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智能硬件
[导读]上周二微软收购诺基亚新闻,震惊了全世界。虽然此前大家一致认为意料之中、情理之中,但消息来之突然,事情发展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几天来,一些表示专注业界十年、二十年的老鸟们心情迟迟难以平静,因为这则消息传

上周二微软收购诺基亚新闻,震惊了全世界。虽然此前大家一致认为意料之中、情理之中,但消息来之突然,事情发展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几天来,一些表示专注业界十年、二十年的老鸟们心情迟迟难以平静,因为这则消息传递了两层意思:其一,一家有着工业设计基础的群众感情深厚的百年老店被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和匪夷所思方式收购(尽管只是手机业务);其二,业界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微软、Google、苹果三足鼎立的格局。

微软在十年前曾经是业界唯一一家上游企业,那些处于业界中下游的企业几乎都在围着它转,其霸主地位昭然易见。如今的业界已有两家上游与其旗鼓相当,面对Google和苹果的威胁,微软节节失利并且光环不再。

这样的变局是偶然还是必然?让我们跟随时间轴回溯微软这十年来的战略步伐。

2013年微软收购诺基亚

首先是微软收购诺基亚,这也许是2013年业界最劲爆的新闻了。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这件事本身没有错,根据各方爆料其原因有这么几点:1、扩大手机市场份额,提升手机业务利润;2、创造微软手机的顶级体验;3、防范Google和苹果的专利大战;4、借力此次收购打造微软智能移动生态系统,力求打赢移动互联网大战;5、如果还有得话就是好基友埃洛普的回归(请无视该点)。

表面上看来微软收购诺基亚是个不错的战略,行动快、准、狠,符合微软一贯的霸主作风。

实际上,从以上几点原因我们看几个关键词“手机”、“微软手机”、“微软智能移动生态系统”,敏感的人马上就会发现,这是微软的既定战略,而且是微软长期坚持的产品封闭式开发发展战略。继续回溯时间轴,我们会发觉微软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2012——2013年

2012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 8,意图通过新一代操作系统整合统一PC、手机、平板三大平台力压来和Google、苹果的竞争。当时Google的安卓系统和苹果手机已大行其道,各领风骚,微软则试图通过整合移动和PC这一“伟大战略”来迅速压制对手,一口吃成胖子,显然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市场的反应需要时间,更何况微软处于移动竞争的下风。

虽然微软于2010年就发布了Windows Phone系统,已具备一定基础,但这之前微软的反应早已慢于苹果和Google(iPhone的推出是2007年,安卓手机是2008年)。加之整合PC平台和移动平台这一庞大笨拙的战略,不仅搅得本身PC产业链中下游一桶浑水,也不利于wp移动生态系统的发展。

2007——2011年

2007年是iPhone登场的一年,看看这一年微软在干什么。Vista!对,微软正式发售Windows Vista。也许微软发售Windows Vista那一刻起,就开始走下坡路;也许在苹果研发iPhone的同时,微软也在同步研发自己的移动产品;也许时间如果重来,微软可以比苹果更早研发出iPhone,以致于后来某微软前高管声称:当我第一眼看到iPhone时,我就惊呼“这其实是我们一直想要(却没想到)的”

。哪有那么多也许!2009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7,但直到2010年10月才发布第一个Windows Phone版本——WP 7.0,此时安卓系统已达到了第一个里程碑,即电子市场上获官方数字认证的Android应用数量已经达10万个,可见微软的反应是如此迟钝。

2001——2007年

虽然刚刚经历了互联网泡沫,但微软却籍以Windows XP的发布继续扩张其影响力。这七年是微软霸权主义大行其道的七年,一方面淡定面对反垄断指控,另一方面在软件、硬件、互联网领域不断打压竞争对手并试图打入电玩游戏等其他领域。

有一点值得注意,微软一向视自由软件特别是Linux为主要竞争对手,这就好比两者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传闻开源社有一名著《大教堂与集市》,很多人容易将微软产品和Linux的关系比作大教堂与集市,其实是不正确的,该作的“大教堂”是“开源的大教堂”,严格来讲,微软产品开发应该比喻为“封闭的大教堂”。

微软的商业模式在那个年代一直是市场的主流,简单来说就是比苹果要“开放”,比自由软件要“封闭”,微软曾一度运用这种契合当时市场的商业运转模式一度压制了苹果,也阻止了自由软件的壮大。但在2001年,微软的宿敌Google却悄然起步。

值得讽刺的是,后来Google借助开源的便利和好处不断壮大并一度突围,取得今天与微软分庭抗礼的实力;而乔布斯的复出也凭借“另一种封闭”的升级模式取得成功,带领苹果引发业界奇迹。Google和苹果以不同的模式契合了后来的市场规律,而微软模式则被后来的市场所抛弃。

回顾微软这十年,微软的战略错误是多原因的,其最主要的就是背离了天时。业界的发展并不像想象中的快速,但并不意味着市场没有变化,就像为什么业界当年会引发互联网泡沫,而如今的大数据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金矿,当微软察觉时却早已失去良机。

上个月消息称鲍尔默即将退休,其瞬间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对于鲍尔默也无须过分责备,盖茨也有一定责任。很多人认为盖茨回归能够力挽狂澜,这不是客观理性而是一种信仰罢了。如果盖茨能力挽狂澜的话,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当年乔帮主复出光复苹果了。不管怎么样,乔帮主和盖茨都是这个时代的伟人,他们的辉煌都已成为过去。现在的微软需要的是新鲜的血液,力荐新人才是微软唯一的出路。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