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数字电源
[导读]1 引 言本文介绍一种应用软开关技术的感应加热逆变电源控制器。运用软开关技术,功率器件在电流过零点时进行切换,电流控制器采用离散时间状态。在电路参数有规律的采样中,输出电流可以离散化,得到离散数学模型。针

1 引 言

本文介绍一种应用软开关技术的感应加热逆变电源控制器。运用软开关技术,功率器件在电流过零点时进行切换,电流控制器采用离散时间状态。在电路参数有规律的采样中,输出电流可以离散化,得到离散数学模型。针对感应加热电源逆变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准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案的优点有:设计的系统控制简单,容易满足实际的工业应用,可进行数字化处理;设计的系统控制对逆变器参数变化不敏感;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全范围的系统操作。

采用滑模控制方式的逆变器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鲁棒性以及在电源和负载大范围变化时能保证系统稳定性的优点。滑模控制方式要求全状态变量反馈,且需要相应的基准参考量,增加电路设计的复杂性,所以一般的滑模控制方式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和仿真阶段。

滑模控制与常规控制的根本区别在于控制的不连续性,即一种使系统“结构”随时间变化的开关特性。由于功率变换器中开关元件的存在,使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得到广泛应用。

2 负载回路的数学模型

图1为串联谐振感应加热系统电路结构图,其中负载回路由电容Cc、感抗L和电阻R串联形成振荡回路。假设直流电压Vdc连续,C远大于振荡电容Cc,变压器变比N为1。

假定初始电流为零,负载电路上电压为VS,则输出电流i0和电容电压vc的时域方程为:

由于采用软开关技术,系统的开关频率等于振荡频率。串联谐振电路的输入电压vs可由以下开关状态决定:

为方便地表述逆变器运行状态,引入一个新的离散变量M(k)如下;

图2为运行状态描述,(a)为开关导通状态;(b)为输出电流io,整流电流∣io∣,参考电流Iref,每半周期电流峰值Io;(c)为运行状态(1:输入功率模式,0:自由衰减模式);(d)变压器二次侧电压Vs。

于是,式(3)可改写成为:

该式表明,运行状态一旦确定,Vs的幅值为Udc,符号由i0(t)决定,式(5)中T=π/ωd是半个振荡周期,每半个振荡周期的输出电流峰值绝对值Io和电容电压Vc可用离散变量表示。由于Q远大于1,可认为;Vc比Io滞后π/2,可得差分方程:

电容电压Vc离散状态的动态峰值由式(7)自身表示。将式(7)代入式(6),就可得负载回路的离散电流状态方程:

M=1电路工作在输入功率模式下,谐振环节电流持续增加;

M=0电路工作在自由衰减模式下,谐振环节电流不断减小;

M=-1电路工作在再生功率模式下,谐振环节电流较自由衰减模式减小更快;

本文只使用前2种工作模式,即在功率输入与自由衰减2种状态运行,变量u(k+1)表示电流控制强度,实际取值为{1,0.5,0}。根据以上分析得到的离散电流动态模型,可分析电流控制器设计方案。

3 滑模变结构电流控制策略

本节讨论一种应用比例积分滑模的电流控制技术。目的是使在稳态下输出电流峰值的绝对值Io有一个较小的电流偏移量时,能够较为准确地跟随于期望的参考电流Iref,在阶跃输入时可以有快速的瞬态响应和较小的超调量。

引入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the theory of VariableStructure Control,VSC)。所谓滑模变结构控制是:当系统状态运动到某特定点,使得由状态决定的切换函数值发生变化,系统运动方程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即结构发生变化。在不断的结构变化中,系统以滑模形式运动至平衡点,由于逆变器内在的开关原理,使其非常适合滑模控制。它的突出优点是滑动模态可以具有对系统摄动、不确定性以及干扰的“完全自适应性”。由于电容和电感变化较小,可忽略其对滑模面的影响,故滑模控制策略有较好的适用性。电流控制的离散滑动模型可由式(8)表述。

滑模切换函数的选取影响系统的动态品质,本文采用电流误差积分滑模面,切换函数可表述如下:

S为离散滑模切换函数,Ki为积分增益,Ie=Iref-Io为电流误差。

电流控制器的控制律为:

感应加热系统电路参数L,C和R已定,则滑模控制系统响应完全由Ki决定。采样保持器检测输出电流峰值,并保存1个振荡周期,与参考信号比较并产生误差信号。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决定下一个运行状态,当过零检测器检测到过零信号时就切换开关状态。从滑模控制系统稳定性、快速响应性、较好的鲁棒性和负载变化不敏感性等方面考虑,可以用较大的增益Ki来快速补偿偏移量。增益Ki设计的恰当,就能有效消除基频偏移量,得到稳定的输出电流。

3.1 积分器增益Ki的确定

对于离散准滑模系统,准确到达切换面常是不可能的,这里假设:

考虑到当Iref=Imax或Iref=0时为电流控制的极限值,且u(k+1)的值为{1,0.5,0),可确定增益值范围:

3.2 切换面吸引性分析

系统进入准滑动模态的到达条件:

要保证实现滑模控制,必须使比例积分滑模控制切换面具有可到达性。考虑u(k)的控制作用,由图2可以看出,当输出电流连续2个T小于参考电流值Iref时,u(k+1)的值为1,系统处于功率输出状态,使负载电流峰值上升;当大于Iref两个T时,u(k+1)的值为0,系统就切换为自由振荡状态;由于负载消耗,电流峰值必然会小于Iref,通过u(k+1)的计算,系统又切换至功率输出状态。由上述分析可知,状态空间中任意工作点都可在控制律的作用下到达式(14)确定的切换面,即切换面具有可到达性。

3.3 稳定性分析

定义Lyapunov函数:

4 仿真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Matlab语言,编写M函数对上述模型进行仿真。参数选取如下:

R=0.2 Ω,L=12.0μH,Cc=0.2μF

计算可知电路谐振频率为100 kHz;增益Ki的值取为10000。设参考电流为60 A,初始电流值为0,N=4,则如图3所示。

5 结语

针对串联谐振感应加热电源逆变器,建立逆变器的负载回路离散数学模型,分析比例积分滑模控制电流控制器切换面参数的选择条件、可达性和滑模存在性及稳定性;选择适当的增益后,可使滑模控制对输出负载变化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鲁棒性。根据此模型,使基于DSP控制策略容易实现。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