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MOSFET在高频电源、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MDD辰达半导体MOSFET的开关速度是高频应用中的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效率、热管理、电磁兼容性(EMI)以及稳定性。在高频电源、无线通信和电动工具等应用中,优化MOSFET的开关速度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系统的性能。通过选择低Qg的MOSFET、改进驱动电路、减少寄生电容以及加强热管理,工程师可以最大化MOSFET的性能优势,确保高频应用中的高效运行。
- 三极管(BJT):通过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依赖少数载流子的扩散与复合,存在电荷存储效应,关断时需等待电荷消散,延迟时间(如2N3904的开关延迟约300ns)。
- 场效应管(MOSFET):利用栅极电压控制沟道导通,仅依赖多数载流子(电子或空穴)运动,无电荷存储问题。例如IRF540N的开关时间可短至20ns。
- BJT的PN结电容和基区渡越时间限制了高频响应,而MOSFET的寄生电容(如Ciss、Coss)可通过工艺优化降低(如超结MOSFET的Coss可低至100pF以下)。
1. 典型开关时间参数- 根据德州仪器(TI)技术文档,BJT如2N2222的上升/下降时间约200ns,而同类MOSFET如IRLZ44N仅10-30ns(参考:TI Application Report SLUP169)。- 高频应用中,GaN MOSFET(如EPC2016C)开关速度可达1ns级,远超硅基BJT。
2. 工艺进步的动态- 现代SiC MOSFET(如Cree C3M0065090D)通过降低栅极电阻和寄生电容,进一步将开关损耗减少50%以上(参考:Wolfspeed白皮书)。
1. BJT的适用场景- 低速高电流场合(如线性稳压电路),因其导通压降低(0.2-0.7V),成本优势明显。2. MOSFET的优势领域- 高频开关电源(如CPU供电)、射频电路(5G基站),依赖其快速响应和低驱动功耗。结论:MOSFET在开关速度上普遍优于BJT,但需结合具体参数(如电压等级、频率需求)选择。工艺进步正持续缩小差距,新型化合物半导体(GaN/SiC)可能颠覆传统认知。
米勒平台的基本原理在于MOS管的米勒效应。MOSFET的开关过程,实质上是驱动源对MOSFET的输入电容(特别是栅源极电容Cgs)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一旦Cgs达到门槛电压,MOSFET便会进入开通状态,此时Vds开始降低,而Id则逐渐上升,标志着MOSFET进入了饱和区。由于米勒效应的影响,Vgs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不变,即使Id已达最大值,Vds仍在持续下降。直至米勒电容充满电后,Vgs才重新上升至驱动电压水平,此时MOSFET转入电阻区,Vds彻底降低,开通过程宣告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米勒电容的存在延缓了Vgs的上升和Vds的下降,从而延长了损耗时间。米勒效应,这一现象源于MOS管的米勒电容。在MOS管开通过程中,当GS电压上升到某一特定值后,会出现一个电压的稳定阶段,之后GS电压才会继续上升直至MOSFET完全导通。米勒平台标志着MOSFET处于“放大区”的状态。通过示波器测量GS电压,可以观察到电压上升过程中出现的平台或凹坑,这就是米勒平台的直观表现。
米勒效应会显著增加MOS的开通损耗,延缓其进入开关状态的速度。为了应对米勒效应, Optimized DesignApproaches应运而生。在选择MOS管时,较小的Cgd值意味着更低的开通损耗。但需注意,米勒效应无法完全消除,只能通过优化设计来尽量减小其影响。
在MOS管的开通过程中,米勒平台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当Vds开始导通时,由于Cgd和驱动源内阻的作用,Vds的变化会产生一个微分。由于Vds近似线性下降,这个微分是常数,从而在Vgs处形成一个平台。米勒平台主要归因于MOS管gd两端的电容,即datasheet中的Crss。在开通初期,Cgd通过MOS管快速放电,随后被驱动电压反向充电,这分担了驱动电流,导致Cgs上的电压上升变缓,从而出现平台。
应对措施包括:
增加驱动电路中的电容:虽然这可以消除米勒效应,但会延长开关时间。
选择Cgd小的MOS管:在选择时,优先选择Cgd较小的器件,以减少米勒平台的影响。
缩短驱动信号布线长度:这可以减少寄生电感导致的米勒平台震荡电压过冲,并选择合适的栅极驱动电阻。
使用合适的门极驱动电阻:通过选择适当的RG来减缓米勒效应的影响。
在GS端并联电容:虽然会增加驱动损耗,但可以有效抑制寄生电压,从而防止米勒平台震荡。
在MOS管的开通过程中,米勒平台是一个关键现象。随着Vds的导通,由于Cgd和驱动源内阻的影响,Vds的变化会产生一个微分。由于Vds近似线性下降,这个微分保持常数,从而在Vgs处形成了一个平台。米勒平台主要归因于MOS管gd两端的电容,即datasheet中的Crss。在开通初期,Cgd通过MOS管迅速放电,随后被驱动电压反向充电,这分担了驱动电流,导致Cgs上的电压上升速度减慢,从而出现了平台。应对措施在于采取合理设计和优化,以权衡不同的利弊,从而提高MOSFET的开关速度。
MOS管的核心结构由三部分组成:金属栅极(Gate)、氧化物绝缘层(Oxide)和半导体衬底(Substrate)。根据沟道类型的不同,MOS管可分为N沟道(NMOS)和P沟道(PMOS)两种。以NMOS为例,其结构特征为:
1. 栅极(G):通过二氧化硅绝缘层与衬底隔离,形成电容结构
2. 源极(S)和漏极(D):高掺杂的N+区,分别作为载流子的入口和出口
3. 衬底(B):通常为P型硅,在NMOS中连接至最低电位
关键参数包括阈值电压(Vth)、导通电阻(Rds(on))、栅极电容(Ciss)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开关性能。当栅源电压(Vgs)低于阈值电压时,MOS管处于截止状态。此时P型衬底中的空穴占主导地位,源漏之间只有微小的泄漏电流(nA级)。随着Vgs逐渐升高:
1. 耗尽层形成(Vgs > 0):
栅极正电压排斥P型衬底中的空穴,形成耗尽层
2. 反型层出现(Vgs ≈ Vth):
当表面电势达到两倍费米势时,电子浓度超过空穴,形成N型反型层
3. 沟道导通(Vgs > Vth):
反型层连通源漏极,形成导电通道。此时电流Id与Vds呈线性关系(欧姆区)
沟道电导公式:g = μnCox(W/L)(Vgs - Vth)
其中μn为电子迁移率,Cox为单位面积栅氧电容,W/L为宽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