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 1 理解Thumb-2 首先,让我们从一个看起来并不明显的起点开始讨论节能技术—指令集。所有Cortex-M CPU都使用Thumb-2指令集,它融合了32位ARM指令集和16位Thumb指令集,并且为原始性能和整体代码大小提

1 理解Thumb-2

首先,让我们从一个看起来并不明显的起点开始讨论节能技术—指令集。所有Cortex-M CPU都使用Thumb-2指令集,它融合了32位ARM指令集和16位Thumb指令集,并且为原始性能和整体代码大小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在Cortex-M内核上一个典型的Thumb-2应用程序与完全采用ARM指令完成的相同功能应用程序相比,代码大小减小到25%之内,而执行效率达到90%(当针对运行时间进行优化后)。


Thumb-2中包含了许多功能强大的指令,能够有效减少基础运算所需的时钟周期数。减少时钟周期数意味着现在你能够以更少的CPU功耗完成手头的工作。例如,假设要完成一个16位乘法运算(如图1所示)。在一个8位8051内核的MCU上执行这个运算将需要48个时钟周期,并占用48字节的Flash存储空间。使用一个16位内核的MCU(例如C166)执行相同的运算需要8个时钟周期,并占用8字节的Flash存储空间。相比之下,在使用Thumb-2指令集的Cortex-M3内核中完成相同运算仅仅需要1个时钟周期,并占用2字节的Flash存储空间。Cortex-M3内核能够通过使用更少时钟周期完成相同任务,节省了能耗;同时也能够通过占用极少的Flash存储空间,减少Flash存储器访问次数,实现最终能耗节省的目标(除此之外,更小的应用代码也使得系统可以选择更小的Flash存储器,进一步降低整体系统功耗)。

2 中断控制器节能技术

Cortex-M架构中的中断控制器(Nested Vectored Interrupt Controller or NVIC)在降低CPU功耗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以前的ARM7-TDMI需要“多达”42个时钟周期,Cortex-M3 NVIC从中断请求发生到执行中断处理代码仅需要12个时钟周期的转换时间,这显然提高了CPU执行效率,降低了CPU时间浪费。除了更快进入中断处理程序之外,NVIC也使得中断之间切换更加高效。

在ARM7-TDMI内核实现中,需要先花费数个时钟周期从中断处理程序返回主程序,然后再进入到下一个中断处理程序中,中断服务程序之间的“入栈和出栈(push-and-pop)”操作就要消耗多达42个时钟周期。而Cortex-M NVIC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实现相同任务,被称为“末尾连锁(tail-chaining)”。这种方法使用仅需6个时钟周期处理就能得到允许,进入下一个中断服务程序的所需信息。采用末尾连锁,不需要进行完整的入栈和出栈循环,这使得管理中断过程所需的时钟周期数减少65%(如图2所示)。

3 存储器节能注意事项

存储器接口和存储器加速器能够明显影响CPU功耗。代码中的分支和跳转可能会对为CPU提供指令的流水线产生刷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CPU需要延迟几个时钟周期以等待流水线重新完成填充。在Cortex-M3或Cortex-M4内核中,CPU配备了一条3级流水线。刷新整条流水线将导致CPU延迟3个时钟周期,如果有Flash存储器等待状态发生,时间会更长,以便完成重新填充过程。这些延迟完全浪费功耗,没有任何功用。为了帮助减少延迟,Cortex-M3和M4内核包括一个被称为推测取指(Speculative Fetch)的功能,即它在流水线中对分支进行取指的同时也取指可能的分支目标。如果可能的分支目标命中,那么推测取指能够把延迟降低到1个时钟周期。虽然这个特性是有用的,但显然不够,许多Cortex-M产品供应商都增加了自己的IP以增强这个能力。

举个例子,即使在广受欢迎的ARM Cortex-M类的MCU中指令缓冲的运行方法也有不同。采用简单指令缓冲的MCU,例如来自SILicon Labs的EFM32产品,可以存储128x32(512 bytes)的目前大多数当前执行指令(通过逻辑判断请求的指令地址是否在缓冲中)。EFM32参考手册指出典型应用在这个缓冲中将有超过70%的命中率,这意味着极少的Flash存取、更快的代码执行速度和更低的整体功耗。相比之下,采用64x128位分支缓冲器的ARM MCU能够存储最初的几条指令(取决于16位或32位指令混合,每个分支最多为8条指令,最少为4条指令)。因此,分支缓冲实现能够在1个时钟周期内为命中缓冲的任何分支或跳转填充流水线,从而消除了任何CPU时钟周期延迟或浪费。两种缓冲技术与同类型没有缓冲特性的CPU相比,都提供了相当大的性能改善和功耗减少。

4 M0+内核探究

对功耗敏感型应用来说每个nano-watt都很重要,Cortex-M0+内核是一个极好的选择。M0+基于Von-Neumann架构(而Cortex-M3和Cortex-M4内核是Harvard结构),这意味着它具有更少的门电路数量实现更低的整体功耗,并且仅仅损失极小的性能(Cortex-M0+的0.93DMIPS/MHz对比Cortex-M3/M4的1.25DMIPS/MHz)。它也使用Thumb-2指令集的更小子集(如图3所示)。几乎所有的指令都有16位的操作码(52x16位操作码和7x32位操作码;数据操作都是32位的),这使得它可以实现一些令人感兴趣的功能选项以降低CPU功耗。

节能性功能选项首要措施就是减少Flash存储访问次数。一个主要的16位指令集意味着你可以交替时钟周期访问Flash存储器(如图4所示),并且可以在每一次Flash存储访问中为流水线获取两条指令。假设你在存储器中有两条指令并对齐成一个32位字;在指令没有对齐的情况下,Cortex-M0+将禁止剩余的一半总线以节省每一点能耗。


