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研究渐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广阔领域中,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如高效的能量转换、良好的电气隔离性能以及灵活的功率双向流动能力,在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诸多前沿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当我们深入观察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双向 DCDC 变换器,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的研究热度近年来逐渐降低,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数量也相对较少。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本文将深入剖析,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因素。
从技术原理本身来看,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存在一些固有的复杂性,这无疑成为了限制其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的重要障碍。与电压馈电型变换器相比,电流馈电型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特性较为特殊,其电流源特性使得电路在启动、稳态运行以及负载突变等不同工况下的控制难度大幅增加。以启动过程为例,电流源的初始电流建立需要精确的控制策略,否则容易引发过大的冲击电流,对电路中的功率器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在稳态运行时,为了维持稳定的输出电压和功率传输,需要对输入电流进行精准调节,这对控制器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而且,当负载发生突变时,电流馈电型变换器的动态响应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现输出电压波动较大、恢复时间较长等问题,这
在对电能量要求苛刻的应用场景中是难以接受的。例如,在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系统中,快速充电过程中负载电流的频繁变化要求变换器能够迅速做出响应,而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在这方面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
在软开关实现方面,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软开关技术,如零电压开关(ZVS)和零电流开关(ZCS),对于降低变换器的开关损耗、提高效率至关重要。然而,在电流馈电型变换器中,由于其电路结构和电流特性的影响,实现软开关的条件较为苛刻。以零电压开关为例,为了在开关管导通前将其两端电压降至零,需要在电路中增加额外的辅助电路或利用特殊的谐振网络。但这些方法往往会增加电路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还可能引入新的损耗。而且,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如输入电压变化、负载变化时,原本设计好的软开关条件可能会被破坏,导致软开关失效,开关损耗大幅增加。例如,在光伏储能系统中,由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变化,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会发生较大波动,这就使得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难以始终维持在软开关状态下运行。
应用场景的局限性也是导致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研究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双向 DCDC 变换器在众多领域都有应用,但不同类型的变换器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在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中,电压馈电型双向 DCDC 变换器往往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以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系统为例,电压馈电型变换器可以更方便地与电池的电压特性相匹配,实现高效、稳定的充电过程。而且,在电网侧的能量回馈应用中,电压馈电型变换器能够更容易地与交流电网进行接口设计,实现电能的双向流动和功率因数校正。相比之下,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劣势,这就使得其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在一些对成本和空间要求极高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小型储能系统中,电流馈电型变换器由于其相对复杂的电路结构和较大的体积,很难满足这些应用场景的需求。
成本效益方面的考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的研究投入。从硬件成本来看,为了满足电流馈电型变换器特殊的电流控制和软开关实现要求,往往需要采用一些价格较高的功率器件和磁性元件。例如,为了实现精确的电流控制,可能需要使用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为了满足软开关条件而增加的辅助电路和特殊谐振元件,也会进一步增加电路的硬件成本。在大规模生产应用中,成本的增加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研发成本角度分析,由于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的技术复杂性较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研发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攻克电路设计、控制策略、软开关实现等方面的难题,这无疑增加了研发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如果研发成果不能在实际应用中带来显著的效益提升,那么企业和研究机构往往会选择将资源投入到其他更具潜力的研究方向上。
研究热点的转移也是导致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研究减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以及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兴起,对新型、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新兴的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例如,基于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如碳化硅 SiC、氮化镓 GaN)的变换器,由于其具有更高的开关频率、更低的导通损耗和更好的高温性能,能够显著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受到了广泛关注。相比之下,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作为一种相对传统的技术,在当前的研究热潮中逐渐被边缘化。
尽管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目前的研究热度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任何发展前景。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如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业电力系统,以及对电磁兼容性要求极高的特殊环境中,电流馈电型变换器的独特优势可能会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技术和材料可能会为解决电流馈电型变换器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新型磁性材料的研发可能会改善变换器中磁性元件的性能,降低其体积和损耗;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可能会提高变换器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因此,对于电流馈电型双向 DCDC 谐振变换器的研究,仍然值得我们保持一定的关注,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