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   通常,微电脑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Memory)及输入/输出单元(I/0)三大部分,如下图所示。CPU就如同人的大脑一样,主宰整个系统的运行;存储器则是存放系统运行所需的程序及数据,包括只

  通常,微电脑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Memory)及输入/输出单元(I/0)三大部分,如下图所示。CPU就如同人的大脑一样,主宰整个系统的运行;存储器则是存放系统运行所需的程序及数据,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ndonACCessMemory),通常ROM用来储存程序或永久性的数据,称为程序存储器,RAM则是用来储存程序执行时的临时数据,称为数据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是微型计算机与外部沟通的管道,其中包括输出口与输人口。这三部分分别由不同的零件(IC)组成,把它们组装在电路板上,就形成一个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微控制器(简称单片机)就是把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等,全部放置在一个芯片里,只要再配置几个小零件,如电阻、电容、石英晶体、连接器等,即可形成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如下图所示。因此整个系统体积小、成本低、可靠度高,成为目前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流。

  由于微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因此,在单片机中,我们往往并不太在乎其存储器的大小和位数,主要强调其输入/输出功能。

  我们常常提到“8051单片机”(以下称8051),源自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而目前广泛采用的8051并不限于Intel公司的产品,它包括以其他厂商所推出的兼容芯片,如Amtel公司的89C5l,其价格便宜,质量稳定,开发工具齐全,广为学校或培训机构所欢迎。

  虽然8051的结构简单,但初次接触微控制器或单片机,一下子要熟识整个8051的硬件结构,是有一定困难的。在此我们只介绍8051的基本架构,包括基本结构、引脚、基本电路及51系列等,其中很多资料最好“记”在脑中。

  8051的结构

  8051单片机发展至今,虽然有许多厂商各自开发不同的兼容芯片,其基本结构却没有多大变动,如下所示为标准的8051结构:

  *8051为8位微控制器。

  *程序存储器ROM:内部有4RB、外部最多可扩充至64KB。

  *数据存储器RAM:内部有128B、外部最多可扩充至64KB

  *4组可位寻址的8位输入/输出端口,即PO、P1、P2及P3。

  *1个全双工串行口,即UART。

  *5个中断源,即INTO、INTI、TO、T1RXDTXD,

  *111个指令码。

  上述结构里,最好能把前4条“记忆”下来。其中:

  8位指的是微控制器内部数据总线、寄存器的宽度。相对于计算机(PC)所用的CPU:第一代PC的CPU8088/8086到第二代PC的CPU80286都为16位CPU;而从80386到目前的Pentium4都属于32位的CPU。尽管如此,目前所采用的单片机徽控制器,仍是以8位为主,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采用16位的单片机,如8096等。

  通常存储器的操作以字节(byte)为单位,r可位寻址J是存取存储器、寄存器或输入/输出端口时,可指定其中的一个位,例如要指定PO输入/输出口中的bit1,则指定为PO.1即可,如下图所示。

  8051的封装方式与引脚

  8051的零件封装方式有三种,分别说明如下;

  ●QFP封装

  8051的PQFP或TQFP均为扁平的44个引脚贴片式封装,这种封装体积小、成本低,适合于机器粘贴,为目前商品的主流,但在学校或培训机构中,却是行不通的。如上图所示,在俯视图中,左上方有记号者为第1脚,然后逆时针排序,分别为2、3……44脚,其中包括4个空引脚的间距为0.8mm。

  PLCC封装

  PLCC是8051常用的封装方式,也是44个贴片式引脚(SMT)的封装,其中包括4个空引脚,其引脚编号与QFP封装非常类似(相容),如上图所示,在俯视图中,上面中间有记号者为第1引脚,然后逆时针排序,分别为2、3……44脚,相邻两只脚的间距为0.05英寸(即50mil)。

  这是一种贴片式的零件,可直接贴在电路板上,而不必钻孔(其引脚如上图所示)。在研发、实验或教学时,还可利用插座,可以缩短开发与生产的差距。

  ●针脚式封装

  8051的针脚式封装是40个引脚双并排的封装,简称DIP40。由于现在都采用较便宜的塑料封装,所以又叫做PDIP。如下图所示,在DIP封装里,俯视图左上方有记号者为第1脚,然后逆时针排序,分别为2、3……40脚。相邻两只脚的间距为0.1英寸(即l00mil),而两排引脚之间距为0.6英寸(即600mil),刚好可插在面包板或40脚的插座上,特别适用于学校、培训机构。不过,由于针脚式封装体积较大、电路板制作成本较高,已很少用在商品里。

  在此,笔者强烈建议先把8051的引脚“背”下来,而要背40只引脚有点伤脑筋,所以笔者提供独门的技巧,让大家轻松记住这40只引脚,具体如下:

  1.电源引脚

  绝大多数IC都需要接电源,而8051的电源引脚与大部分数字IC的电源引脚类似,右上角接Vcc、左下角接GND。所以8051的40脚为Vcc引脚,连接5V±10%;20脚为GND引脚,必须接地。

