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工业控制
[导读]去年是对中国制造业极具意义的重要一年,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的推进以及“互联网+制造”的落地,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作为国内三

去年是对中国制造业极具意义的重要一年,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的推进以及“互联网+制造”的落地,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作为国内三大家电集团之一的美的也在去年加快了智能化改造步伐。日前,美的空调首次对外公开其位于广州南沙工业园的全智能生产线。截至去年底,美的空调在自动化生产改造已累计投入10亿元,平均自动化率为16.9%,高于行业7%的平均水平。而这两条全智能生产线内机自动化率达到64%,外机达到 65%。

通过互联网技术把人与设备组成一个系统,并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技术人员对生产的监控、订单的即时反馈以及消费者的定制化服务,这是美的对智能制造的理解与追求。

“严格有效的数字化控制使得空调关键设备控制点得到控制,一次组装合格率也大幅度跃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加提高了产品质量。”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事实上,美的在智能制造上的道路并不好走,除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攻破一连串世界性和行业性的难题以外,无人化工厂随之带来的还有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变化。而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机器换人大潮中,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是美的乃至于所有制造企业的新课题。

美的将引入更多的机器人

探索智能化生产

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美的空调的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从内部工艺到外机组装、大到压缩机小到螺丝钉的组装,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机器人的标准化作业。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每一个工件都会有相对应的条码,通过信息化系统识别,机器人会“知道”哪一个零件应该配套哪一款机型,这样不仅实现了一条生产线能适应多种空调机型的生产,更能让相对应的信息进行捆绑,及时通过数据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品质。此外,该生产线还利用了移动终端对生产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管理移动化与决策数据化。

“利用互联网把设备和人连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再利用传感器技术,读取当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去分析再反馈到终端,非常便于工作人员的监控和管理。现在都用智能手机,效率提高不少,这就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广州智能工厂总经理汪小进告诉记者。

“当时谈C2M(顾客面向制造)概念的时候,我们不太相信。当中的一些技术例如抽真空、母解,包括一些运行方自动,这些智能化技术在这个行业内还是没有的,几乎没人敢做,在日本、德国、美国也是。而且空调的型号非常多,让自动化生产增添了更多的难题。”参与涉及和制造全智能生产线的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榆强说。

吴文新认为,全智能工厂最终的目的是品质稳定、成本最优、柔性交付。他举例道,一条普通生产线换型时间要45分钟,一次组装合格率只有97%,而现在的全智能生产线换型时间只要3分钟,一次组装合格率高达99.9%。

事实上,互联网等信息化智能技术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内部互联。美的认为,在产品最终完成并包装完毕后,通过直接扫描每个产品身上的“ID”号码就能马上与电商取得联系,而电商也能通过移动终端跟踪订单,实现了供应智能化与内外互联。

“电商的发展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了个性化定制、更加快捷方便的需求。比如现在想下个订单,但不喜欢我们的白色外观,通过APP确定颜色后转到业务部门,经过标准设计转化生产后配送到家,最终实现品质稳定、个性化更高、柔性交付。智能化还要这样适应发展潮流。”吴文新表示。

汪小进表示,从自动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的战略部署是美的空调基于“互联网+”的三阶段战略规划,未来美的空调会进一步加大机器人的投入建设,推动从制造智能化到“全价值链”的智能化,更会在供应、订单、研发、产品、生产智能化上加快步伐。

寻找人机平衡

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减少了劳动力。据吴文新表示,随着机器人数量的增加,家用空调事业部的操作工数量从2011年5万人的峰值下降到2015年的2.8万,2018年将会继续下降到1.6万。

这样的改变同样发生在其他事业部。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微波炉公司总经理刘辉告诉记者,三年前微波炉公司的生产性岗位大概有1万个,经过了近三年公司在机器人方面持续的投入,目前工人数量已经下降到7000人,未来三年还要继续减少3000人。

而来自美的中央空调的数据显示,该事业部近3年通过对核心零部件和全自动组装生产线的改造,生产效率提升了70%,生产线人数下降50%,人机比达到4%以上。

美的中央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经营部市场推广部长黄国强告诉记者,未来中央空调还会继续推进机器换人。 “用机器取代人手最大的好处是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产品质量可以更加稳定,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喜欢工厂里面枯燥的工作。”据黄国强表示,尽管一线工人的薪酬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招工难以及流动性过大问题仍然困扰着大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这也是美的加快机器换人的客观促成因素。

汪小进告诉记者,美的空调在做智能化之前,生产线的负荷强度非常大,员工也有部分在流失,因此在人员递减上,公司采取的主要是“只出不进”的方式来逐步减少人手。

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美的集团累计投入使用800多台机器人,自动化改造预计投入50亿元,未来两年预计每年会有500台新增机器人投入使用,两年后保有量计划为1800台。美的集团机器人产业项目总经理甄少强此前更透露,“更长期的规划是达到上万台。”

如此高额的投入真的会比减少的劳动力成本划算吗?记者注意到,不仅是美的,就连更早着手建设智能工厂的海尔同样从没有对外公布过单线的改造/建设成本,更不用说回报周期等实际问题了。

事实上,杨愉强在谈到智能生产线改造的四大难点中就提到了经济效益的问题。“哪些地方应该用机械手,这个机械手应该配多少工人,才能达到最大经济效益化,这个是蛮困难的,也让投资者和我们都很头痛。”杨愉强说。

不过,吴文新认为,实现智能化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必经之路,从长远来看一定是好的。而且实现智能化应该把品质放在考虑的第一位,不能单纯用劳动力成本来衡量。

“智能智造工厂、无人化工厂,并不是一个人都没有,设备管理还是需要人。”吴文新透露,美的正准备推行线上操作工用本科毕业生计划,以适应智能生产线对操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汪小进告诉记者,实现智能化后,人力资源方面也会发生相对应的变化,比如说,打螺丝的岗位没有了,但需要更多懂得机器人调整技术和生产线技术的人,未来也会更加重视技术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并会有相对应的员工培训计划等,以贴近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