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可穿戴设备
[导读] 几年以前,智能穿戴设备的大潮正式兴起,各家都纷纷推出了智能可穿戴设备,这其中的多数以手表为主,比如Apple Watch和三星的Gear Watch。国产品牌中,华米凭借智能手表快速进步,一直被

几年以前,智能穿戴设备的大潮正式兴起,各家都纷纷推出了智能可穿戴设备,这其中的多数以手表为主,比如Apple Watch和三星的Gear Watch。国产品牌中,华米凭借智能手表快速进步,一直被给予厚望的小米则只是推出了小米手环。虽然火爆市场,但仍旧没有满足消费者们的胃口,于是在11月5日的发布会上,小米带来了旗下第一款手表产品—小米手表。

一个手表,除了功能之外更多的还是起到了装饰的作用,所以外观造型是否优秀也是用户是否会选购一款产品的重要前提。市面上的智能手表产品无非两种设计规格:方型表盘和圆形表盘。

圆形表盘更加符合我们日常对于手表的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方形表盘对于屏幕的使用效率更高,也更适合图片、文字内容的展现。

小米手表采用的就是方形的设计造型,正面配置的是一块1.78英寸的AMOLED屏幕,覆盖以坚固的蓝宝石玻璃,避免了日常生活场景中的磕碰损伤。观感方面,相比于分辨率、ppi这样的纸面参数,实际的体验才是我关心的焦点。

小米手表的屏幕带给我的感受就是够亮,全部设置成最高亮度的情况下,小米手表比Apple Watch 4还要高一个量级,所以这样的亮度在户外的强光下也是完全不必担心看不清表盘内容的。中框部分,小米手表采用的是铝合金磨砂中框,并将其做成了直边造型,没有像其余的产品一样进行弯曲处理。这样做虽然更具棱角感,但确实戴在手上会有明显的视觉厚度,使得产品显得比较笨重一些,不够精巧。

中框的左侧为扬声器开孔,以为着小米手表在脱离蓝牙耳机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独立的发声。右侧则是机械造型的旋钮和一枚电源按键,两枚按钮也负责着不同的功能,在后文中我们会详细阐述。

两个按键的质感较为适中,并且小米手表内部内置了一枚线性马达,所以当你在旋转旋钮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明显的马达震动反馈,只不过震动反馈较为干涩。独立按键则略凸起于中框,盲触的时候也可以轻松辨别。

来到手表的背后,也就是佩戴时正常接触人体皮肤的部分。小米手表采用了陶瓷材质,更为亲肤、不易造成过敏反应,同时陶瓷材质的透光率也使得背后的心率传感器可以将电波更好的穿透进皮肤之中获取数据。

四枚金属触点则是与充电器相接触使用,或许你会担心不经意间没有对证金属触点的位置怎么办,小米则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充电器和手表背部互为正负极,如果触点接触不对位的话也是完全无法放置的。

外观的最后部分,我们说到小米手表的表带,这枚表带采用的是亲肤的氟橡胶防敏材质且表带非常柔软,触感方面也是目前我接触过的最舒服的橡胶表带,没有之一。不过可惜的是小米手表并不支持表带的更换,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搭配。

独立化操作

作为一款手表产品,小米在思路上就与其他品牌有明显的差别,这一点也从产品前期的宣传上可见一斑。当Apple Watch和Gear Watch是将手表作为手机的附属品的时候,小米则以手表作为独立个体,与手机一起可以成为两个独立的智能终端设备。

那么为了实现这样独立操作的前提就是手表可以独立联网,避免实体sim卡的另一个方式就是近两年在移动穿戴设备上兴起的eSIM。简单来说,eSIM就是将你手机端的实体SIM卡信息虚拟化嵌入到可穿戴设备中,这样你的可穿戴设备和手机设备就拥有同样的SIM卡功能,也就是拥有了通信和联网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手表的eSIM功能是标配,目前三家移动运营商已经全面部署eSIM功能覆盖,最快在2020年就可以实现全国eSIM功能覆盖,这也是小米手表“独立”的重要一步。

网络独立之后,借助于网络的App们独立化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小米是怎么做的呢?借助Google Wear OS的底子打造了一套MIUI For Watch系统,也就是将MIUI搬到了手表之上。

