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技术
[导读]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眼下缺芯状况严峻,面对新的挑战,各个产业链环节上的企业都在进行技术升级,探索相应机会。

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眼下缺芯状况严峻,面对新的挑战,各个产业链环节上的企业都在进行技术升级,探索相应机会。

近年来,半导体市场可谓风起云涌。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在居家办公学习、远程会议等需求驱动下,逆市上扬。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统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4400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中国市场增长幅度更大,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8848亿元,同比增长17%。

当前,国内芯片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摸索差异化路线。10月12日,在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智造业年会暨半导体产业峰会”上,粤芯半导体副总裁李海明说道:“半导体是全球性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限制性的区域里面,要完成半导体整个产业链的自给自足发展,其封装测试、应用、装备、零部件、软件等没有办法真的串在一起。所以很重要的事情是要开放,我们一方面要做到相关领域的自给自足,同时也要开放,跟不同的区域、国家之间相互合作连接,才有办法体现国内在芯片应用上巨大的市场优势。”

另一方面,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并且眼下缺芯状况严峻,面对新的挑战,各个产业链环节上的企业都在进行技术升级,探索相应的机会。

为了应对“缺芯”挑战,一些整车厂通过调整经营模式,内部挖潜。沃尔沃汽车亚太区采购副总裁李海表示,过去整车厂往往处于产业链后端,很少直接对接芯片厂商,而近期芯片成了采购工作的重中之重,“芯片有着很大的乘数效应,直接影响每月的产能与产值。”“加快推动国产高端芯片研发和中低端芯片的生产,需要市场与政府共同努力。”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表示,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芯片是软件的重要载体,是汽车“新四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

希望政府能在打造产业生态、完善芯片保险等领域加大政策研究和扶持力度,为芯片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保驾护航。“汽车缺芯,对‘汽车嘉定’来说是危中有机,但危中寻机可化危为机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董事长杨潇表示,目前在嘉定已有一定的芯片产业基础,国内首条12英寸先进传感器研发中试线成功通线。他建议以中试线为基础、以量产线为抓手,推动汽车与芯片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发展,广纳海内外高端人才,进一步拓展相关产业链。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被单列为一个篇章,这也开启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在此背景下,10月12日,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智造业年会暨半导体产业峰会”在东莞召开。

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高管和业内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抢占战略制高点,实现数字化跨越”的主题展开了一场思想碰撞。

作为东道主,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刘东兴在致辞中表示,“2021中国智造业年会”设计的话题既有前瞻性的战略思考,也有极具现实意义的科技如何赋能产业的交流,这些话题都是东莞制造业当下发展之需。

经过多年来的磨砺,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取得扎实进展,产业基础和产业链优势更加巩固。而今年,将是东莞迈入“双万城市”的决胜之年。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总编辑邓红辉在致辞中则表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能否抢占战略制高点,尽快解决包括芯片在内的"卡脖子"难题,将决定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

芯片之于信息科技时代,如同煤与石油之于工业时代。而半导体正在取代石油的地位,成为21世纪必争的战略物资。

在国家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10年走向何方?

5月27日,在2021启明创投第十二届人民币基金年会投资人高峰论坛《半导体行业的黄金10年》圆桌专题中,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蜂窝物联网芯片研发商“移芯通信”副总裁杨月启、5G射频芯片制造商“元洛科技”创始人潘俊、半导体晶圆自动化设备商“弥费科技”创始人缪峰、半导体气体供应商“肯发系统”总经理邝智海、启明创投合伙人周志峰对此展开了讨论。

半导体行业处于一个大市场

半导体从产品侧、芯片侧来看,去年大概是5000亿美元的市场,设备差不多是900亿美元的市场”,启明创投合伙人周志峰指出,“这是个大市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周志峰表示,拥有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的芯片企业正迎面赶上这个大市场,大机遇。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