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电源
[导读]在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装备领域,内置电源的能量密度与充电效率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固态电池凭借其本征安全性和高理论能量密度,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成为下一代电源技术的关键方向。然而,能量密度的突破与快充兼容性的平衡,仍是固态电池在内置电源中大规模应用的核心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装备领域,内置电源的能量密度与充电效率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固态电池凭借其本征安全性和高理论能量密度,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成为下一代电源技术的关键方向。然而,能量密度的突破与快充兼容性的平衡,仍是固态电池在内置电源中大规模应用的核心挑战。

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优势源于其材料体系的革新。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约为350Wh/kg,而固态电池通过采用高比容量正负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理论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这一突破在2025年已进入实质性验证阶段。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通过硫化物与卤化物复合电解质体系,成功将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以上,并计划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孚能科技则采用富锂锰基正极与锂金属负极的组合,其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预计2026年交付。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的刀片固态电池通过“超级磷铁”体系,将体积能量密度提升至600Wh/L,较传统电池提升40%,已进入装车测试阶段,理论续航可达1875公里。

在低空飞行器领域,能量密度的提升直接决定载荷能力。梅赛德斯-奔驰与Factorial Energy合作开发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较现有锂离子电池提高20%,可支持eVTOL实现1000公里续航。中国纯锂新能源发布的430Wh/L全固态电池,已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换电场景,验证了高能量密度电池在轻量化设备中的兼容性。

固态电池的快充潜力源于其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输特性。硫化物电解质(如Li9.54Si1.74P1.44S11.7Cl0.3)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达25mS/cm,接近液态电解质水平,为快速充电提供了物理基础。然而,工程化应用中仍面临三大挑战:

界面稳定性: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的固-固接触界面易产生空隙,导致接触电阻增加。例如,锂金属负极在快充过程中易形成锂枝晶,穿透固态电解质引发短路。国轩高科通过“原位固化”工艺,将界面阻抗降至10Ω·cm以下,使电池在10分钟内充电至80%SOC时,循环寿命仍超过1000次。

热管理:快充产生的热量若无法及时扩散,可能引发热失控。鹏辉能源开发的“高热导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通过掺杂氧化铝等陶瓷材料,将热导率提升至2W/(m·K),较传统材料提高3倍,使电池在快充过程中温度上升幅度降低40%。

材料兼容性:高镍三元正极与锂金属负极的组合虽能提升能量密度,但需解决快充下的结构崩塌问题。孚能科技采用“核壳结构”正极材料,通过表面包覆层抑制氧释放,使电池在5C倍率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达92%。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呈现“高端先行、逐步下探”的特征。在能量密度要求严苛的领域,其商业化已进入倒计时:

人形机器人:亿纬锂能的“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300Wh/kg、700Wh/L)专为机器人设计,其薄型化结构可适配关节空间,且在-20℃至60℃温度范围内性能稳定。

低空经济:赣锋锂业的10GWh固态电池基地已为东风岚图eVTOL供货,其电池通过200°C热箱测试,满足航空级安全标准。

新能源汽车: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突破。蔚来ET7搭载的360Wh/kg半固态电池,支持千公里续航;智己L6采用清陶能源的氧化物基半固态电池,实现准900V超快充。全固态电池方面,比亚迪计划2027年测试完成后小批量装车,2028年启动大批量生产。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仍受制于高成本与供应链成熟度。硫化物电解质的核心原料硫化锂(Li2S)成本高达5000美元/公斤,导致全固态电池成本较液态电池高出300%。然而,规模化生产正推动成本快速下降:

设备端:先导智能已交付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其干法成膜、激光焊接等工艺使设备价值量较液态电池提升50%,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单GWh设备投资成本已从10亿元降至6亿元。

材料端:贝特瑞开发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粒度达500nm以下,且通过工艺优化将成本降低40%;其锂碳复合负极材料已获客户认证,预计2026年实现百吨级量产。

制造端:国轩高科的金石电池中试线良率达90%,较2024年提升25个百分点,为2027年启动2GWh产线设计积累了经验。

根据EVTank预测,2027年全球全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150GWh,其中动力领域占比62%,EVTOL占比27%,消费电子占比11%。技术路线方面,硫化物电解质将占据主导地位,卤化物电解质因成本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快速渗透,而氧化物电解质则主要用于半固态电池过渡方案。

随着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量产时间表的明确,固态电池正从“技术竞赛”转向“产能竞赛”。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规划产能已超200GWh,中国企业在硫化物电解质、干法电极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突破,将决定其在下一代电源技术中的主导权。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