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DA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近几年,LED面临爆发性增长,主要是源于各国政策的支持,以及下游电视背光源需求的急速增长、未来成本

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近几年,LED面临爆发性增长,主要是源于各国政策的支持,以及下游电视背光源需求的急速增长、未来成本下降所带来的大规模通用照明替代等。可以说,未来5年,将是LED产业的黄金增长期。

各国大力扶持LED产业

面对全球气候变迁与不断高涨的能源价格,各国政府都已经开始把一些高耗能的产品列为首要的禁用对象,例如白炽灯泡就是最为明显的案例。白炽灯泡的禁用首先从欧盟与日本最先开始,后来各国政府也开始陆续跟进。从各国禁用白炽灯泡的时间表来观察,2012年之后,大多数国家开始逐步禁用白炽灯泡,也为LED照明带来庞大的商机。

由于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全球LED市场今年来迅速扩大,根据台湾工业研究院(IEK)统计,2008年全球LED产值达到67.67亿美元。

上游约占行业利润的70%

LED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发光材料、衬底、外延片和芯片,中游的封装模块/光源、数码管和点阵、驱动IC/控制,下游的应用,包括照明和背光源。LED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差异很大,上游产品技术难度高、进入门槛高,从而毛利率高,约占行业70%的利润;中游和下游产品技术难度低、缺乏核心技术、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从而中游的封装环节约占10—20%的利润,下游的LED应用约占10—20%。

LED产业在全球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台湾和韩国的企业数量众多,主要集中在衬底、外延片、芯片以及封装领域。真正具备实力从事LED产业链上全业务的公司比较少,主要是美国、日本及韩国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国LED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下游应用需求的带动下,产生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国内LED产业链正在崛起。

目前LED外延片生长技术主要采用MOCVD,世界范围内能够生产这一设备的企业也不过3到5家。世界上最大的两家MOCVD生产商为德国的AIXTRON和美国的VEECO,它们占据全球MOCVD供应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处于垄断地位。

LED产业有望高速增长

随着世界各国对绿能产业的日益重视,LED市场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厂商积极投入LED市场,使得半导体照明技术得到了快速提升。LED产业发展之快,应用之广,已超越了想像,其价值链也由制造业延伸进入到服务业,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市场上对于LED未来是否过剩存在忧虑,但是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市场的这种担心有些过头。下面从供给和需求两边进行分析,来看LED市场未来两年的市场趋势。

供给增长受制于上游设备和原料供应。首先,上游MOCVD设备产能快速扩张,效率大幅提高。目前全球能够生产MOCVD机的公司有三家,德国Aixtron、美国Veeco、日本Sanso,而前两家统治了整个全球市场。但是,MOCVD市场需求的强劲,以及垄断所带来的高回报,吸引着新的市场进入者;其次,上游主要材料短缺成为目前LED产能扩张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LED产能形成制约的是上游的主要材料,蓝宝石基板、MO气体等。而LED的这些上游材料行业进入壁垒高,由国外少数公司控制,而且衬底的主要生产商毛利率在不断提高,说明市场的原料供应的紧张程度。

经过分析得出结论,2010年LED供应紧张,2011年会有所缓解,而且近两年供给过剩情况不会很严重。随着原有LED厂商和新的厂商在LED芯片上大规模扩产计划的推出,投资者对于未来LED产能过剩日益担忧。在查阅了大量国外和台湾机构的研究,各机构对于未来供给和需求的预测数据差异比较大,在产能过剩及其影响的问题上观点并不统一。

综合各方的观点,笔者认为,未来几年将是LED产业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期。目前LED下游的需求逐渐扩散并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而各路资本也纷纷加大对上游供给产能的投入。至于未来是否会产生产能过剩亦或是不足,这主要取决于通用照明市场的大规模替代何时启动,并接替背光源市场进一步扩大LED的需求。但无论未来市场变化如何,照明市场的启动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不会很久。

我们认为,即使产能过剩也不可怕,我们依然看好LED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我们认为依据产业发展的规律,如同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一样,未来LED产业必然也会出现产能过剩,优胜劣汰的过程。而长期从事LED研发和生产、具有丰富行业经验、技术领先、具有规模效益以及获得下游客户广泛认可的公司必然是最后的赢家。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凭借领先的技术、更高的品质、规模经济等优势,会拥有更高的毛利率和更多的市场机会。

另一方面,中国的LED企业受到政府的补贴资助,同时凭借较低的人力成本和日益增长的国内下游背光源需求,在全球竞争中成为后起之秀。

目前,国内LED企业数量较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有20多家。可以重点关注的上市公司包括:三安光电、士兰微、浙江阳光、同方股份和德豪润达等。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全球TMT2022年10月19日讯)10月17日晚间,安集科技披露业绩预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54亿元至8.33亿元,同比增长60.24%至77.03%;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73亿元至2.34亿元...

关键字: 安集科技 电子 封装 集成电路制造

关注华尔街内幕资讯的“streetinsider”近日爆出,安博凯直接投资基金(MBK Partners, L.P.)有意收购全球顶尖的半导体封测公司Amkor。风闻传出之后,Amkor当日(7月15日)股价上扬2.2%...

关键字: 半导体 封测 封装

近年来,HDD机械硬盘市场遭遇了SSD硬盘的冲击,除了单位容量价格还有一点优势之外,性能、体积、能耗等方面全面落败,今年再叠加市场需求下滑、供应链震荡等负面因素,HDD硬盘销量又要大幅下滑了。来自集邦科技旗下的Trend...

关键字: HDD 机械硬盘 AMR 封装

据路透社报导,知情人士透漏,就在美国“芯片法案”正式完成立法的之后,韩国存储芯片厂商SK海力士将在美国建设一座先进的芯片封装工厂,并将于2023 年第一季左右破土动工。

关键字: 芯片 封装 SK海力士

近年来先进封装(Advanced Package)成为了高性能运算客制化芯片(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SIC)成功与否的关键。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升级,世芯电子致力于投资先进封装关键技术,将其...

关键字: 世芯电子 IC市场 高性能运算 封装

(全球TMT2022年8月16日讯)由OCP社区主办,浪潮信息承办的2022 OCP CHINA DAY于2022年8月10日在北京圆满结幕。此次展会,长工微受邀在开放计算生态论坛进行"多相VRM电源方案的新选择"的演...

关键字: CHINA 电源方案 VR 封装

2022年8月9-11日,作为引领全球电子封装技术的重要会议之一,第二十三届电子封装技术国际会议(ICEPT 2022)在大连召开。长电科技董事、首席执行长郑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小芯片封装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的主题演讲。

关键字: 芯片 封装

(全球TMT2022年8月5日讯)2022年7月25日,泉州三安集成取得IATF16949体系认证证书,该证书标志着泉州三安集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就射频前端芯片和滤波器的设计和制造符合IATF16949:2016相关标准要...

关键字: 集成 滤波器 封装 晶圆

规划中的Intel 14代酷睿Meteor Lake处理器将采用多芯片堆叠设计,其中CPU计算单元由Intel 4nm工艺制造,核显部分则是台积电操刀。

关键字: Intel IDM 封装 晶体管

(全球TMT2022年8月2日讯)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迎来成立18周年的"成年礼"。自2004年成立以来,中微致力于开发和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加工的高端设备,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高端微观加工设备的领军企业...

关键字: LED 封装 等离子体 集成电路

电子设计自动化

21193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