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嵌入式微处理器
[导读]最近使用ZYNQ做一个高速数据采集,需要访问一个ADI的高速模数采样芯片,该芯片是利用三线制实现读以及写的功能。三线制实现写通信或许大家都经常会这样用,三线制实现读/写或许有的朋友就未曾这样用过。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利用现成IP不写任何代码如何实现三线制SPI。


导读:最近使用ZYNQ做一个高速数据采集,需要访问一个ADI的高速模数采样芯片,该芯片是利用三线制实现读以及写的功能。三线制实现写通信或许大家都经常会这样用,三线制实现读/写或许有的朋友就未曾这样用过。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利用现成IP不写任何代码如何实现三线制SPI。

背景

ADI很多芯片都采用三线制SPI进行控制,以AD9467为例,AD9467是一款 pipeline架构16位高速ADC芯片,采样率高达250MSPS。在一些复杂系统中其应用领域比较广泛:

  • 多载波,多模式蜂窝接收机
  • 天线阵列定位
  • 功率放大器线性化
  • 无线宽带通信系统
  • 雷达系统
  • 红外成像系统
  • 通讯仪表系统等

从芯片框图,大致可以看出,该芯片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 三线制SPI通信接口,实现芯片的寄存器读写控制。主要用于芯片模式配置。
  • LVDS接口:则负责数据的对外传输,遵循ANSI-644 标准。
  • CLK+/CLK-:为输入时钟,时钟之于数字芯片相当于心脏之于人,一切的动作都是由时钟驱动的。
  • VIN+/VIN- :差分输入,模拟信号输入通道。

对于芯片的其他部分,不是本文介绍的重点,这里来看看其SPI的通信时序图:


结合SPI模式时序图:

  • 在上升沿采样
  • 下一位数据在CLK低期间变换

故,CPOL=0,CPHA=0.

另外,第一个bit用于标识本次报文你发起的是读还是写操作,这种设计是不是有点类似I2C标准中的读写位?

柳暗花明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需要做的SPI通信需要实现三线制SPI进行读以及写:

  • 如果用单片机编程IO口去翻比较容易,但是要实现高速AD数据传输,常规的单片机就捉襟见肘了。LVDS接口的数据吞吐率很难做到。
  • 如果使用ZYNQ内置的SPI外设也很容易,该外设很容易配成三线制模式。很不幸,外设引脚基本用掉了。不过可以考虑用EMIO把相应的脚从PL端拉出去。
  • 如果利用ZYNQ PS端的GPIO也可以做到,也很不幸,做的板子PS端GPIO所剩无几。
  • 利用赛灵思的AXI Quad SPI  IP在PL端去实现。折腾一段时间,发现这个IP貌似不支持三线制SPI。
  • 自己用verilog HDL写个IP挂在AXI总线上,实现Linux设备驱动,这个方案可以。可惜,比较懒,不想重新造轮子!
  • .......

经过一番折腾,在ADI官方发现了一个宝藏:

https://wiki.analog.com/resources/fpga/peripherals/spi_engine

官方实现了SPI engine IP 框架:

  • 执行模块 Execution Module:主模块,用于处理SPI引擎命令流并实现SPI总线接口逻辑
  • AXI接口模块:内存映射软件可访问SPI引擎命令流和/或卸载核心的接口
  • Offload模块:存储SPI引擎命令流,由外部事件触发执行
  • 互连Interconnect 模块:将多个SPI Engine命令流连接到SPI Engine执行模块

其verilog HDL代码库位于:

https://github.com/analogdevicesinc/hdl.git

PS/PL设计

下好hdl库,按照向导将库make,执行对应的tcl脚本,生成了hdl库相应所需文件。然后按照需要设计以下block设计:

  • 将PS端的DDR以及PL所需的时钟FCLK_CLK0配置好,这里输出100MHz
  • 从ip库里拉出来axi_spi_engine_v1_0以及spi_engine_execution_v1_0,按照上面图连好线
  • 连好AXI接口,以及相应的复位、时钟信号等
  • 设置需要几个片选信号,可根据需要几个从芯片可以设置多个片选信号,比如我设置2个,这样在linux设备树上就对应挂载两个设备。

然后在顶层设计文件进行例化,这里问题来了,spi_1还是4个脚,如果就这样拉出到PL端的引脚上,还是四线制,那么该怎么改呢?

看看wiki中图以及描述,发现需要还需要在转一下:


  • 如果是三线模式时,three_wire会变成1,这个通过AXI总线命令传过来。
  • sdo_t则可以控制sdo内部信号是否输出,如果门控关断则mosi脚变成高阻,可以采样外部信号,从而传入可以通过2路选择器传入sdi转而为读信号。

从而添加如下代码在顶层文件:

assign phy_sclk = spi_sclk;
assign phy_cs = spi_cs;
assign phy_mosi = spi_sdo_t ? 1'bz : spi_sdo;
assign spi_sdi = spi_three_wire ? phy_mosi : phy_miso;

比如,我是这样写的:

