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测试测量 > 测试测量
[导读] 中心议题:上升沿和下降沿取决于基顶值和基底值的确定 宽度、周期和延迟等时间参数在中间线处测量 合理设置水平轴测量中的Hysteresis(磁滞)能有效防止噪声或其它干扰问题:“在测试信号边沿的上升/下

中心议题:

上升沿和下降沿取决于基顶值和基底值的确定 宽度、周期和延迟等时间参数在中间线处测量 合理设置水平轴测量中的Hysteresis(磁滞)能有效防止噪声或其它干扰

问题:
“在测试信号边沿的上升/下降时间的时候,跟我选择的存储深度有没有关系。比如我使用40GS/S的采样率测试PCIE CLK,如果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时钟周期测试它的上升下降时间和我调节时基到8M的存储深度时测试到的上升下降时间有没有区别?”

回答:
你知道示波器中上升时间是怎么确定的吗?如果说是“上升沿”的10%-90%,那“上升沿”指的是什么呢?如果你会从波形的下面指到上面,那是指下面的最小值点到上面的最大值点还是下面的平均值位置到上面的平均值位置呢?这些都涉及示波器对上升时间的算法定义。

示波器里计算上升沿需要定义“算法”。IEEE定义的算法如图一所示。上升沿的确定取决于参数“top”(基顶)和“base”(基底)的确定。 正确的确定基顶和基底是正确的参数计算的基础。在分析的开始,示波器首先计算一个波形数据的直方图,时间跨度由两个时间光标之间的时间值确定,默认情况下光标是从最左边到最右边。例如,如果波形是在两个状态跃变的,那么其直方图将包括两个波峰。分析方法将尝试识别包含了最大的数据密度的这两组数据。于是,和这两组相关联的最大概率的状态将被计算出来,以决定基顶和基底。基顶相对应于上部的最大概率位置,基底相对应于下部的最大概率位置。


图一 示波器中一些常用测量参数的算法定义
一旦确定了基顶值和基底值,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计算就很容易了。基顶值减去基底值就是幅值,幅值的90%和10%的门限电平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上升时间。 如果用rise@level,可以选择上升时间的门限电压。如果选择绝对设置,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计算就是测量在上升沿或下降沿上两个交叉点的时间间隔。但是,如果选择了相对设置,在基顶线和基底线之间的垂直间隔被一个百分比分割(base=0%,top=100%),这样来决定交叉点的垂直位置,在上升沿和下降沿上的交叉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被计算出来以得到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顶部和底部样本数的多少会影响到基顶和基底确定的准确性。如果示波器上只一个时钟周期,顶部和底部的样本数很少,如果时钟信号上有一点点的过冲或下冲就会影响到直方图的分布的最大概率状态的确定。因此,在测量时钟我们建议屏幕上采集的周期数尽量多一些。至此,上面的问题的答案已是不言而喻的了。

值得说明的是,有时候示波器的参数下方的状态显示中有 的图标,脉冲上的一个十字表示示波器不能够确定基顶和基底,但是,测量仍然是有效的。
图二 一些时间参数的定义
象宽度、周期和延迟这样的时间参数都在中间线处测量(图二)。中间线位于基底线和基顶线的中间位置(50%)。时间参数的计算依赖于观察窗内包含的周期的数量。如果周期的数量不是整数,参数的测量,如有效值(RMS)或均值(MEAN)这样的参数)是有误差的。为避免这种偏差,仪器使用周期参数,包括crms 和cmean,这些参数强迫在整数个周期内进行计算。

在示波器水平轴测量中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选项叫Hysteresis(磁滞)。 Hysteresis选项利用了电平之上或之下的限制,这能防止测量到噪声或其它干扰。Hysteresis的设置以milli-divisions(千分之一格)为单位指定,其设置的原则是:
1. Hysteresis 必须大于您希望忽略掉的最大噪声尖峰。
2.可用的最大Hysteresis 值小于从电平到最近的波形极值的距离。
3.除非您知道将在任何周期内发生的最大的噪声和最近的极值电平,否则就在电平的两侧留出余量。

图三所示为测试频率为61.44MHz时钟的TIE@lv参数,但PLL在计算频率时得到的结果为5.334099599GHz,这是因为缺省时Hystersis系数为500mdiv(即0.5格),示波器中将时钟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回钩都当作了是一个个小的脉冲来计算频率,TIE@lv的测试结果也当然错了。
图三 使用TIE的缺省设置,Hysteresis值为500mdiv
由于时钟边沿存在回沟,所以必须增大磁滞系数,在图四中修改为2div,如下所示,这时示波器找到了正确的频率61.44MHz,TIE抖动的峰峰值为P5=495ps,有效值为P1的sdev 等于141ps。
图四 修改TIE的Hystersis设置
在应用一些参数进行测量时,我们都应知道这些参数在示波器中是怎样定义的,了解每一个设置菜单是什么含义,养成“知其所以然”的好习惯。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Modbus RTU协议的CRC校验如同通信网络的"免疫系统",某石化厂DCS系统曾因CRC计算错误导致0.3%的数据包丢失,引发连锁控制故障。本文将深入解析CRC-16/MODBUS算法原理,对比软件...

关键字: Modbus RTU CRC 算法

加密算法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算法,其中对称加密算法的加密与解密密钥相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此外,还有一类不需要密钥的散列算法。

关键字: 算法 嵌入式

在现代数字系统设计中,将算法高效地转化为 RTL(寄存器传输级)实现是 FPGA 工程师的核心任务之一。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对算法有深入理解,还需掌握 FPGA 的硬件特性和设计技巧。本文将详细介绍从算法到 RTL 实现的关...

关键字: 算法 寄存器传输级 数字系统

从本质上讲,算法是一种有条不紊、分步骤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无论是简单的数字相加公式,还是复杂的机器学习协议,算法都是软件应用的基础,确保任务能够高效有效地执行。

关键字: 算法 嵌入式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激光雷达(LiDAR)宛如一颗备受瞩目的新星,其独特的技术特性使其成为追求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自动驾驶方案的首选。然而,这颗新星并非毫无争议,“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算法难度高” 等标签,也让一些...

关键字: 自动驾驶 激光雷达 算法

4月2日消息,近日,有关智能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在网络上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对此,央视网评指出,“智能驾驶”,也请握紧方向盘。

关键字: 算法 智能驾驶

所谓排序算法,即通过特定的算法因式将一组或多组数据按照既定模式进行重新排序。这种新序列遵循着一定的规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律,因此,经处理后的数据便于筛选和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对于排序,我们首先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关键字: 排序算法 算法

快速排序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列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序列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序列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序列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的目的。

关键字: 快速排序 算法

算法,作为解决问题的精确描述,是描述策略机制的系统方法。让我们在周末轻松探讨五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算法:Metropolis-Hastings算法、单纯形法、快速傅立叶变换、快速排序算法,以及计算特征值的QR算法。这些算法在...

关键字: 算法 快速排序算法

服务需要保护自己,以免被太多的请求淹没(无论是恶意或无意的),从而保持可用性。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某个景区,平时可能根本没什么人前往,但是一旦到了国庆假日就人满为患,这时景区管理人员就会实施一系列的限流举措,来限制进入的人...

关键字: 限流 算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