当你在手表端打开App时就会弹出各种各样的系统权限确认窗口,这样的操作与手机端几乎如出一辙。

同时在小米手表的App列表里我们也看到了小米商城的身影,在这里用户可以下载已经进行手表端OS适配的App。在我们拿到小米手表的初期小米商城就已经拥有20款适配好的App提供下载,包括有微信、滴滴打车、keep、QQ这样的常用社交App,还有非常多的表盘美化类App。而且从前期小米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未来的小米手表甚至有可能可以在线看B站、发弹幕,想想这个场景还是非常奇妙的。

实际的体验操作方面,我们在短暂的时间里测试了一下QQ音乐和微信这两个使用密度非常高的App。

QQ音乐可以进行手表端的独立音频播放,也可以通过手表连接蓝牙耳机。如果手机端为主要播放源的时候手表可以借助App进行操作,上滑到控制中心界面就可以进行快捷控制,非常方便。

同时QQ音乐界面右上角位置功能按钮进入后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分类电台,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切换。

微信就比较出乎我的意料,在小米手表上的微信客户端,不仅可以实现对每个人的语音内容发送、语音录入转文字发送,还可以发送表情包,虽然种类不多,但一般场景下作为回复使用也足够了。

此外在手表端微信的消息栏顶部是付款界面的入口,可以快速用手表端微信付款码进行付款。

以上两个App的三项功能体验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得出来,小米手表的第三方适配App更多的还是针对于独立使用场景所进行的优化,包括QQ音乐的分类电台可以在脱离手机运动的时候进行使用,微信的付款码也可以在离开手机的时候进行付款使用,这些你原来需要借助手机才可以实现的功能,在小米手表上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不再依赖手机。

体验

前边我们说到了小米手表的侧边拥有两枚按钮,其中旋钮除了快速进行旋转翻页之外还有点按进入App列表和长按唤醒小爱同学的操作。电源按键则为长按关机、重启功能,点按一次进入运动模式界面,可以进行不同运动模式的设定以及查看过去一周的运动记录数据。

两个实体按键的操作之外,小米手表更多的是借助屏幕滑动来实现不同的功能,从屏幕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滑动都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

主页面上滑:进入控制中心,可以对手表进行飞行模式、震动响铃模式、电池管理以及遥控手机响铃。

主页面下滑:进入通知中心,查看每个应用的通知内容。

主页面向右滑动:进入类似手机“负一屏”界面,查看天气、日历和日程卡片化信息,也可以唤醒小爱同学语音助手。

主页面向左滑动:进入快捷操作中心,查看心率、运动模式米家设备互联等常用功能快速操作,与小米手环的向左滑动功能相同。

再打开App的速度方面,小米手表还是非常迅速的,这也得益于其内置的骁龙Wear3100 4G芯片,从命名上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么芯片是专门为智能穿戴设备而设计的,不仅如此,骁龙3100还是Wear系列的旗舰级芯片。加入了协处理器Qualcomm? QCC1110的骁龙Wear 3100芯片拥有更好的功耗表现。但即便如此,两天一充的窘境还是改变不了的,如果未来实现全独立使用的话,就会像手机一样一天一充。

小米手环拥有拥有北斗定位、伽利略导航、GPS三大卫星系统同时定位,以及地磁指南针、气压计两大方位传感器加持,精准定用户的运动轨迹。配合Firstbeat算法可以智能识别户外跑步、室内跑步、户外健走、室内单车、户外骑行、室内游泳、开放水域游泳、登山、越野、自由活动十大专业运动模式。

别忘了,小米手表也是支持小爱同学的,手机端可以做到的事情,手表端也可以做到,同样是完美满足了小米手表的独立使用场景需求。

总结

在两天的时间体验下来我认为小米手表最大的问题是「不精致」,这种感觉从产品的UI设计到外观设计所展现的非常明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小米手表相比Apple Watch来说实测厚度仅相差1mm,但戴在手腕上的感觉却更加厚重。另外MIUI For Watch的UI设计也一如手机端的MIUI一样,色彩冲击过于明显且方型的图标显得有些不上档次。

不过不得不承认,小米手表在功能方面确实令人惊喜,脱离手机成为独立智能设备的产品逻辑在内置的适配App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很多功能相比于我日常佩戴的Apple Watch来说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独立化产品思路也是目前可穿戴市场上相当少见的,即便像苹果、三星的产品都具备eSIM功能,但APP方面却没有进行独立化改进,脱离手机后有很多功能体验大打折扣,而这也是小米手表的优势所在。虽然第一代产品还不够尽善尽美,但相信随着之后几代产品的革新,作为独立化可穿戴设备出现的小米手表也将越来越好。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