`timescale 1ns / 100ps
//顶层设计文件
module system_top (
//DDR信号
inout   [14:0]  ddr_addr,
inout   [ 2:0]  ddr_ba,
inout           ddr_cas_n,
inout           ddr_ck_n,
inout           ddr_ck_p,
inout           ddr_cke,
inout           ddr_cs_n,
inout   [ 3:0]  ddr_dm,
inout   [31:0]  ddr_dq,
inout   [ 3:0]  ddr_dqs_n,
inout   [ 3:0]  ddr_dqs_p,
inout           ddr_odt,
inout           ddr_ras_n,
inout           ddr_reset_n,
inout           ddr_we_n,
//必须的一些PS信号
inout           fixed_io_ddr_vrn,
inout           fixed_io_ddr_vrp,
//54个PS MIO引脚
inout   [53:0]  fixed_io_mio,
//PS时钟引脚
inout           fixed_io_ps_clk,
//PS上电复位信号
inout           fixed_io_ps_porb,
//PS SRSTB信号
inout           fixed_io_ps_srstb,

output [1:0]       spi_0_cs,
output             spi_0_sclk,
input              spi_0_sdi,
output             spi_0_sdo,
);
  
wire ip_spi_0_cs;
wire ip_spi_0_sclk;
wire ip_spi_0_sdi;
wire ip_spi_0_sdo;
wire ip_spi_0_three_wire;   
wire ip_spi_0_sdo_t;

assign spi_0_cs = ip_spi_0_cs;
assign spi_0_sclk = ip_spi_0_sclk;
//如此处理,这样引出的SPI可以兼容3线制以及4线制SPI
assign spi_0_sdo = ip_spi_0_sdo_t ? 1'bz : ip_spi_0_sdo;
assign ip_spi_0_sdi = ip_spi_0_three_wire ? spi_0_sdo : spi_0_sdi;

//例化block设计
ip_block_wrapper i_system_wrapper (
    //DDR以及常规MIO、时钟、复位等信号
    .DDR_addr(ddr_addr),
    .DDR_ba(ddr_ba),
    .DDR_cas_n(ddr_cas_n),
    .DDR_ck_n(ddr_ck_n),
    .DDR_ck_p(ddr_ck_p),
    .DDR_cke(ddr_cke),
    .DDR_cs_n(ddr_cs_n),
    .DDR_dm(ddr_dm),
    .DDR_dq(ddr_dq),
    .DDR_dqs_n(ddr_dqs_n),
    .DDR_dqs_p(ddr_dqs_p),
    .DDR_odt(ddr_odt),
    .DDR_ras_n(ddr_ras_n),
    .DDR_reset_n(ddr_reset_n),
    .DDR_we_n(ddr_we_n),
    .FIXED_IO_ddr_vrn(fixed_io_ddr_vrn),
    .FIXED_IO_ddr_vrp(fixed_io_ddr_vrp),
    .FIXED_IO_mio(fixed_io_mio),
    .FIXED_IO_ps_clk(fixed_io_ps_clk),
    .FIXED_IO_ps_porb(fixed_io_ps_porb),
    .FIXED_IO_ps_srstb(fixed_io_ps_srstb),       

      //连至顶层
    .spi_0_cs(ip_spi_0_cs),
    .spi_0_sclk(ip_spi_0_sclk),
    .spi_0_sdi(ip_spi_0_sdi),
    .spi_0_sdo(ip_spi_0_sdo),
    .spi_0_sdo_t(ip_spi_0_sdo_t),
    .spi_0_three_wire(ip_spi_0_three_wire)     
  );    
endmodule

Linux端配置

首先需要配置设备树:

&axi_spi_engine_0 {
    status = "okay";
    //配置SPI控制器匹配字段,这样会自动编译ADI 提供的SPI 控制器驱动
    compatible = "adi,axi-spi-engine-1.00.a";
    spi-rx-bus-width = <1>;
    spi-tx-bus-width = <1>; 
    bits-per-word = <8>;
    interrupt-parent = <&intc>;
    interrupts = <0 30 4>;      
    num-cs = <4>;

    #address-cells = <0x1>;
    #size-cells = <0x0>;    
    ad9467_0: ad9467@0 {
        compatible = "adi,ad9467";
        reg = <0>;
        spi-max-frequency = <500000>;
        #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1>;

        spi-rx-bus-width = <1>; 
        spi-tx-bus-width = <1>;
        bits-per-word = <8>;
        spi-3wire;        
    };

    ad9467_1: ad9467@1 {
        compatible = "spidev";
        reg = <1>;
        spi-max-frequency = <500000>;
        #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1>;        
 
        spi-rx-bus-width = <1>; 
        spi-tx-bus-width = <1>;
        bits-per-word = <8>;
        //这个字段需要使能,表示该设备是三线制
        spi-3wire;           
    };      
};

基于ADI提高的Linux代码库:

https://github.com/analogdevicesinc/Linux

配置相应的SPI控制器驱动,然后编译部署。由于该demo涉及些项目其他的技术细节,这里就不描述了,来看看疗效:


看这个波形或许会有朋友问:为啥数据发送结束,SDO/SDI复用脚波形有一个上升的渐变暂态过程,这是由于此时从端芯片从输出态转为高阻态,而主端芯片此时也是高阻态,由于线路电容效应故而会有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总结一下

利用ADI提高的IP库,不用敲一行代码可以很容易就实现了三线制SPI,香吧?该方案可以同时兼容三线制/四线制SPI,是一个成熟稳定的方案。为什么ZYNQ芯片这样一款SOC芯片以及Linux会被人喜欢,由此可见一斑。因为有大量成熟的轮子可供使用,而不必自己去造轮子。从而加速产品的研发进度,使用户可以专注于自己需要解决的应用问题。这里有一个tips拿走不谢:

在做应用开发时,首先梳理出需求,要干什么?去往哪里?但别急着撸代码,先搜搜看有没有现成的轮子,拒绝重新造轮子!一定会加速开发进程。但也需要注意一下开源资源是否可以免费商用,注意知识产权IP问题!

END

来源:嵌入式客栈,作者:逸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树莓派Pico:仅4美元的MCU

嵌入式Linux开发板裸机程序烧写方法总结

国产16位MCU的痛点,可以用这款物美价廉产品


→点关注,不迷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嵌入式ARM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