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STS会议1测试”刚刚开始。摄影:Tech-On!。(点击放大) 以前日本在LSI测试工作基本上是由集成器件厂商(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IDM)的测试部门承担的,与其他部门及外部委托方没什么关系。最近这种


“STS会议1测试”刚刚开始。摄影:Tech-On!。(点击放大)
以前日本在LSI测试工作基本上是由集成器件厂商(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IDM)的测试部门承担的,与其他部门及外部委托方没什么关系。最近这种状况逐渐发生改变。其背景在于LSI的复杂化及前工序(晶圆处理)的外部委托化(即无厂化)。而且,由于被视为永久课题的成本削减要求不断增强等缘故,这一势头丝毫没有平息的意思。

12月7日,“Semicon Japan 2011”(12月7日~9日在千叶县幕张MESSE举行)”举行了“STS会议1测试:畅谈测试技术的现状与未来!成本和质量管理”研讨会,半导体厂商、LSI测试仪厂商及测试受托企业等与试测相关的三方登台演讲。6名演讲嘉宾分别演讲25分钟后,还设置了“公开讨论”环节。其中颇受瞩目的是由6名演讲者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演讲者从各自立场出发做了精彩发言,虽然活动时间很短,但内容颇为充实。

主持人由专业测试公司Tera Probe的椛田和雄担任。首先提出了通过事先向预约听讲者询问后引起兴趣的人最多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制定从设计到测试的方案”。另一个是“在测试方面如何在自主实施与外部委托之间取得平衡”。每个问题安排了3名演讲嘉宾来做答。

首先,在“设计到测试的方案”方面,由半导体厂商瑞萨电子的加贺博史、LSI测试厂商爱德万的植田基夫,以及测试服务提供商台湾京元电子(King Yuan Electronics)的梁明成三人阐述了看法。瑞萨的加贺谈到了DFT(Design For Testability,可测试设计)。据他介绍,已经有很多DFT技术实现实用化。但是,从中选择哪些技术相组合才好,则因芯片不同而异。从这一意义来说,“DFT已进入集成技术尤为重要的时代”(加贺)。

爱德万的植田作为测试厂商介绍了为与设计方协调一致而采取的举措。比如,为了能够使Verilog-HDL的逻辑模拟数据(VCD)直接在LSI测试仪上使用,准备了“数据包序列”。只要遵守测试仪的硬件规定并准备模拟数据,基本上都可直接读入LSI测试仪。另外,还准备了不合并两个测试程序即可直接同步运行(两个测试程序在1台LSI测试仪上同步执行)的机制。

京元电子的梁明成就测试成本列出了耐人寻味的数据。据他调查,即使缩短每项测试,整个测试的成本也基本不会变化。在其展示的图表中,每项测试的时间无论是不变、缩短10%、20%还30%,整个测试的成本也几乎相同。而增加可同时测试的芯片个数则可为削减整个测试的成本做出大贡献。但是,同时测试的个数如果增加过多,测试仪的硬件等成本也会随之上升。梁明成表示,同时测试的个数目前以8个或4个为最佳。

在第二个问题即“自主测试VS外部委托”方面,由半导体厂商东芝的浦田浩司、LSI测试仪厂商泰瑞达(Teradyne)的梅永敬、后工序(组装和测试)受托企业美国安可科技(Amkor Technology)的Michael Rutigliano三人发表了看法。东芝的浦田介绍了自主测试和委托测试各自的好处。自主测试的优点有三个:(1)使用同一家测试仪厂商的测试仪的情况较多,无论样品芯片还是量产芯片都可利用相同的测试程序来测试。(2)故障分析容易。(3)无需向委托方支持委托费,测试成本低。而通过外部委托来测试的话,其优点在于:(1)可接受一揽子服务。(2)能够在供货目的地制造及测试,可降低物流成本。(3)可根据芯片产量(测试处理量)的变化来灵活应对。

泰瑞达的梅永敬同时以自主测试和委托测试为对象,提出了三项要注意的地方:(1)委托方普遍存在熟悉电路的工程师较少的情况,因此要将应用板卡的设计做得简单些。(2)听到海外测试委托方的成本时最初大多会感到吃惊,这时重要的是要相关三方对成本进行研究。(3)改换测试程序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因此要使用全球市场上普及的LSI测试仪

最后,美国安可科技(Amkor Technology)的Rutigliano介绍了测试服务提供商及后工序受托企业的劣势和优势。劣势方面提到的是:有的项目成本较高,合同等谈判较麻烦,其间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等等。而在Rutigliano展示的幻灯片中,列出的优点却超过劣势的10倍,不过最重要的是,由于有大量客户帮助分担成本,因此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备及专家等)。比如,在产量增加时,能够立即确保大规模的设备。另外,即使是自己公司内部几乎无应用经验的技术,也有不少测试服务提供商及后工序受托企业拥有相应测试能力。2.5维及3维封装的芯片及模块的测试技术就是其中一例。(记者:小岛 郁太郎,Tech-On!)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近日,一则关于 AI 算力领域的消息引发行业震动!据科技网站 The Information 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爆料,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与百度已正式将自研芯片应用于 AI 大模型训练,打破了此前对英伟达芯片的单一依赖。

关键字: AI 算力 阿里 百度 芯片 AI模型

上海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

关键字: 电子 BSP 芯片 自动驾驶

9月1日消息,继小鹏、零跑后,现在小米汽车也宣布了8月的交付量。

关键字: 小米汽车 芯片

当地时间 8 月 22 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宣布与美国联邦政府达成协议,后者将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 89 亿美元,以每股 20.47 美元的价格收购 4.333 亿股英特尔普通股,相当于该公司 9.9% 的股份。

关键字: 英特尔 半导体 芯片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的迅猛发展对 GPU 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随着 GPU 计算密度和功耗的不断攀升,散热问题成为了制约其性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传统的风冷方案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散...

关键字: 人工智能 高性能计算 芯片

8月20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暗示,9月底大概率只有小米16系列会亮相,其它骁龙8 Elite 2旗舰、天玑9500旗舰新品都将排到10月份,新机大乱斗会在国庆假期之后开始。

关键字: 小米雷军 芯片

8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英伟达宣布将自研基于3nm工艺的HBM内存Base Die,预计于2027年下半年进入小规模试产阶段,此举旨在弥补其在HBM领域的技术与生态短板。

关键字: 英伟达 黄仁勋 芯片 显卡

继寻求收购英特尔10%的股份之后,近日又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通过《芯片法案》资金置换股权的方式,强行收购美光、三星、台积电三大芯片巨头的股份。若此举落地,美国政府将从“政策扶持者”蜕变为“直接股东”,彻底重塑全球...

关键字: 芯片 半导体

在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网表作为连接逻辑设计与物理实现的关键桥梁,其分模块面积统计对于芯片性能优化、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 Python 实现网表分模块统计面积的功能,从网表数据解析到面积计...

关键字: 网表 芯片 分模块

8月19日消息,封禁4个多月的H20为何突然又被允许对华销售,这其实是美国设计好的。

关键字: 英伟达 黄仁勋 芯片 显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