过电压-频率-温度的协同控制,使万亿参数模型训练的能效比提升至15GFLOPS/W。

未来技术演进:从量子存储到神经形态存储

面向后摩尔时代,量子存储与神经形态存储为低功耗设计开辟新路径。IBM研发的量子位存储器(Qubit Memory)通过超导电路实现皮秒级读写,且在10mK温度下保持量子态100μs,较传统方案提升100倍。而英特尔Loihi 3神经拟态芯片则采用忆阻器(Memristor)阵列,在0.2V电压下实现突触权重的动态更新,使类脑计算的能效比达到100TOPS/W。

生物启发的存储器架构同样值得关注。MIT团队研发的DNA存储芯片通过电化学调控实现数据写入,在0.1V电压下实现10^6次循环寿命,且密度达到1EB/cm²,为超低功耗大数据存储提供解决方案。这些前沿技术预示着,未来存储器将在能耗与性能的博弈中实现质的飞跃。

低功耗存储器设计正从DVFS的精准调控迈向NTC的能效革命。从电路级时序补偿到架构级动态掉电,从易失性存储器的NTC适配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材料创新,这场技术演进不仅将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更将重新定义智能计算的能量边界。随着3D封装与Chiplet架构的普及,未来存储器将实现电压调节的皮秒级响应与能耗的亚皮焦耳级控制,在万物互联时代构建起真正的绿色计算基础设施。这场由低功耗存储器驱动的能效革命,正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万物互联的M2M(机器对机器)通信场景中,边缘AI正通过将计算能力下沉至终端设备,重构传统物联网架构。以TensorFlow Lite Micro(TFLite Micro)为核心的轻量化模型部署方案,凭借其低功耗、低...

关键字: 边缘AI M2M

边缘AI与远距离连接技术结合,树立私密、可扩展物联网建筑传感新基准

关键字: 边缘AI 物联网 传感器

智能制造转型浪潮,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需求激增。某汽车生产线曾因电机轴承突发故障导致整条产线停机12小时,直接经济损失超200万元;某风电场因齿轮箱振动异常未及时检测,最终引发灾难性设备损毁。传统振动监测方案依赖高精度工业...

关键字: MEMS 边缘AI

中国,北京,2025年7月17日——随着AI迅速向边缘领域挺进,对智能边缘器件的需求随之激增。然而,要在小尺寸的微控制器上部署强大的模型,仍是困扰众多开发者的难题。开发者需要兼顾数据预处理、模型选择、超参数调整并针对特定...

关键字: 边缘AI 嵌入式 机器学习

June 24, 2025 ---- 近期市场对于NVIDIA RTX PRO 6000系列产品的讨论声量高,预期在需求支撑下,整体出货将有不俗表现。然而,TrendForce集邦咨询资深研究副总吴雅婷认为,该系列产品受...

关键字: 存储器 供应链 边缘AI

在2025北京机器视觉展览会(VisionChina)以“AI 视界:英特尔推动智能制造革新浪潮”为主题的英特尔论坛中,英特尔与诺达佳联合发布了基于英特尔® 酷睿™ Ultra 200H系列处理器的边缘AI控制器和基于英...

关键字: 机器视觉 边缘AI 控制器

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音频在这个大潮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边缘智能(Edge AI)技术在声音声效处理、话音信息采集、声学环境优化和音频媒体连接等多个领域内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XMOS在全球首家...

关键字: MCU I/O智算芯片 边缘AI

中国深圳,2025年5月——全球领先的边缘AI和智能音频解决方案提供商XMOS宣布:将于5月27-30日亮相第23届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prolight + sound Guangzhou,以下简称“广州展”,...

关键字: 智能音频 边缘AI 解码器

2025年5月22日 – 提供超丰富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的业界知名新品引入 (NPI) 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将于5月28-20日举办2025贸泽电子技术创新论坛首场活动。本期论坛将...

关键字: 边缘AI 机器学习 机器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