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便携设备
[导读]   2012年2月耐克公司推出的热量消耗记录器FuelBand正式开卖,整合运动和技术多年的耐克在可穿戴式设备上,交出了具体成绩单。出乎意料的是,耐克于今年4月解散开发FuelBand的研发团队

  2012年2月耐克公司推出的热量消耗记录器FuelBand正式开卖,整合运动和技术多年的耐克在可穿戴式设备上,交出了具体成绩单。出乎意料的是,耐克于今年4月解散开发FuelBand的研发团队,确认研发重心将从硬件转到软件上。

  耐克一开始没想到的或许是这个产品激励的对象——苹果CEO库克(TIm Cook)——改变了这个产品的命运。这个提供使用者监测自己每天消耗多少热量的产品,让库克看到苹果产品的另一个可能。

  自 2005年开始身兼耐克董事会成员的库克,于2013年8月All Things Digital研讨会上公开介绍他手上的Fuelband,他指出耐克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特别是手腕这部位已经“成熟到足以探索”的时候。然而,2014年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召开的苹果公司全球开发者大会上,竟然没有发布果粉们期待已久的iWatch。苹果的下一个棋子会落在可穿戴产品上吗?

  技术的步点

  除了iOS 8和OSX 10.10以及全新的编程语言SWIFT,苹果公司全球开发者大会没有更多的亮点,着实让期待了两年多的余明阳大失所望。本以为当晚能够一睹iWatch的芳容并能在数月内出手购入,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余明阳没想到“又是一场空”。

  科技化可穿戴产品最早源于上世纪60年代,1961年,两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研发了可穿戴电脑,接着哈佛教授R. Kirkland Schwitzgebel和他的双胞胎弟弟,发明了以无线电波为传播媒介的脚踝定位器。

  1983年,新墨西哥州法官Jack Love开始将定位器用在罪犯监控上,开启了电子仪器监控的先河。类似的原理后来发展为酒精控制器,协助美国法院用来限制蓄酒者远离酒精。功能性穿戴设备开始被广泛应用。

  不断演变的监测技术让搜集各种数据成为可能,而传输数据的技术也从无线电波多元化为各种电信讯号。越来越多的个人数据搜集和应用可能,让电子用品厂商看到下一波革命性产品的可能。

  现在可穿戴设备被定义为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任何便携式设备。其大众化推手当属2006年推出内植芯片球鞋、配上iPod和iPhone监控软件的耐克公司。运动化和睡眠监控产品自此大量出现在市场上。

  苹果公司自2010年在iPhone推出睡眠应用软件(Sleepup)以来,一直关注健康相关软件的可行性和市场反应。2014年发布的最新移动操作系统 iOS 8中,正式加入了HealthKit健康管理软件。该软件可整合耐克、Fitbit、Jawbone等其他第三方健康软件数据,可在HealthKit中统一浏览其他应用监测的健康数据,并允许医疗机构接收或传输用户数据。

  看好未来商机,国内多支研发团队也致力于医疗与健康管理的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称,国内从事可穿戴设备研发的公司大约有3000家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和医疗与健康管理相关的。

  《财经》记者获悉,今年下半年,国内将有多款融合了使用者身体状况监测、无线数据传输、可视化数据分析、基于科学模型的指导建议推送等多个模块的健康管理设备推出市场。

  然而,国内企业的竞争实力待考。微机电系统(MEMS)承担了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重任,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这一系统正是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技术壁垒之一。国内技术水平还相当于小学,远落后于处于“大学”的国际巨头。

  此外,“国内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工业设计也有待提高,这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烨对《财经》记者说。

  从产业整体看,国内外企业在一些关键的技术上,如微型化、贴合应用等仍待突破。可穿戴计算设备一般屏幕较小,且需要接入多种传感器,如同“螺狮壳里做道场”,如何优化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国内外公司开发的医疗可穿戴设备来看,目前此类产品还基本局限于数据收集与传输的阶段,对于数据的开发、应用以及给予使用者相应的建议与指导还处于零的状态。在大数据时代,从无数使用者身上汇集的身体健康状态数据往往淹没于茫茫信息海洋之中。

  以国内市场为例,近些年不少厂商推出可穿戴的人体健康数据设备,可以实时收集使用者的体温、血压、血糖、运动状况。“这些数据收集了有什么用?使用者根本就看不懂,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调整或者健康咨询基本没有意义。”项立刚质疑,使用者不能很好地对其加以利用,无法转化成对个人生活有意义的结论或指导。

  也就是说,目前可穿戴设备利用数据进行深度解析的能力非常不足,没有专业知识的分析和支撑,这些数据搁浅在了信息孤岛。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