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触控感测
[导读] 在本次3月份苹果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除了最为耀眼的新款MacBook外,苹果还对MacBook Air与13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进行了常规硬件升级。其中13英寸的ReTIna

在本次3月份苹果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除了最为耀眼的新款MacBook外,苹果还对MacBook Air与13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进行了常规硬件升级。其中13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更新最受关注,因为其在性能上做出了许多重大升级,包括第五代Intel Broadwell处理器、Iris 6100核心显卡、读写速度翻倍的PCIe SSD固态硬盘、更高频率的内存,同时电池续航还增加了一个小时。除此之外,它还首先搭载了与新款MacBook一样的全新Force Touch触控板。

由于国行版的13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现在已经全面铺货,笔者也得以体验到这款搭载全新压感触控设计的触控板。苹果电脑的触控板体验一直很优秀,配合OS X系统中的多指手势操作,可以轻松完成拖拽文件、切换应用程序、切换不同桌面等操作。如今压力感应操作的加入可以说在原本多指手势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使得在触控板上可以进行更多的操作命令。

苹果如此重视笔记本电脑上触控板的用户体验,使得MacBook用户几乎可以不用鼠标,也提升了用户的便利性。由于其长续航的特性,外出也基本不需要携带电源,只需要带一台笔记本就足够。笔者在体验了一天2015款苹果MacBook Pro后,写下这篇评测文章,希望能给关注这款产品的网友一些参考。

2015款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在外观上几乎没有变化,依然延续了2013年、2014年13英寸视网膜屏MacBook Pro的模具,这使得它的辨识度不是很高,单从外观上你很难发现它到底是第几代的13英寸视网膜屏MacBook Pro。


2015款MacBook Pro在外观上很难区分

苹果前不久刚发布的新款MacBook上只有一个USB-C接口的设计实在是很让人不爽,作为Pro产品线上的一员,2015款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当然是保留了所有的常用接口。比如Magsafe磁力电源接口,用户可以轻松的让电脑接上电源,同时还不会因为意外绊到电源线而摔伤电脑,这个MacBook中十分经典方便的设计在新款MacBook中不见踪影实在是有些可惜。

同时2015款MacBook Pro左侧依然保留有两个二代雷电接口,虽然目前雷电接口的设备依然十分的昂贵,但在不占用其他接口的情况下连接一下网线转接器或者是视频转接器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单单一个雷电接口就可以直接连接4K显示器,还是相当方便的。另外二代雷电接口的传输速率高达20Gbps,可以用来实现外接显卡,这点也是笔者十分看好的一个功能。除了雷电接口外,2015款MacBook Pro的左侧还有一个USB3.0接口以及耳机麦克风一体插孔,还有一对降噪麦克风。

作为Pro产品线的一员,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厚度仅为1.8厘米,在保证拥有所有常用接口的情况下控制在这个厚度实属不易。另外比13英寸MacBook Air小一圈的体积使得它可以更加轻松的放进各种包内,这也可以让你基本忘掉它1.58kg的重量。

既然2015款MacBook Pro在外观上没有什么变化,那么本次评测的重点当然是全新的Force Touch触控板了。2015款MacBook Pro的压感触控板在外观上与老款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以说新款的机器在外观上真的是一模一样,以至于笔者在拿到这款机器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新鲜感,直到我触摸到了这个新的触控板,我才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

传统的触控板采用 "跳板式" 结构,只有在触控板的下方有一个点按式的结构,这使得在靠近键盘的一侧几乎无法做出点按的效果。而新款的压力感应触控板在触控板的四个角都各自拥有一个压力传感器,使得整块触控板都能够下沉一定的距离,同时在触控板各个区域的操作感受也是相同的。

通过iFixit拆解我们得以看到这款压感触控板的真面目,下图中红圈内即为四个压力传感器。在传感器上分布着十分密集的线路,当手指上的压力增大使得上方电容触控板与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接触面积变大使得传感器内的回路电阻变小,这样计算机便可以感知手指施加在触控板上压力的大小了。

Force touch触控板的背面

现在我们知道压力感应的原理了,我们还知道这代的压力触控板取消了点按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么短的按键行程上控制按压的深度,从而使得电脑能够针对不同的压力而做出不同的反馈呢?Taptic Engine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和压感触控板一同出现的。

起初笔者以为这个Taptic Engine触觉反馈引擎会在触摸按压触控板的过程中产生类似于手机振动器的那种效果,但当笔者实际体验后才发现根本没有出现震动的效果,反而感受到了传统触控板上的点按效果,并且根据应用程序的不同,点按键反馈的次数也不同。比如通常情况下随着按压力的增大会出现两次很清脆的点按效果反馈。而在快进视频的过程中,随着按压力的增大会出现5次点按效果反馈,分别对应2倍、5倍、10倍、30倍、60倍的快进效果。

另外,笔者还发现过去苹果触控板上非常方便的三指拖拽功能已经消失不见。该功能与PC上的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的操作同理,但传统笔记本上需要按住触控板拖动,体验感受极为糟糕,经常会出现拖动中断的情况。但OS X中很好的用三指同时拖动解决了这个操作难题,但在配备了压力触控板的MacBook Pro中取消了这个功能实在是另笔者十分的不解。

新款MacBook Pro触控板设置界面

不过在仔细观察后笔者发现拖拽功能其实在压力触控板上更为的好用,用户只需要在Force Touch触控板上用一根手指点按下一级深度便可轻松使用一根手指完成拖拽操作,这样也不难理解苹果为何要取消三指拖拽手势,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配合压力触控板其实用一根手指就能非常轻松的实现拖拽,但这对于老用户,比如像笔者这样的用户来说还需要一段时间来习惯这个改变,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经常会不自觉的使用三指拖拽,发现没有作用之后才转为单指轻轻按压拖拽。

