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技术
[导读]中国半导体业由于“缺芯少魂”受人制约,让业界印象深刻,有关人才短缺问题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是似乎能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不多见,主要是实效不够明显。

21世纪的今天各国都在进行科技竞赛,而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在通讯、互联网等行业的竞争角逐。毕竟在这个信息时代唯有科技强人一步,才能占得先机,才能拥有属于自身的核心技术。才能在科技竞赛上不被人给卡住脖子,任人拿捏!那么信息时代什么最重要呢?核心当然是计算机了,那么计算机的核心是什么?当然是芯片了。这是目前全中国最为迫切、最需要攻克的难关。一直以来我国跟西方国家的芯片产业差距很大,导致我们在进口和技术研发的时候屡屡受阻。近年来,海外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封锁力度越来越大,不仅对我国限制出口关键设备和技术,而且还直接采取手段打压中国芯片企业。

我国的科技行业起步比较晚,尤其在半导体技术和通讯技术方面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也导致了芯片技术一直被海外企业垄断。国内科技行业长期依赖于海外的后果十分严重,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设备的短缺和人才的流失。中国地大物博,人才众多,涌现出大批像邓稼先和钱学森等优秀的科学人才,在国外技术垄断的情况下我们自主研发了两弹一星、辽宁号,并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卫星。这足以说明中国在科技行业的人才不在少数,为什么却无法解决芯片垄断问题?

中国半导体业由于“缺芯少魂”受人制约,让业界印象深刻,有关人才短缺问题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是似乎能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不多见,主要是实效不够明显。据全球统计,在半导体领域中,华人的领军人物很多,如张忠谋、胡正明、王宁国、黄仁勲、蔡明介、蔡力行、卢超群、施敏、曹兴诚、李力游、邱慈云等等,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难,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说明中国人够聪明,有能做好半导体的基因。

中国每年大学生毕业约800万,研究生多于30万,博士生超过3万。从事半导体业,无论设计、制造、代工、封装、包括设备、材料等,并非一定是微电子专业,许多如计算机、自动化、化工、材料、高分子、冶金等专业都可以,表明人才从数量上它不该是个问题。

然而观察那么多华人的精英中,本土培养出来的不多,至少表明在中国半导体领域中尚未能涌现出来。

国内科技技术人才并不少,但国内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都为国外企业做了嫁衣。据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讲述,他在美国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曾发现,美国半导体技术的顶尖人才多数是在国内受到过高等教育的黄皮肤美籍华人,他们放弃了国籍,抛弃了国内的亲人朋友,在国外成为了顶尖的技术人才。全球半导体材料的专家排名中,前六名均是华人,他们均来自国内的一线高校,然后在国外留学工作抛弃了自己的国籍,成为国外光刻机技术的研发和半导体工艺的先驱人才,国内高校成为了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人才孵化地”。

国内技术人才远渡重洋去海外镀金,最后却极少有人愿意重新回国,其根本原因令人深思。众所周知,国内高校比较注重成绩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导致了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空有一身文凭而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国内对于高新技术人才并不重视,而是更加注重带动经济发展较快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据权威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薪资为12326元/每月,金融房地产行业的薪资水平基本达到了年薪百万,再加上国内高房价的影响,导致了大批国内高新技术人才的流失。

美国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打压,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加深了国产半导体厂商对人才培养的印象。为了解决我们在半导体领域被国外半导体卡脖子的问题,中芯国际着手半导体行业人才培养,设立芯片学院。针对国内半导体人才流失现状,中芯国际出手相助。中国集成电路人才需求量增至30万人。

老规矩,开门见山。2021年6月24日相关媒体报道:中芯国际携手深圳技术大学、新能源学院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不是唯一一家与大学合作并成立芯片学院的企业。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人才需求量增至20万。2025年,我国集成电路人才需求量增至30万,这一数值将会逐步提升。国产半导体行业在对人才需求量高度增长的同时;也反映出国内半导体人才缺失的问题。

但实际上,我国并不缺少集成电路人才,只不过大多数人才都跑去了国外。其中人才外流最严重的便是清华。2019年5月,12.8万名清华学生当中,有67%的人都跑去了美国。在这些清华学生当中,有56280人担任美国职员,14784人在海外定居。

随着中国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半导体人才存在巨大的缺口,而这时候,从海外引进技术人才就显然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不过,引进海外技术人才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鱼龙混杂,既会引进梁孟松这类在晶圆制造行业深耕多年的老兵,也可能会引进一些很水的半导体行业从业者。而且从实践上看,一旦引进的技术人才出问题,几十亿的投资可能都会打水漂。

现阶段在中国半导体业中,发现其中许多的领军人物来自中国台湾地区,或者海外,究其原因,除这个产业一定是全球化之外,相对而言它们拥有较多的实践经验。

所以客观地看中国半导体业人才,找再多理由说人才不足,可能有些勉强,应该看到关键是缺乏领军人物。而为什么这么多年培养不出更多的本土的领军人才,它与我们的产业环境有些欠缺有关,有些真正的人才放着不用,或者人才得不到充分彰显的机会。

例如:1972年10月14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回国。周恩来总理会见他时,希望他能帮助解决中国人才断层的问题,请一些海外有才学的教授来中国。

李政道直言不讳地说:“中国不乏解决‘断层’问题的人才和教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使用。

人才问题更多的与产业的大环境联系在一起,涉及教育体系,政府机构改革及人的素质需要极大地提高等多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而产业的大环境改善可能是个系统性问题,它需要继续改革与开放,提高教育质量,端正学术风气等,非一日之功。

遥想建国初期,钱学森为了回国不仅放弃了美国的高薪职位,而且还被有关方面软禁、监视,身心受创。

还有如今,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为了助力国产刻蚀设备的崛起,同样放弃了美国硅谷的高薪职位。而且,尹志尧在回国后,也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阻挠,办公室文件悉数被毁。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人才紧缺,这个在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