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18B20 温度传感器:原理、特性与应用解析(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DS18B20 作为 Maxim(原 Dallas Semiconductor)推出的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凭借其独特的单总线通信方式、宽测量范围和可级联特性,在环境监测、家电控制、工业测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模拟温度传感器(如 LM35)相比,它无需 A/D 转换电路即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大幅简化了硬件设计;而单总线(1-Wire)技术的采用,使多个传感器可共享一条数据线,显著降低了布线复杂度。本文将从硬件结构、工作原理、通信协议到实际应用,全面解析 DS18B20 的技术细节。
硬件结构:高度集成的单芯片设计
DS18B20 采用 TO-92、SOP-8 等封装形式,芯片内部集成了温度传感单元、A/D 转换模块、非易失性存储器(ROM 与 RAM)、单总线接口等核心组件,形成一个完整的 “测温 - 转换 - 通信” 系统。其结构设计体现了 “最小系统” 理念,仅需外接一个 4.7kΩ 上拉电阻即可工作,适合空间受限的嵌入式场景。
核心功能模块
温度传感单元:基于半导体 PN 结的温度特性实现测温。当电流流过 PN 结时,其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呈现线性关系(约 - 2mV/℃),该单元通过精密电路将这种变化转换为可测量的模拟信号。与传统热敏电阻相比,其测温线性度更高(在 - 10℃~85℃范围内非线性误差≤0.5℃),且受环境湿度、振动的影响更小。
16 位 A/D 转换器:将温度传感单元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量。转换器支持 9~12 位分辨率可调(默认 12 位),不同分辨率对应不同的转换时间:9 位为 93.75ms,10 位为 187.5ms,11 位为 375ms,12 位为 750ms。分辨率越高,测量精度越高但耗时越长,用户可根据场景需求通过指令配置。
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 64 位 ROM 和 9 字节 RAM。ROM 存储唯一的器件地址(8 位家族码 + 48 位序列号 + 8 位 CRC 校验码),确保总线上多个传感器可被唯一识别;RAM 用于临时存储温度数据和配置信息(如分辨率设置),其中第 2、3 字节为温度寄存器,保存最新测量结果。
单总线接口:实现芯片与微控制器(MCU)的通信。接口电路包含电平转换、寄生电源检测等模块,支持两种供电模式:外部电源模式(VDD 引脚接 3.0~5.5V)和寄生电源模式(通过数据线获取供电,VDD 引脚接地),后者特别适合低功耗、布线受限的场景(如远程测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