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感知层
[导读] 当今,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传感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传感器是物联世界的重要神经触角,其应用范围遍布全球的各行各业中。当前,全球各国都十分重视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当今,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传感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传感器是物联世界的重要神经触角,其应用范围遍布全球的各行各业中。当前,全球各国都十分重视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当今社会正步入“感知”时代,传感器等非数字芯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据国外知名市场研究机构BCC Research预测,2016至2021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1%,2021年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近年来,国内传感器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1800亿元。

在2019年9月6日举行的中欧物联网无锡峰会上,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主任陈大鹏表示,传感器的定制化和差别化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感器制造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未来与集成电路在各环节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我国传感器制造的重要趋势。

虽然传感器是集成电路的细分领域,但两者的产业特点具有较大差别。与集成电路相比,传感器从设计到制造的定制化程度较高,对产品开发人员要求也较高,导致产品开发周期时间长;同时,传感器制造材料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复杂,标准化技术元器件缺乏导致封装测试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这些因素影响了传感器制造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陈大鹏说,下一步通过设计工具、模型表达、可测性设置和工艺整合等途径,逐渐与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融合,是我国传感器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和主流趋势。

在设计工具上,推进MEMS和集成电路Ansys、Candence定制仿真平台的集成融合,实现一体化设计;在模型表达仿真上,逐渐趋向集成电路的表达方式,通过建立传感器生产制造的IP模型,实现规模化量产;在可测性设置上采用数字测试方式,利用数字电路产生模拟物理机理,实现机理转化;最后,在工艺整合上,积极发展传感器3D封装技术,实现芯片到处理器的集成化封装。

总的来说,在产业发展方面,集成电路处于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上游,发展好集成电路有望大大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而传感器作为智能装备感知外部环境信息的自主输入装置,对智能装备的应用起着技术牵引和场景升级的作用,并将在产业化浪潮中优先受益。

华为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雷达建车载传感器生态系统

据路透社报道,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未来华为将基于5G技术打造毫米波雷达,同时研发激光雷达,以解决其当前智能汽车的成本问题和性能问题。

徐直军称,华为将构建一个车载传感器的“生态系统”。“华为想打造一个智能驾驶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建立广泛生态,最终通过开放合作,促进整个汽车产业走向智能化。”

目前,全球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已经在自动驾驶汽车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自动驾驶汽车要达到“L4”级,即全自动驾驶标准,还需要数年时间。在“L4”级标准中,自动驾驶汽车车辆可以在无人干预的大多数情况下,处理驾驶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

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传感器被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用来收集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但华为没有提供具体的产品开发时间表。

郑州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促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发展

郑州市拟在高新区打造一个3至4平方公里的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

据郑州高新区网站报道,近日,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终期论证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唐祯安等与会专家围绕规划提升优化提出建议和意见。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唐祯安、北京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云春、航天九院704所研究员陈青松、木华资本管理合伙人穆振洲作为评委出席论证会。

规划评审会议指出,编制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对于发展郑州智能传感产业进行顶层设计,明确郑州智能传感谷发展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动力、发展步骤,引领郑州智能传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2019年年初,经过公开招标,郑州高新区正式委托工信部直属事业单位赛迪研究院编制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主要包含六部分内容:一是智能传感器产业背景和趋势;二是本地产业基础;三是发展思路与目标;四是发展重点与路径;五是重大工程与应用;六是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谋划3至4平方公里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打造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传感器终端“三个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传感器、智能终端传感器、汽车传感器“三个特色产业链”,推动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

专家声音:

传感器是智能制造产业细分行业,产业扩散能量非常大

据麦姆斯咨询此前报道,2018年11月,“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开幕,与会专家发表相关见解:

“郑州高新区对基地的建设非常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将是郑州的一个支撑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介绍,传感器是智能制造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细分市场,无所不包、无所不用,在汽车、机械、航天航空等诸多制造行业有重要应用,产业扩散能量非常大。蒋庄德分析,郑州在传感器产业方面的发展,居于全国中间位置,拥有“后发优势”,既有发达地区的经验可以借鉴,又对资金、技术、人才充满渴求,正是发力的时候。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建议,郑州应该制定10~20年的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将国内和世界上相关优秀人才都吸引过来;同时,注重本地人才培养,与国内外一些高校联合培养科研人才。“郑州发展传感器产业非常聪明,就像武汉搞‘光谷’一样。”周立伟说。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