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 在国家的政策机遇面前,各地已经尝到了新能源产业的“甜头”。如福建省,2011年全省已有12个LED和光伏产业专业园区,企业数量超过150家,产值超100亿元。安徽省也提出,要在“十二五”末,实现新能源产值千亿元

      在国家的政策机遇面前,各地已经尝到了新能源产业的“甜头”。如福建省,2011年全省已有12个LED和光伏产业专业园区,企业数量超过150家,产值超100亿元。安徽省也提出,要在“十二五”末,实现新能源产值千亿元以上。而此前早已抢得先机的江苏省,根据其制定三年的规划,新能源产值将在2011年实现4500亿元。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加入发展新能源的队伍。2011年12月,包括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发布了地方版的可再生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政策和保障措施以及开发利用重点建设项目等内容。而据媒体报道,2012年初,还将有包括未来五年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17个能源专项规划密集出台。

技术和市场隐忧再现

在新一轮投资热潮的背后,技术和市场,这个困扰传统产业多年的问题,此刻也在施压新能源这个新兴的产业。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之后,各国核电发展计划都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国务院在当月出台的核电“国四条”中,即明确要求在核电安全规划出台之前暂停审批新项目。

而在新能源的风电领域,由于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很高,产能连年增长,但是由于风电并网的技术跟不上产业的发展,导致整个风电制造业产能过剩。对于光伏产业,“十二五”以来,国内多个省份已将其列为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最新统计表明,2011年全球光伏总装机量大致为24GW,相比2011年增长30%左右,而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的光伏产能约为50GW。很明显,国内的产能扩张速度已远高于市场增长速度。

由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底联合发布的2012年《低碳发展蓝皮书》也指出,目前,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4%的目标主要依靠水电完成,但水电站的建设引发生态环境问题隐忧。风电间歇性电源并网瓶颈不断凸显,智能电网建设与风电场建设难以同步完成,造成大量弃风和风电消纳困难等问题。光伏发展“两头在外”,国家政策不足以拉动国内光伏市场。

风电等新能源目前是相对过剩,与之前几年市场需求不一样,现在因为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尤其是欧洲对光伏发电需求的减少,市场出现调整。”朱彤认为,一旦经济恢复,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将会得到解决。

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技术。“核心技术这块是我们发展新能源做得最差的一块。欧美的发展模式是搞研发卖技术,我们目前是‘打工的’,高价进口别人的关键技术、装备和生产线,低价出口产品。”孟宪淦说,比如中国的光伏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这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所带动起来的,现在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增速放缓,这首先影响的,就是产业链中竞争最为激烈、技术门槛最低的组件和电池制造环节。“从技术的角度看,中国的光伏产业仍然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有序引导机制先行

对于未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格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曾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经历了一个规模化快速增长时期和能力迅速形成时期,“十二五”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要在规模和基本产业链条形成的基础上,在质量上实现飞跃,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而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首次强调要积极有序发展新能源。如何才能有序发展?在孟宪淦看来,中国对新能源发展的认知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但是可以借鉴20世纪末针对农村能源建设所提出的16字指导方针,即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重新认识这个方针的内涵,包括新能源经济的特点、技术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然后不断完善。”

孟宪淦认为,在当前条件下,新能源的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扶持,发展速度与政府的投入相适应。但到了2020年之后,新能源将迎来大发展时期,这就需要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骏曾发文指出,新能源的产业链长,对拉动经济、增加就业作用明显。但只有这个产业中所有设施都实现了按设计水平正常运行,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不然的话,反而会造成全产业链更大的损失。

“对于新能源如何走好开局之路,一是解决核心技术;二是完善产业链,比如太阳电池,多晶硅的技术问题、质量问题、污染问题,产业链都需要完备;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包括上网的问题、监测的问题、售后的问题都需要做好。”孟宪淦说。

“在培育新能源市场方面,如何降低成本是一个核心问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更灵活,市场嗅觉更敏锐,大举进入,必然会带来成本的降低,也必然将惠及普通百姓。”朱彤认为,在政府出台政策和管理扶持中,要分清哪些产业是过剩的,不能仅仅将规模作为市场准入的唯一标准,而应该用环保、能效这些指标去规范企业的行为。“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去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并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和比较机制,营造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相结合的激励氛围。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