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智能应用
[导读]2020年9月7日正式举行了“2020全国智慧康养大会”。其中,在9月7日下午还召开了大数据健康产业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本次大会吸引了众多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们参加。

2020年9月7日正式举行了“2020全国智慧康养大会”。其中,在9月7日下午还召开了大数据健康产业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本次大会吸引了众多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们参加。

据介绍,本次论坛由《数据》杂志与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论坛主题定为“数字赋能医工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朱岩,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彭宇,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与管理服务创新中心功能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何健,中国建材市场协会适老产业分会会长、北京安馨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鄂俊宇,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老年用品展示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新,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研究院研究员、老龄健康与宜居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伍小兰等领导和权威专家,以及多家康养行业研究机构、企业代表、媒体等出席了论坛。

针对医疗产业深度融合,彭宇指出,“医工融合”指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门学科进行的合作研究,需多方协同创新才能保证发展顺利,这其中需要高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力量融合,作为媒体,也希望起到沟通接洽的桥梁作用。

朱岩也在致辞中强调,发展康养产业是中国服务业发展必然,在经历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是以货物贸易为代表的,到了数字经济时代,就应该发展服务贸易,并以服务贸易为核心。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4000亿美元,我国市场规模为700亿美元。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增速为2%,而我国这一数字为20%。这也不难看出,尽管在体量上我国一些差距已难以赶超,但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等领域发展,也让我们得到快速增长。

针对人工智能发展,郑静晨在论坛上发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医学救援机器人”的主旨演讲。以医学救援机器人为例,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实践。医学救援机器人作为医工融合的一个典型实践,郑静晨表示,“人工智能真的可能成为人类史无前例的聪明助手”。

经过十多年发展,大数据产业已经从初期概念普及、技术研发,到更深层次的场景布局和产业切入,在新基建概念推动下,大数据也迎来新一波发展热潮。数字时代,大数据的介入正在深刻地变革着健康产业的格局与发展。医疗健康是大数据应用相对成熟的领域,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大数据与大健康融合势必带来新的行业变革。

在会上,何健发布了《2020智慧医疗产业白皮书》,何健也指出“医工融合”听起来比较陌生,但融合区别于结合,是化学反应,两者融合不是1+1=2,而可能是1+1=11,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融合会带来巨大力量。

在主题为“数字健康产业发展路径”的圆桌论坛上,场上嘉宾达成共识的是,未来认知型人工智能在医疗应用方面一定会大有作为,尽管现在已逐渐显露出不少趋势,但当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从标准上,朱岩就指出,目前一个数据不同系统可能会有20多种名称,这样很难成为医疗机构资产。

此外医疗行业现在本身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北京洛奇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永清就指出,比如三甲医院有好治疗技术,但服务并不一定好;民营医院服务可以,但治疗技术又一般,这就是医疗结构不太匹配。美大健康首席技术官吴宝明也认为,当下随着医疗行业加速产业进程,暴露出的问题就是技术方面没有跟上老龄化系统的改变。北京天下汇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楠也认为,随着科技逐渐提升,社会上整体也应该改变以治为主体的健康服务,努力从前期借助健康大数据进行预防。

除治病外,对康养来说如何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也是当下重要课题。所以在第二个主题为“需求更新技术创新适老化改造革新”的论坛上,各嘉宾也对适老化环境改造建言献策。伍小兰对此指出,从老人需求偏好上看,当下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正在向精准化、平台化的产品和服务转变。鄂俊宇也认为,不难发现,居家适老化改造未来必将被数据化,数据化也会为整个服务带来完整资源和支持。

谈到适老化改造的具体举措,赵新就提出“一老一小有机结合”的理念,并指出这种结合可以对老人健康精神起到很大作用。这个概念也得到了同行认可,北京鹤逸慈老年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强也认为,“现在为老年人服务确实有很多痛点,但这些痛点其实也是机会,我们需要为老年人甚至残疾人提供生活的尊严,给家里面提供照料的便利”。不过今朝装饰集团副总经理戴仙艳也坦言,目前适老化改造最大挑战之一是成本,不少改造成本偏高致使老人不愿自己承担,这也成为当下一个重要挑战。

随着大数据产业发展步入深水区,思考并探索大数据技术落地应用场景成为行业共识,也成为大数据企业迈入下个发展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会上,由《数据》杂志发起的大数据产业十大应用案例评选活动启动新一年的评选工作,作为《数据》杂志品牌活动,本着为行业找寻最有价值的大数据应用场景的原则,今年也将继续为产业发现优秀案例。

此外,为了加速推动智能技术在健康产业中的应用发展,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与《数据》杂志联合行业企业,宣布成立大数据健康产业联盟。基于《数据》杂志在垂直产业中的媒介优势,为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搭建信息交互平台,为理论知识研究落地应用打通产业渠道,加快推动健康产业的产学研联动,助力智慧康养产业发展。

【人物观点】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朱岩:医疗数据正发挥更大价值

作为今年服贸会最受关注行业之一,康养行业被认为未来有着巨大发展空间。从宏观看,发展康养产业是必然过程,在工业时代是以货物贸易为代表,到了数字经济时代,则变成发展服务贸易。

从数字经济发展角度看,目前康养产业有三个方向值得注意,首先是数据透明化。原来掌握在少数医疗机构手里的数据正通过数据资产化步伐来变成全民共有财产。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文件里第一次把数据作为资产要素,等同于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其次是可信,让参与到医疗生态每个环节的每条数据都变得可信;最后是生态优化,通过医疗行业里大量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优化生态。

【人物观点】上海交大健康与管理服务创新中心功能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何健:人工智能助推“医工融合”

我们正迎接一个崭新的数字时代,各种新兴数字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都在为这个时代、为企业、产业赋能。而且几乎所有企业都意识到,谁能够比较早地拥抱数字时代,谁就能享受被赋能的红利。

这次疫情一定程度上直接推进了“医工融合”发展,比如机械手做咽拭子采样、机械手代替护士抽静脉血都是典型的医工融合。现阶段技术应用更多是提高效率、完善医学流程。今天的数字化时代,不是把“柯达板”变成打印机,而是通过深层应用把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后,让行业产生质的升华。医工融合对各方都是挑战,在这个领域里,走在前列就能真正帮助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