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FET内部的寄生电容介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寄生电容:MOSFET内部的寄生电容(如门源电容Cgs、漏源电容Cds等)也会影响开关速度。高频应用中,寄生电容导致的开关延迟和电荷传输延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开关损耗:MOSFET的开关损耗包括导通损耗和开关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开关速度慢会导致更多的能量损耗,进而影响效率。在高频应用中,MOSFET的开关速度直接影响电源的效率、噪声水平、功率密度和系统的热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开关电源(SMPS)、无线通信、电动工具等领域,开关速度对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开关电源(SMPS):在开关电源设计中,MOSFET的开关速度对电源的转换效率至关重要。较快的开关速度意味着更少的开关损耗,这直接提升了电源的效率。高频开关电源工作频率通常在100kHz至1MHz范围内,在此频段内,MOSFET的开关速度要求极高,以便更快地完成开关操作,减少能量损耗。
无线通信:在无线通信系统中,MOSFET广泛应用于RF放大器、调制解调器和射频电路。MOSFET的开关速度决定了信号的响应速度。若MOSFET的开关时间较长,可能导致信号失真或延迟,影响通信质量。因此,在高频应用中,MOSFET的响应速度必须非常快。电动工具与逆变器:在高频逆变器应用中,MOSFET的开关速度决定了电能转换的效率。过慢的开关速度会导致逆变器输出不稳定,产生过多的热量,并增加系统的电磁干扰(EMI)。因此,快速开关的MOSFET在这些应用中是关键组件。
效率提升:MOSFET的开关速度越快,开关损耗越低,系统效率就越高。在高频应用中,由于高开关频率和快速开关状态的要求,快速开关MOSFET能有效减少导通时的能量损耗,优化系统效率。热管理优化:开关速度慢的MOSFET在导通和关断期间会产生更大的热量,导致热积累,从而影响系统的热管理。快恢复MOSFET在高频开关中的优势尤为显著,因为其较小的开关损耗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产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电磁干扰(EMI):MOSFET的开关速度也直接影响电磁干扰(EMI)水平。开关速度较慢的MOSFET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脉冲,增加电磁噪声。而快速开关的MOSFET能减少开关过程中产生的过渡波形,降低系统的EMI水平。系统稳定性与控制:在一些要求高精度控制的应用中,MOSFET的开关速度直接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如果开关速度较慢,可能导致反馈系统的滞后,影响控制精度,降低系统的稳定性。选择低Qg(门极电荷)器件:选择具有较低Qg的MOSFET能够加快开关速度。低Qg的MOSFET能减少开关时的驱动电流要求,提高驱动电路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那么,如何实现MOS管的快速开启和关断呢?关键在于 缩短GS电压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具体来说,如果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将GS电压从0提升至开启电压,或者从开启电压降低至0V,那么MOS管的开启和关断速度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给MOS管的栅极提供更大的瞬间驱动电流。然而,常用的PWM芯片直接驱动MOS或经过三极管放大后驱动的方法,在瞬间驱动电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相比之下,专为MOSFET设计的驱动芯片,如TC4420,能提供大得多的瞬间输出电流,并且兼容TTL电平输入,成为更合适的选择。这类驱动芯片的内部结构也进行了优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快速驱动的需求。
在MOS驱动电路中,由于驱动线路存在寄生电感,而这一电感与MOS管的结电容共同构成了一个LC振荡电路。若直接将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MOS管的栅极相连,那么在PWM波的上升和下降沿会产生剧烈的震荡,这可能导致MOS管过度发热甚至发生爆炸。为解决此问题,通常会在栅极串联一个约10欧的电阻,以降低LC振荡电路的Q值,从而加速震荡的衰减。此外,由于MOS管的栅极具有高输入阻抗特性,微小的静电或干扰都可能导致其误导通。因此, 建议在MOS管G极和S极之间并联一个10K的电阻,以降低其输入阻抗。若担心周边功率线路上的干扰可能耦合产生瞬间高压而击穿MOS管,可以在GS之间再并联一个约18V的TVS瞬态抑制二极管。
设计MOS管驱动电路时, 布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布线能够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避免潜在的问题。以下是MOS管驱动电路布线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点:首先,要确保驱动线路的布局尽可能简洁且直接,以最小化寄生电感的影响。其次,要注意驱动线路的阻抗匹配。在布线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导线材料和尺寸,以降低线路阻抗,从而减少信号反射和损耗。同时,还要确保驱动芯片与MOS管之间的连接尽可能紧密和可靠,以最大化传输效率。此外,还要考虑周边功率线路上的干扰问题。在布线时,应尽量将敏感信号线路与其他可能产生干扰的线路隔离开来,以降低潜在的干扰影响。同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增加屏蔽层或使用滤波器等,来进一步增强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在驱动MOS管时,通过在栅极串联电阻可以有效抑制GS间的振荡。然而,在追求更快的关断速度时,我们需要在电阻两侧并联二极管来增强效果。
MOS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无论是开启还是关闭,栅源之间主要流过的是极小的漏电流。因此,通过控制对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即可实现对MOS管的开关控制。MOS管开启时,由于G极和S极间存在结电容,当GS间电压从0增加到开启电压时,结电容会逐渐充电。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开启速度受限于结电容的充电速度。若提供更大的瞬间驱动电流,可加速充电过程,从而提升开启速度。充放电过程中,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电路,即RC电路,表现出先快速充电后逐渐减缓的特点
在MOS管中,我们常提及一个关键值——VGSth,简称VGT,这是其开启阈值电压(不同MOS管的值可能不同),通常在2-4V范围内。以2V为例,当MOS管开启后,其电压会逐渐上升至12V,并在充电速度减缓后开始关断过程。
现在,我们了解到MOS管从充电开启后的2V逐渐上升到完全打开的12V。然而,在仅靠RC电路的自然关断过程中,从12V下降到2V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在开启状态下,由于充电速度先快后慢,开启时间相对较短且速度较快,因此无需加速开启。相反,在MOS管放电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大的电压差值(如10V),为提高开关速度和效率,减少功率损耗,我们需要在驱动电路中并联一个二极管来实现加速关断。回顾前文,栅极串联电阻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振荡。然而,电阻的存在也会降低关断速度。因此,通过并联二极管可以有效提升放电速度。但请注意,并非所有驱动系统都需要加二极管,具体是否添加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