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 东汉年间,蜀吴联手抗曹,曹操败而刘备强,矛盾主次再次发生转化;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行业中对峙多年的Intel、AMD两大芯片厂近日传出了“合作”的

 东汉年间,蜀吴联手抗曹,曹操败而刘备强,矛盾主次再次发生转化;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行业中对峙多年的Intel、AMD两大芯片厂近日传出了“合作”的消息;据外媒消息:此次两厂打造的芯片代号为“Kaby Lake-G(Graphics)”,字面意思上我们也能够知晓是在核显方面将有质的提升。

二者合作的初衷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Intel自身核显技术还不足的缘故,也或许是Ryzen的上市不足矣使得AMD完全翻身,无论二者如何“合作”,自身的技术保护以及产品形态都是各自独立的。

无疑,二者的合作在融合中将有着更好的化学作用,而无论合作的进展如何,对于“NVIDIA”来说有一定影响,那么此事究竟是行业的春天还是痛点呢?我们展开了继续聊。

说“合作”未免有些牵强

首先,我们来看看Intel与AMD的“合作”形式,第一页的视频是全英文的并且是宣传端的用意,我们还是来先剖析一下产品,既“Kaby Lake-G”。

首先,上图中左侧为目前笔记本中CPU、GPU以及显存颗粒的排列布局情况,而右侧则为“合作”后的产物,最为直观的就是这张图向人们传达了,改良后的硬件体积更小等信息,Intel处理器以及AMD GPU的形状大小没有过大的改变,只是改变了布局和PCB板的情况,而变数最大的就是采用了“HBM”堆叠显存的技术,将多枚“GDDR 5”堆叠成了一块。

没错,目前二者融合主要体现在笔记本等产品中,主要目的在于将之前体积较大的平台不断地缩小并集成化,这就更加令轻薄的游戏本有着更加强劲的性能,让一些原本轻薄便携的“超极本”在游戏性上更加出色。

当然,从技术的物理现象来看,这类技术只是将CPU、GPU以及显存颗粒全部集成在一块PCB中;但在现有的技术中将其实现也是比较困难的;而一直传言的“合作”也是以这种形式,或许并不是网友们所猜想的Intel与AMD共同研发一颗CPU,而是以上图的形式罗列着。

或恐于高通或暗战NV

即便是物理现象呈现的“堆叠”和“罗列”,对整个行业也有这不小的影响,那么这种作为究竟为何呢?一切都要从今年初夏说起……

高通在今年首次在ARM处理器中运行X86系统,虽然仅仅在早先只可执行32位元程式,但在今年的Computex 2017会中,高通骁龙835处理器已经可以流畅的运行Office等多个软件,并且高清电影的播放也将其实现,对于ARM架构的PC来说已经是质的飞跃。

然而这对Intel和AMD来说,却似乎是个“坏消息”。我们不敢说“Kaby Lake-G”,的出现,是高通实现X86系统运行这一作为的直观结果,但也确实影响到了这两大芯片大厂的动向,最终将前者提上日程。

看到这,很多网友会问到:“那,NVIDIA呢?”可以说,“NVIDIA”自从“Pascal”架构显卡产品上线后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Intel与AMD二者的“合作”确实在表面上给“NVIDIA”晒在了一边,但采用“Kaby Lake-G”的产品目前尚未大批量生产,只曝光了“i7 8809G”和“8805G”等最新的“i7”产品,最终形式如何我们不敢瞎猜,但在移动产品端确实对“NVIDIA”会有影响。

未来“合作”的路有多长?

既然那么厉害,那“Intel”与“AMD”二者之间今后又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回想一下本文开头的那句话吧:“ 东汉年间,蜀吴联手抗曹,曹操败而刘备强,矛盾主次再次发生转化;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目前,蓝红二厂已经将想法变成了事实,从现在的进度来看,用户相比原来不付出太多技术成本的情况下,就能够享受到更轻薄的游戏体验,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儿,如果二者此次合作获得成功,那么移动产品就将进入到下一个时代;而如果这类产品用在PC端,那么首当其冲的肯定也是那些品牌机的相关产品,越小越厉害的小型游戏PC终端会做的更精致、更完美;而在DIY领域普及和使用,现在说还为时尚早。

日后的路有多长,就要看大佬们怎么走,今天或许Intel与AMD联手,明天说不定与NVIDIA结缘,大后天高通再进入这场混战,“三足鼎立”无非就是个幌子,但最终还是谁也灭不掉谁,谁也不会当老大。

AMD与Intel这对“冤家”的合作,可以说打破了整个芯片行业的格局,但合作毕竟是合作,最终“合作”的形式也是让众人认为二者的融合度没那么大,只不过是将芯片中两个组成部分结合而已;但双方迈出的这一小步,或将成为整个芯片行业发展的一大步。

在今后的笔记本市场,人们更加期待“Kaby Lake-G(Graphics)”的到来,但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新技术请不要转化成天方夜谭的售价;只是凸显某某某与某某某的实力罢了。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