此外,Cortex-M0+内核也可以通过减少到两级流水线而降低功耗。在通常的流水线处理器中,下一条指令在CPU执行当前指令时被取出。如果程序产生分支,并且不能使用下一条取出的指令,那么被用于取指(分支影子缓冲器)的功耗就被浪费了。在两级流水线中,这个分支影子缓冲器缩小了,因此能耗得以节省(虽然仅有少量),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流水线刷新时,仅需要不到一个时钟周期就能重新填充流水线(如图5所示)。

5 利用GPIO端口节能

Cortex-M0+内核提供节能特性的另一个地方是它的高速GPIO端口。在Cortex-M3和Cortex-M4内核中,反转一位或GPIO端口的过程是“读-修改-写”一个32位寄存器。虽然Cortex-M0+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但是它有一个专用的32位宽I/O端口,可以采用单时钟周期访问GPIO,使得它能够高效的反位/引脚反转。注意:在Cortex-M0+上,这是一个可选的特性,并不是所有供应商都具备了这个有用的GPIO特性。

6 CPU的休眠模式

减少CPU功耗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关闭CPU自身。在Cortex-M架构中有多种不同的休眠模式,每一种都在功耗和再次执行代码的启动时间之间进行了折中考虑(如图6所示)。它也能够让CPU在完成中断服务后自动进入某个休眠模式,而不需要执行任何代码去完成这个工作。这种方法可以为那些常见于超低功耗应用中的任务节省CPU时钟周期。

在深度睡眠模式下,也可以使用唤醒中断控制器(WIC)来减轻NVIC负担。在使用WIC时,为实现低功耗模式下外部中断唤醒CPU,无需为NVIC提供时钟。

7 自主型外设可减轻CPU负荷

自主型片上外设具有降低功耗的优点。大多数MCU供应商已经在本身产品架构中实现了外设之间的自主型交互,例如SILicon Labs的EFM32 MCU使用的外设反射系统(PRS)。自主型外设能够实现十分复杂的外设动作链(触发而不是资料传输),同时保持CPU处于休眠状态。例如使用EFM32 MCU上的PRS功能,应用能够被配置为在CPU休眠的低功耗模式下,当片上比较器检测电压值超过了其预设的门限值,则触发一个定时器去开始减数。当定时器到达0时,触发DAC去开始输出 — 所有事件发生过程中CPU可以一直保持休眠状态。

自动进行如此复杂的交互,这使得外设之间能够完成大量工作而无需CPU参与。此外,带有内建智能的外设(例如传感器接口或脉冲计数器)能够通过预设的条件用于中断唤醒CPU,例如在累积10个脉冲时中断唤醒CPU。在这个例子中,当CPU被特定中断唤醒时,它明确知道需要做什么,而不需要检查计数器或寄存器以判别发生了什么,因此可以节省相当多的时钟周期,更好的完成其他重要任务。

我们已经介绍了多种易于实现的减轻Cortex-M设备上CPU功耗的方法。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功耗,例如用于加工设备的处理工艺或者用于存储应用代码的存储器技术。工艺和存储技术能够显著影响运行时功耗和低功耗模式下的漏电,因此也应当纳入嵌入式开发人员的整体功耗设计考虑之中。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需求分析是单片机定制研发的基石,此阶段需要开发团队与客户展开深度沟通。不仅要明确设备的应用场景,例如是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还是医疗设备等领域;还要精准确定功能目标,像工业控制设备可能要求高速数据处理和可靠的通信功能,...

关键字: 单片机 设备 工业控制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源扮演着核心角色,如同人体的心脏,为整个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从日常生活中的智能设备,到复杂精密的工业控制系统,再到关乎国计民生的航空航天、医疗等关键领域,电源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稳...

关键字: 电源 设备 系统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智能家居已成为提升居家幸福感与舒适度的得力助手。从清晨自动拉开的窗帘,到夜晚根据环境自动调节亮度的灯光,智能家电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据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

关键字: 智能家居 设备 电气安全

前段时间 Semicon 热闹非凡,半导体设备企业占据了多数席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但殊不知在这喧嚣的背后,设备产业已经悄然切换到分层时代。接下来海量设备企业将无可避免地迎来残酷的淘汰赛,现在关税大战爆发,国产替代加...

关键字: 半导体 设备 国产替代

在工业物联网(IIoT)蓬勃发展的当下,为设备挑选恰当的通信方案至关重要。而节能,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考量因素。从降低运营成本,到提升设备续航、减少环境影响,节能通信方案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讨如...

关键字: 工业物联网 设备 通信

激光雷达(LiDAR)作为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和三维感知的核心传感器,其小型化与长续航能力已成为制约技术落地与商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性能的同时,需兼顾功耗控制与散热效率,这一矛盾在车规级激光雷达中尤为...

关键字: 激光雷达 功耗

我们探索了可以在每个Arm Cortex-M处理器上找到的低功率模式的基本原理,以及我们如何利用WFI和WFE说明来使处理器放置。真正存在的问题是,这些低功率模式如何在真实的微控制器上实现,这些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嵌入式系...

关键字: 功耗 Arm Cortex-M

LoRa(Long Range)是由Semtech公司开发的一种低功耗局域网无线标准,旨在解决传统无线通信中功耗与传输距离之间的矛盾问题。

关键字: LoRa 功耗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功率电源在众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工业制造到新能源汽车,从通信基站到数据中心,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大功率电源部研发部承担着研发高效、稳定、可靠的大功率电源的重任,而这离不开一系列专业设备与工...

关键字: 大功率 电源 设备

触摸屏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车载系统以及各类自助终端等领域。然而,触摸失灵作为触摸屏常见的故障之一,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关键字: 触摸屏 触摸失灵 设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