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智能应用
[导读]在政策的驱动以及LED灯的长寿命效应的作用下,2013年LED照明进入了爆发年,而爆发之后迎来的,必将是市场的逐渐衰退,根据市场调查机构HISResearch的照明市场份额报告显示,灯源销售量从2015年开始逐年衰退。IMSRese

在政策的驱动以及LED灯的长寿命效应的作用下,2013年LED照明进入了爆发年,而爆发之后迎来的,必将是市场的逐渐衰退,根据市场调查机构HISResearch的照明市场份额报告显示,灯源销售量从2015年开始逐年衰退。

IMSReserch公司2012年4月公布的报告显示,LED灯的价格往往2009年的30美元将一路走低,2017年左右将突破5美元关口。LED灯的普及进程取决于其价格的下降速度,而LED灯的40%成本花费在驱动控制电路,因此包括LED驱动IC在内的控制电路的成本降低至关重要。与此相对应的是,驱动控制电路成本将在2013年到2015年之间有望降低36%。

LED驱动电源虽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但成本一直维持在200元左右,如果销售价格不足400元,基本属于亏损状态,而国外厂商如飞利浦的销售价格最低却能做到180元左右。随着人力成本、房租、营销及办公成本的增加,LED驱动电源降价难度相当大,很多企业不得不从技术与设计上填补成本压力。

简化拓扑结构

降低价格必须在持续技术升级的同时优化结构设计,最大限度减少IC元器件的使用数量,在11月25日举办的第九届LED通用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中,来自PI的郭春明指出,降低LED灯泡的成本,就需要改变LED驱动器技术。在报告中,郭春明指出,随着LED驱动技术的进步,从两极驱动器到单级驱动器技术的转换可降低驱动器的成本需求,而在目前可用的LED驱动器可用的拓扑结构的选择上,则更多地趋向使用非隔离式的驱动器。他同时提到,在拓扑结构中使用降压式转换器体积小、使用低漏极-源极电压应力、所使用的滤波元件数目最少,因此具有效率高还能达到最佳EMI性能的优势,与反激式及单极PFC与恒流反激相结合的拓扑结构相比,其成本最低。

郭春明还列出了最低成本灯泡驱动器的相关要求,如使用最可能小的散热片以达到高效率、输入高压及低压时,均需满足欧盟委员会环保设置指令及能源之星的消费类照明要求、使用降压式和降压-升压式拓扑结构以及尽可能简单的EMI滤波电路以达到最少元件数、使用最少的LED数来满足最低亮度标准并且降低散热片的温度应力以达到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输出恒流。通过拓扑结构降低LED驱动器成本对于企业来讲只是在设计上进行优化,严格把握好规格参数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高效率的驱动器可以通过简单的设置实现,设置的规格需作准确的把握,过度的规格设计会导致产品成本的提高;在装配成本的节约方面,可尽量将功能集成以减小电路板空间来达到;而使用最佳的设计可以以最小的安全裕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高压线性恒流技术

高压线性恒流电源没有变压器等磁性器件,没有电解电容器,可省却一般开关恒流电源成本的三分之一,由于该系统结构简单,只需很少的外围元件,适合有体积、成本要求的系统,而随着HVLED灯珠技术的出现,非隔离的高压线性恒流LED驱动电源技术已经成为LED光源驱动的新热点。北京大学上海微电子研究院的颜重光教授在LED通用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中也展示了HVLEDs+高压线性恒流驱动的一体化光电引擎:将驱动电源芯片与LEDs灯珠置于覆铜铝基板的同一面,方便了SMT的自动化生产。该电源无变压器、无电解电容器,生产成本较低。在现场展示的高压线性恒流方案中,无磁性元件、无EMI滤波,内置高压功率管,可用于设计生产一体化的光电引擎。然而该技术也有其局限性,尚未能很好地解决频闪、PF、电压调整率等问题有待完善和解决。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广州2025年9月12日 /美通社/ -- 9月11日,由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

关键字: 数字化 供应链 控制 电子

为解决使用现有接装纸分离装置生产“视窗烟支”时出现的安装调整难度大、耗时长、稳定性差,烟支接装纸外观质量缺陷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接装纸三级分离和控制装置。通过接装纸初步分离、分离定位控制和最终定位输送装置模块化设计,且...

关键字: 视窗烟支 接装纸 分离 控制

Bourns® SRP3220A 系列符合车规级 AEC-Q200 标准,其设计特点有助于降低 EMI,进而提升汽车应用中的性能与可靠性

关键字: 电阻 功率电感 EMI

在LED照明技术向高能效、低电磁干扰(EMI)方向演进的过程中,电流模式控制与动态负载调整算法的协同优化成为突破技术瓶颈的核心路径。本文将从控制架构创新、动态负载补偿机制及EMI抑制策略三个维度,揭示新一代LED驱动器的...

关键字: LED 动态负载调整算法 EMI

以太网供电(PoE)技术快速发展,电磁兼容性(EMC)已成为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挑战。PoE电路通过单根网线同时传输电力与数据,高频开关电源、高速信号传输与复杂电磁环境的叠加,导致电磁干扰(EMI)问题尤为突出。本文结...

关键字: PoE EMI

AC-DC电源模块的电磁干扰(EMI)问题始终是硬件工程师面临的挑战,其核心矛盾源于高频开关动作与电磁兼容要求的冲突。在开关电源中,差模噪声与共模噪声如同硬币的两面,既存在本质差异又相互关联。差模噪声的产生与功率级电流路...

关键字: AC-DC EMI

EMI测试整改是在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针对电磁干扰问题进行的专项改进工作。通过整改,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减少对周边设备的干扰,提高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同时,EMI测试整改也是产品通过国内外电磁兼容...

关键字: EMI PCB

EMI屏蔽‌是指采取措施减少或防止电磁干扰(EMI)的传播。电磁干扰是指由电子设备或系统产生的电磁能量,这些能量可能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EMI屏蔽的目的是保护敏感设备免受外部电磁干扰,同时也防止设备本身发出的电磁干...

关键字: EMI PDA

EMI 滤波器,这一看似简单的电子元件,实则蕴含着高科技的智慧。它如同电子世界的 “清道夫”,主要应用于电源线和信号线上。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巧妙组合,宛如一场精密的交响乐演奏。电感对高频信号呈现出高阻抗,如...

关键字: EMI 滤波器 噪声

MCU 被誉为现代电子设备的 “神经中枢”,是嵌入式电子系统中控制各种功能的核心器件。当前,边缘 AI、具身智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数智转型等新业态,正在为 MCU 开辟更多增量市场,并倒逼 MCU 技术升级。MCU 厂...

关键字: MCU 电子系统 控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