  2.输入/输出口

  有了电源之后,再来看看8051的主角,也就是输入/输出口。紧接于刚才所介绍的Vcc引脚下面,也就是第39脚,为Port0的开始引脚,即第39-32脚等8只引脚为Port0;Port0的对面就是Port1,也就是第1脚到第8脚。Port1从第1脚开始,所以Port2从其斜对角第21脚开始,也就是在右下方,第21脚到第28脚就是Port2。同样地,Port2的对面就是Port3,第10脚到第17脚就是Port3。39、1、21、10就是这4个Port的开始引脚。

  3.复位引脚

  绝大多数微控制器都需要复位(Reset)的操作。对于8051而言,只要复位引脚接高电平超过2个机器周别说明如下;

  ●QFP封装

  8051的PQFP或TQFP均为扁平的44个引脚贴片式封装,这种封装体积小、成本低,适合于机器粘贴,为目前商品的主流,但在学校或培训机构中,却是行不通的。如图4所示,在俯视图中,左上方有记号者为第1脚,然期(约2μs),即可产生复位的操作。而8051的复位引脚在Port1与Port3之间,即第9脚,辅助记忆的方法是[系统久久不动就要接一下Reset钮以复位系统],这久久就是第9脚的谐音。

  4.频率引脚

  微控制器都需要时钟脉冲,而在接地引脚上方的两只引脚,即19、18脚,就是时钟脉冲引脚,分别是XTAL1.XTAL2,

  5.存储器引脚

  8051内部有存储器,外部也可接存储器。使用内部存储器还是外部存储器,则须视31脚(Port0下面那只脚)而定!31脚就是反向EA引脚,即访问外部存储器使能(ExternalAccessEnable)引脚。当EA=1时,系统使用内部存储器;当反相EA=0时,系统使用外部存储器。若使用无内部存储器的8031/8032,则31脚接GND。

  6.外部存储器控制引脚现在只剩下反相EA引脚下面的两个引脚了,这两只引脚与EA引脚有点类似,都是控制存储器的,说明如下:

  (1)30脚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ALE(AddressLatchEnable),其功能是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送出一个将原本在Port0中的地址(AO一A7)锁在外部锁存器IC(如74373)的信号,让Port0空出来,以传输数据。

  (2)29脚为程序存储器允许输出端PSEN(ProgramStoressENable),其功能也是访问外部存储器。通常此引脚连接到外部存储器(ROM)的OE引脚,当8051要读取外部存储器的数据时,此引脚就会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

  (3)相对于前面的38个引脚,29、30脚比较难以理解,所幸,只要不动用到外部存储器,就可当它们不存在!

  8051的40个引脚里,有很多是多任务引脚,简单讲就是多用途的引脚,以39-32脚为例,平时为Port0;若是连接外部存储器时,则当成ADO-AD7引脚,而ADO-AD7就是地址引脚与数据引脚混合的多任务引脚,不过如果不接外部存储器时,就可当他们不存在。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本文中,小编将介绍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处理运放或比较器中多余的引脚,如果你对本文内容具有兴趣,不妨请看以下内容哦。

关键字: 引脚 运放 比较器

检查电解电容的胶管或引脚,通常胶管一端印有负极标识,引脚处有带网格的一端代表负极。

关键字: 电解电容 正负极 引脚

单片机是一种数字器件,只能处理数字量,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于电流、电压、温度、湿度和压力等信号的监测或处理。而这些信号都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被单片机处理之前必须转成数字量,而单片机处理后得到的数字量也要根据需要转...

关键字: ADC0809芯片 A-D转换器 引脚

MCS-51系列单片机产品有8051,8031,8751,80C51,80C31等型号(前三种为CMOS芯片,后两种为CHMOS芯片)。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别反映在存储器的配置上。8051内部设有4K字节的掩模R...

关键字: MCS-51 单片机 引脚

我们知道一般的IC元器件通常只有两个电源引脚,一个是Vcc或Vdd,另一个是Gnd或Vss。但是现在的MCU通常却有多组电源引脚,这是什么原因呢?以某款100脚MCU为例,可以看到它有5组VDD/VSS,并且会要求每一组...

关键字: IC元器 电源 引脚

本文来源面包板社区现在,工程师做SMT贴片已经越来越方便,但是,对SMT中的各项工艺,作为工程师的你真的了解“透”了吗?本文整理了“五大SMT常见工艺缺陷”,帮你填坑,速速get吧!缺陷一:“立碑”现象即片式元器件发生“...

关键字: SMT GE 元件 引脚

本文来源于信号完整性作者:Hank ZumbahlenHankZumbahlen1989年进入ADI公司,最初担任驻加州的现场应用工程师。在过去数年中,他还作为高级应用工程师,参与了培训和研讨会发展工作。此前,他在Sig...

关键字: 接地 引脚 ADC 混合信号

双列直插封装(英语:dual in-line package) 也称为DIP封装或DIP包装,简称为DIP或DIL,是一种集成电路的封装方式,集成电路的外形为长方形,在其两侧则有两排平行的金属引脚,称为排针。DIP包装的...

关键字: DIP 引脚 通孔插装

空气断路器的作用是什么

关键字: 断路器 方式

无人机是怎样起飞升空的?

关键字: 无人机 方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