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设计应用
[导读] 1前言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一贯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由于煤炭生产系统复杂,工作场所黑暗狭窄,人员集中,采掘工作

1前言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一贯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由于煤炭生产系统复杂,工作场所黑暗狭窄,人员集中,采掘工作面随时移动,地质条件的变化会使移动的采掘工作面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可能会导致重大灾害事故,这就给安全工作带来了困难。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成为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基于矿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感知矿山”就是物联网技术成功应用在煤炭行业很好的例证。

  “感知矿山”通过全面感知,对矿区的人(人员定位、无线通信)、设备(综合自动化)、环境(安全监控、矿压监控等)全面感知,并通过高速网络实现全面覆盖,同时还具有直观形象的应用,通过3D GIS矿区全息展示,来全面感知矿山。

  “感知矿山”可用于煤矿(地面、井下)安全生产、煤炭行业综合信息化、税务局、煤炭局、县区煤炭产量监控,也可用于林业系统监控、电力系统高压开关监视和控制等多个场景,目前在全国有很多成功案例。“感知矿山”实施的重点是,所有与矿区安全、生产相关的感知层网络的接入。因为在矿区建设过程中,不同传感器的生产厂商不同,协议接口不统一,有些是早期建设项目,没有智能接口。全面接入传感网络,是全面“感知”矿山的基础。

  “感知矿山”不仅提高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更多的是涉及到生产,如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传感网络对矿区煤运皮带、煤仓、洗煤厂、水仓、变电站等各个生产相关设备系统的感知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矿区的自动化生产能力,是“两化”融合的典范。

  2“感知矿山”系统结构

  煤矿矿区综合信息化系统是将先进的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信息和现代管理等技术相结合,将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运行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控制与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自动化是煤矿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手段,对提高煤矿的生产运行状况、安全水平、事故灾害预测预报以及生产业务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方案就是针对目前煤矿的实际需求,推出高效、可靠、安全的自动化网络系统。本系统以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平台为主体,采用矿用光纤工业以太环网和工业现场总线等技术共同构建综合数字化信息传输平台。

  感知层设备由大量感知环境、机电、人员等的传感器构成,例如,风速、风量、温度、转速、振动、电压、电流、功率等传感器,甲烷、CO、CO2 、O2、锚杆压力、钻孔应力、顶板离层环境等传感器,跑偏、堆煤、烟雾、皮带打滑等传感器,煤仓料位计、水位计等传感器以及摄像机、RFID人员定位等。这些传感器在矿区地面、井下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传感网络层。

  网络层设备主要有铺设在地面、井下的吉比特光环网及网络交换机设备、光电转换设备、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等,以及用来实现无线覆盖的PHS网络或Wi-Fi网络,共同构建了覆盖整个矿区的数据网络。

  应用层是矿区综合信息化系统,包含矿区3D GIS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人员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短信管理平台、矿区应急指挥系统、调度系统等。应用层软件提供各种通用的数据接口,在此之上,可以方便地将提升机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矿井通信系统、应急救援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井下调度无线通信系统、大巷运输系统、选煤厂计算机控制系统、主通风机监控系统、压风机监控系统、中央泵房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等进行无缝链接,最后经过工业以太网平台统一传输到应用层上进行统一的管理,如图1所示。真正实现矿井“采、掘、运、风、水、电、安全”等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从而优化生产和管理。

 


图1 感知矿山系统结构

  3系统特点

  依托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的高速控制网络,通过推进煤矿矿井生产过程控制,促进企业综合信息化。即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业务信息集成化、信息管理网络化,最终实现煤矿管理决策科学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系统建设特点如下:

  ●各生产过程全面实现自动化,并在信息中心对各生产环节分别进行监控,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遵循先进、可靠、实用的原则,尽量减少投资,节约成本;

  ●加强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在煤炭行业的通用性;

  ●实现生产控制的实时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的关系数据库的接口,能够实现信息系统对生产数据的无障碍存取;

  ●上位监控系统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等均基于Web浏览器模式开发,支持远程监测和维护;

  ●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监控、调试、诊断技术,保证系统维护管理的简明、方便、有效,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方便、及时地发现、排除故障。

  4案例分析

  针对煤矿的实际情况,本着信息网络通盘考虑,兼顾煤矿原有建设投资和未来发展需求,在汝箕沟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感知矿山系统。随着该系统的建设,逐步实现全矿信息化管理,最终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和运营管理水平。

  纳入集中监控的主要生产环节覆盖生产、安全整个过程,包括:主煤流运输、井下供排水、35 kV变电所、地面变电所、井下变电所、矿井通风、压风系统、给排水、水处理、主井提升等。需要纳入集中监测的主要生产环节有:矿井环境监测、火灾束管监测预报、综掘工作面、注氮、注浆等。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汝箕沟矿感知矿山系统结构

  矿井综合信息化系统通信网络平台为吉比特工业以太网,分为地面吉比特光纤环网和井下吉比特光纤环网,地面和井下的环网以太网交换机分别挂接在环网上,并为监控分站接入提供10 Mbit/s和100 Mbit/s的下联接口。每个环网有两个逻辑独立的单环,传输方向相反,且配置成自动切换的自愈环。

  煤矿综合自动化利用全集成自动化的思想,将矿井各生产环节的设备监控融为一体,与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协作,利用工业以太网,在地面中央信息中心控制室实现对全矿井各生产环境和设备的监视和控制;将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矿级领导,使矿级领导在办公室通过计算机即可随时了解安全、生产、财务、人事、运营等各种信息,实现全矿井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煤矿数据中心服务器可以通过专线和集团信息中心联网,本地中心服务器作为集团中心网络的数据分站,实现煤矿数据采集和初步分析。经过处理的数据发送给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服务器做统一处理或存储。

  该方案技术起点高、针对性强。一方面充分利用煤矿现有自动化设备,将不同时期、不同厂家、不同自动化水平的设备综合在一起,实现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实现了煤矿综合自动化、综合信息化的目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技术水平。该方案的实施必将为其他老矿的综合信息化、自动化改造提供示范和借鉴意义。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