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智驾顺畅?车联网业务保障不可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驾驶正逐渐从科幻概念走进现实生活。随着 5G 行业市场的深入发展,5G 车联网业务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稳定且可靠的 5G 网络质量是车联网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智能驾驶的顺畅运行离不开车联网业务的强力支撑。车联网业务主要分为 “辅助驾驶” 和 “自动驾驶” 两大类,细分场景涵盖闯红灯预警、行车碰撞(鬼探头)、危险路段提醒、前方拥堵提醒、绿波出行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功能,实则对网络有着极高的要求。以 “紧急情况下自动驾驶车辆的协同机动” 为例,在危险情况时,邻近的车载终端需相互协调,以便共同决策和执行操作。此时,端到端时延要求达到 10ms@99.9% 的水平,这无疑对 5G 网络的低时延高可靠保障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若网络稍有延迟或不稳定,车辆的协同决策就会出现偏差,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国家政策层面也明确了在 “十四五” 期间大力发展车联网部署和应用的决心。根据《智能汽车发展战略》要求,到 2025 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十四五”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也提出要构建设施设备信息交互网络,推动车联网部署和应用,支持构建 “车 - 路 - 交通管理” 一体化协作的智能管理系统。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截至 2021 年网联车连接数为 7500 万辆,其中 L2/L3 渗透率为 480 万辆,预测到 2030 年网联车连接数达到 2.4 亿辆,L2/L3 渗透率达 9200 万辆。面对如此巨量智能汽车的 5G 网络连接和感知保障需求,如何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有效支撑 5G+V2X 网络快速建设,向行车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智慧车联网服务,推动 5G 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中兴通讯推出了面向车联网业务的 5G 网络保障及业务质量评测方案。在 5G 组网方案上进行创新,并引入了基于 “切片 + 5QI+EdgeQoS” 的差异化网络感知保障策略。
创新型 5G+V2X 组网架构应运而生。基于 V2X 业务特性和建网需求,结合现有的成熟 5G 网络运营经验,演进中的通感一体化技术,无线边缘计算和云边协同技术,引入了创新型的车路协同算力网络组网架构。整体规划上,建议引入公频专网或物理专网来提供 V2X 服务,通过算力下沉,在通用 5G 基站 BBU 框内插入新增的算力单板来提供无线通算融合服务,用于车路协同 V2X 服务。在算力单板上可按需部署面向车端的通信连接的服务 vRSU,面向感知融合计算的服务 eFS,面向控制协同优化的服务 eCCO,和面向通感的服务 iSAC,从而实现 5G 车联网网络系统在基站侧的部署。单个算力单板按需部署在目标区域直接提供 V2X 车路协同服务,多个带算力单板的 5G 基站构成 V2X 服务集群,提供城市级 V2X 车路协同服务。
新型 V2X 网络指标体系也至关重要。鉴于 5G 的 ToV 网络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 ToV 用户的实际业务感知,并进一步对车联网驾驶带来安全隐患,所以车联网方案需具备对 ToV 网络进行质量测评监控的能力。为了有效隔离 ToV 业务和常规大网业务,建议把车联网业务承载在独立的 ToV 切片上,ToV 质量评测可以基于 5G 网络侧和 ToV 业务侧进行展开。网络评测从网络评估颗粒的维度,需要涵盖 5G 无线站点级、小区级和切片级的关联指标;从评测内容上,需要涵盖无线网络覆盖、网络负荷、网络干扰、网络接入、网络切换、网络掉线、切片 ToV 用户数、切片负荷、基站级算力资源占用情况等。通过 5G 网络的站点级 / 小区级 / 切片级质量评测,可以全方位有效评测 5G 无线网络环境的质量情况,为 ToV 业务级评测提供基础网络的数据依据。业务评测从业务评估颗粒的维度,需要涵盖 ToV 用户级的关联指标,识别出业务侧各类 ToV 基础消息,并能加以统计;从评测内容上,需要涵盖 ToV 用户上下行业务的数据包时延、丢包、抖动、业务速率等核心感知指标,用以及时、准确地评测 ToV 用户的实际业务质量情况。通过业务级的感知指标评测,结合网络侧的关联指标评测,提供 ToV 网络的真实质量画像,为 ToV 网络的规划、维护、保障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依据。
“切片 + 5QI+EdgeQoS”V2X 网络感知保障策略为车联网业务的 QoS 性能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引入网络切片方案,建立隔离的网络切片虚拟专网,对 TOV 用户进行有效隔离,为面向不同的用户进行差异化的保障策略提供隔离基础。结合 ToV 用户在不同的服务节点对时延、可靠性、带宽的差异化要求,进行 5QI 定制策略配置,确保 ToV 用户可以得到更高的保障优先级。通过对 V2X 用户的实时监测和质量评估,引入 EdgeQos 保障特性,对车联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 Qos 保障机制,确保在复杂场景下的用户感知 SLA 保障。基于 V2X 单用户在各事件场景下对业务容量的测试,在网络规划上,需同时考虑目标区域 5G 大网的覆盖和容量情况,对可能的 V2X 用户重点聚集区域进行覆盖和容量的合理规划,包括且不限于 4.9G 频段组网的引入等。
中国移动发布的 “AI CAR” 智能网联创新服务体系也从多个关键领域发力,全方位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AI + 新连接” 借助 5G-A 等前沿通信技术,打造泛在覆盖、低时延的网络环境,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的稳定传输保驾护航;“AI + 新算力” 构建云边协同的强大算力体系,有效减轻车端算力负担;“AI + 新数据” 推动车路云数据深度融合,挖掘数据潜在价值;“AI + 新场景” 聚焦智能驾驶和座舱创新,提升作业效率和问答准确率;“AI + 新安全” 建立起全方位的车辆监管和数据保护机制。
车联网业务保障对于智能驾驶的顺畅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从网络架构的创新到指标体系的完善,再到保障策略的实施,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车联网业务将为智能驾驶带来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让智能驾驶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可靠的出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