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电源-能源动力
[导读] 摘要: 近日,据中国智能工程研究会副会长武建东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论坛上透露,正在修改的电力法将纳入新能源并网发电的有关内容,这将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提供法律环境。... 近日,据中国智能

摘要: 近日,据中国智能工程研究会副会长武建东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论坛上透露,正在修改的电力法将纳入新能源并网发电的有关内容,这将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提供法律环境。...

近日,据中国智能工程研究会副会长武建东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论坛上透露,正在修改的电力法将纳入新能源并网发电的有关内容,这将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提供法律环境。由于我国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是1996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电力工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现行电力法在一些方面已明显滞后于电力工业发展需要。如新能源并网发电的有关问题,由于近些年、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新能源的发展非常迅猛,但配套的法律和政策建设却相对滞后,从而造成了新能源并网遭遇电网“瓶颈”的诸多障碍。营造适于新能源发展的法律环境,或许将为新能源的大规模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有望破解电网“掣肘”的老大难问题。

新能源发展受制于电网建设

据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孙玉才介绍,去年我国在电源结构上,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比重达到27.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并网容量增长极其迅猛,去年风电并网容量450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并网容量达214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723%。在电网方面,消纳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能力和安全调度的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从而造成了许多新能源发出的电“无法被消纳”的矛盾。

有关资料显示,去年我国风电限电超过11亿千瓦时,占风电总发电量的12%,在2008年风电限电还只有2.96亿千瓦时,由此可以看出风电的大规模集中开发越来越严重地受到电网输送通道建设的影响。有专家指出,大规模“打捆”输送和就地平衡消纳并没有切实地解决风电基地的发电并网问题,造成了资源的变相浪费,这与电网规划建设滞后、没有配套的与之相适应的法规政策和标准有密切关系。

据了解,《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电网企业应当与按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同时提出电网企业要完善电网运行管理,提高吸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风电并网方面,去年底国家标准GB/T19963-201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颁布,并将于今年6月1日开始实施,与由国家能源局批复的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共同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相关技术要求。分析认为,内蒙古、吉林等地区曾多次出现弃风现象,是因为风电场与电网之间的关系没有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予以规范。但在“电网覆盖范围内”能否达到可再生能源的完全并网,还取决于电网输送通道的建设步伐。

法规标准制订应“适度超前”

中电联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风电装机规划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1亿千瓦和1.8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规划装机2015年500万千瓦,2020年为2500万千瓦。目前看来,以上数据可能仍偏保守。由于受到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激励,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速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快,尤其在BIPV领域的发展将超出预期。另一方面,风电的开发思路也由大规模集中开发向大中小、分散与集中、陆地与海上共同开发的思路转变,在合适的政策引导下,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风电场就近上网本地消纳,也有望获得广泛的发展。

由于国家补贴政策已经出台,太阳能光伏市场已经具备发展的市场动力,但在太阳能发电并网方面仍缺乏相应技术标准。如果不解决电网“瓶颈”,太阳能并网发电可能重蹈风电并网难的覆辙。据了解,由中电联、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等多家单位参与编写的40多项光伏并网关键技术标准,如《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等,已基本形成征求意见稿和草稿。根据计划,今年上半年将完成多项光伏标准的编写工作,但构建完善的光伏并网发电标准体系,至少需要上百项标准。这些标准考虑到了用电侧、发电站、光伏屋顶等多方面需求。

“建筑光伏规范已经在起草,如屋顶光伏等。”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徐征说,太阳能光伏在建筑领域将很有作为,因为用户端并网不需要长距离传输,而且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关键是如何规范与电网之间的关系,做到约束与激励并举,从而能在多个层面上形成共识,真正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重新修订的电力法涉及到新能源并网发电的问题,这将从法律层面上规范和协调新能源并网发电与电网之间的关系,很有可能对电网企业形成约束,但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在发电、电网和用户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这样的发展才可持续。”一位业内专家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馨颖
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