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电源轻载效率优化,突发模式(Burst Mode)与跳周期控制的能效对比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外置电源的轻载效率(负载低于额定值30%)直接影响整机能耗。传统PWM控制模式下,开关损耗与静态电流在轻载时占比超过50%,导致待机功耗居高不下。为突破这一瓶颈,突发模式(Burst Mode)与跳周期控制(Skip Cycle)通过动态调整开关行为,成为提升轻载效率的核心技术路径。本文基于实际工程数据与案例,从技术原理、能效表现、应用场景三个维度展开深度对比。
突发模式采用“脉冲簇+深度休眠”的间歇工作机制。当负载电流低于阈值(如10%额定负载)时,控制器以固定频率(如100kHz)输出3-10个开关脉冲,随后进入休眠期,期间开关管完全关闭,仅依赖输出电容维持负载供电。例如,TI UCC28600控制器在48V→12V/100A服务器电源中,通过突发模式将5%负载下的效率从72%提升至88%,空载功耗从1.2W降至0.3W。其核心优势在于将有效开关频率降低至脉冲簇频率的1/10至1/100,使开关损耗减少90%以上。
跳周期控制则通过“选择性跳过开关周期”实现频率与负载的线性匹配。控制器根据实时负载电流动态调整开关频率,当电流低于阈值时,每N个时钟周期跳过1个开关周期。例如,ADI LTC3883在24V→5V/10A工业电源中,采用跳周期技术后,20%负载下的效率从82%提升至89%,输出纹波从50mV降至30mV。该技术通过维持部分开关动作,避免了突发模式的深度休眠,在动态响应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效率对比:突发模式在极轻载(<5%)场景下优势显著。以TI TMS320F2803x数字控制器为例,其绿色模式(突发模式变体)在空载时可将功耗压缩至18mW,较传统PWM模式降低82%。而跳周期控制在中等轻载(5%-30%)区间效率更优,ADI LTC3883通过固件实现模式无缝切换,在20%负载下效率提升达7个百分点。实验数据显示,在10%负载时,突发模式效率可达95%,跳周期控制为92%;但在20%负载时,两者效率差距缩小至3%。
输出纹波控制:跳周期控制通过维持连续开关动作,纹波幅度通常控制在10mV以内,更适合对电压稳定性要求严苛的通信基站电源场景。例如,Infineon XMC4800系列数字控制器在跳周期模式下,输出纹波从50mV降至30mV,满足IEC 61000-4-6电磁兼容标准。而突发模式因深度休眠导致输出电容放电,纹波幅度可达20mV以上,需通过增大输出电容(如从100μF增至470μF)或并联陶瓷电容(10μF X7R)降低纹波。
动态响应能力:突发模式因深度休眠可能引发100μs级的恢复延迟。为解决此问题,TI TMS320F2803x引入电压前馈补偿,将过冲/跌落恢复时间缩短至10μs。跳周期控制则通过保留部分开关周期,天然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在负载突变测试中表现出更优的瞬态特性。例如,在24V工业总线供电系统中,ADI LTC3883通过分段跳频策略,在10%-30%负载区间动态调整跳频比例,使负载阶跃响应时间控制在50μs内。
消费电子领域:突发模式成为手机充电器、笔记本电脑适配器的标配方案。其超低空载功耗(<30mW)完美契合欧盟CoC V5和美国DoE Level VI能效标准。例如,Eggtronic QuarEgg架构通过强制零电压开关(ZVS)技术,使75W适配器在待机模式下功耗低于18mW,同时保持92%的轻载效率。
工业电源场景:更倾向跳周期控制的渐进式调节特性。在24V工业总线供电系统中,ADI LTC3883通过分段跳频策略,在10%-30%负载区间动态调整跳频比例,既避免突发模式的纹波问题,又克服传统PWM在30%负载以下效率断崖式下跌的缺陷。对于需要快速动态响应的伺服驱动系统,Infineon XMC4800系列数字控制器通过双环路控制技术,在跳周期模式下实现50μs内的负载阶跃响应。
下一代技术融合:随着GaN、SiC等宽禁带器件的普及,两种技术的物理边界正在消融。TI UCC28780反激控制器集成GaN FET驱动,将突发模式的开关频率提升至500kHz,在缩小磁性元件体积的同时,通过零电压开关(ZVS)将开关损耗降低75%。数字控制技术的引入则实现了更精细的模式切换,ADI ADP1074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负载变化趋势,提前0.5ms预调整控制参数,使模式切换能量损耗降低90%。
某超算中心电源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以下技术突破:
混合控制架构:通过LTC4282热插拔控制器与LTC2974监控芯片的协同工作,实现突发模式与跳周期控制的硬件级融合。系统自动监测输入电压、输出电流、温度等12维参数,在极轻载时启用突发模式,中等轻载时切换至跳周期技术,使75kW电源模块的全负载效率曲线趋近理论极限值。
电磁兼容优化:针对突发模式的低频开关动作(<20kHz)可能引发的可闻噪声,Infineon IRS2505L采用频率抖动技术,在突发模式中引入±5kHz随机调制,将噪声能量分散至超声频段。跳周期控制则通过优化电感设计(如将电感值从10μH降至4.7μH)匹配跳频范围,有效抑制频率跳跃引发的电流波动。
在能效标准日益严苛的背景下,突发模式与跳周期控制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共生的技术生态。前者以深度休眠实现极致空载效率,后者用渐进调节保障动态性能,两者在数字控制框架下融合创新,正推动外置电源向更高功率密度、更低待机功耗、更智能自适应的方向持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