说完了Force Touch触控板的神奇使用感受,那么它在实际操作使用中有哪些应用呢?压力点按现在可以在系统中替代哪些键盘操作?下面我们就来实际列举一下。

1.直接使用触控板重命名文件

以前在OS X中重命名一个文件需要先选中这个文件,然后按键盘上的“enter”即可输入新的文件名,再次按“enter”即可确定新的文件名。现在在配备有Force Touch触控板的MacBook上,只需要在文件名上用力按压触控板(2级反馈深度),即可开始输入新的文件名,直接省去了“enter”按键操作,加快了操作速度。

2.快速预览任何文件,甚至是网页中的链接

OS X中的快速预览是笔者十分喜欢的一个功能,同时也是OS X系统的特色之一。当选中一个文件时,按键盘上的空格按键便会弹出一个窗口,绕过启动应用程序的步骤,快速直接预览该文件的内容。现在通过Force Touch触控板,只需要用力点按这个文件便可直接启动快速预览功能,不再需要空格按键。同时这个操作现在还扩展到了Safari浏览器中。用力点按一个链接,即可在一个快速预览窗口中直接预览这个链接的网页的内容。

用力点按快速预览网页链接

3.查看任何字词的定义,点击任何日期创建事件

在网页中用力点按一个没有链接的文字时,便会调出系统自带的词典功能,快速显示该词的含义。而过去这个功能需要三指同时点按才可以实现,并且成功的概率并不高,而且还容易与其他的软件冲突,导致该功能失效。同时如果用力点按网页中的日期时间,还能够快速调用系统自带日历,创建这天的事件。

用力点按网页中的日期时间快速创建事件

4.压力感应快进

这个功能在前面已经提前提到过,在快进视频的过程中,随着按压触控板力的增大会出现5次点按效果反馈,分别对应2倍、5倍、10倍、30倍、60倍的快进效果。从而轻松使用压感触控板控制视频快进、快退的程度。

5.压力感应在地图中的应用

在地图应用程序中,在地图上的某一个需要标记的地方用力按压触控板变可以直接添加一个大头针,同时地图应用程序右下角的放大缩小按钮,也会通过按压触控板的力度来反映放大缩小的速度,不过这个效果跟快进快退视频不一样,这个速度变化是没有级别反馈的。

用力按压触控板添加大头针

6.显示某打开应用的所有窗口

用力点按Dock中已打开应用程序的图标,便可以直接显示该应用程序的所有窗口。而过去实现这个功能,需要在触控板上四指上划来完成。

7.压力感应绘画

在系统自带的预览.app中,可以使用压力感应触控板来控制画笔的粗细。当然目前这个功能笔者认为还不算太完美,未来通过OS X 10.10.3中的新Force Click API,压力感应的特性还可以在第三方应用内进行自定义。这样开发者即可给他们的应用增加Force Click手势,使得Force Touch触控板会拥有更多的勇武之地。

本次测试的2015款MacBook Pro为中配版本,搭载低电压双核i5 Broadwell处理器,主频2.7GHz,对应的处理器型号为i5-5257U。核心显卡更新为Iris 6100,同时板载的标配8GB内存频率已经提升至1867MHz。

在系统报告中,我们看到电池全负荷容量由原来的6100mAh左右,提升到了6694mAh,配合英特尔酷睿第五代Broadwell处理器的功耗优化,使得2015款MacBook Pro的续航时间比原来增加了一个小时。

Geekbench是一款多平台的性能测试工具,与同类软件不同的是,它几乎可以运行在所有的已知PC架构系统上,包括了Windows、Mac OSX、以及各种Linux发行版。Geekbench的测试项目重点考察CPU和内存系统的运算能力,在测试完成后会给出具体得分供用户参考比对。2015款MacBook Pro单核得分3321,多核得分7061,而去年2014年年中的机型单核和多核得分分别是3141和6696。

CineBench R15为目前最新版的Cinebench系列测试软件,它采用了3D设计软件CINEMA 4D的3D引擎,支持多线程同时运算,可以用来评测多核处理器的性能,该软件除了常用的Windows版本外,还涵盖了Mac版本。2015款MacBook Pro的OpenGL得分为28.35fps,CPU得分为315cb。而去年2014年年中的机型OpenGL得分为20.76fps,CPU得分为279cb。

通过GeekBench和CINEBENCH R15的测试成绩可以看出2015款MacBook Pro的性能与去年机型相比较还是有一定提升的,这应该主要归功于处理器主频的提升以及内存频率的提升,不过这个提升幅度可以说并不是太大。

新款PCIe SSD固态硬盘速度翻倍

2015款MacBook Pro性能提升最明显的还是其搭载的新款的PCIe SSD固态硬盘,通过Disk Speed Test软件可以看出其读取速度达到了1338.3MB/s,写入速度达到了643.4MB/s,这个速度与去年产品相比已经翻了一倍,速度提升十分明显,而这个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这款MacBook Pro的响应速度。

全文总结:

在触控板操作体验感受上一向处于领先地位的苹果MacBook产品,在原有多指手势触控操作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压力感应这个全新的维度,使得触控板可以执行更多的操作,再次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受,可以说让苹果再次与竞争对手拉开了距离。而2015款MacBook Pro是率先搭载Force Touch触控板上市的机器,同时还拥有齐全的接口,视网膜显示屏,娇小的身材,以及不弱的处理能力。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