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导语: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互联网公司,谷歌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解读热潮。它为什么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为什么关闭Google Reader?为什么放弃明显机遇,却投资大量“黑洞项目”?谁才是公司真正的主人?谁又是

导语: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互联网公司,谷歌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解读热潮。它为什么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为什么关闭Google Reader?为什么放弃明显机遇,却投资大量“黑洞项目”?谁才是公司真正的主人?谁又是真正的敌人?苹果公司和Palm前高管迈克尔·梅斯(Michael Mace)今天撰文,详细解读谷歌的做事逻辑,以及由此生发的企业文化、治理结构和人际策略。

以下为文章全文:

“谷歌想要干什么?”

科技界观察人士最喜爱的消遣,就是讨论“谷歌为什么这样做”。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谷歌从不按照商界规则和逻辑行事。

谷歌三巨头谢尔盖·布林、埃里克·施密特和拉里·佩奇

它放过了许多显而易见的机遇,却大举投资“黑洞”项目,并洋洋得意地宣布关停产品:在许多人眼中,这种事情让人尴尬不已。

谷歌的所作所为让客户和合作伙伴头疼不已,更让股票分析师茫然无措,因为他们需要告诉投资者是否应该买进谷歌股票。每当谷歌的季度业绩略显平庸时,这一话题就会甚嚣尘上。

不过,试图为一家公司的所有行为找出逻辑依据,本身就是错误的。有时候,经理人的某些行为可能出于恐惧,可能出于傲慢,甚至纯粹只是“脑残”了。为他们的决策强加逻辑内涵,就像古代的巫师在面对火山爆发时,非要通过龟壳上的裂纹进行阐释一样毫无意义。

但对谷歌而言,它的做法绝非恣意妄为,即使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样的诡异交易也有充分理由。谷歌遵循一套与大多数公司迥然不同的行动纲领。苹果的口号是“不同凡想”,但在许多方面,谷歌才是这句口号的真正践行者。它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公司理念的另辟蹊径。

谷歌的理念独一无二,包含三大要素:企业文化,公司治理,以及人际策略。先从文化谈起。

  谷歌文化:实验检验+快速迭代

大多数公司的战略思维围绕业务模式展开。例如:传统制造商以大项目为核心,会进行大量前期准备,并花费很长时间去落实。如果你要生产一辆轿车、一架飞机或一部智能手机,那么你需要提前规划功能,推动硬件和软件设计同时完工,并安排生产和分销流程,一切就绪后才能投入生产。制造复杂实体商品的公司通常把产品生命周期定在12至24个月,甚至更长。

在整个20世纪,这种漫长的规划周期是大公司的必修课。它经过言传身授和商科教育,成为商界固有观念之一,甚至成为大多数人的思维的一部分。

但是,对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而言,发展模式完全不同。互联网和软件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你无法精确规划产品,只能每天接收用户反馈并持续改进。进化速度越快,灵活度越高,你的产品就会越成功。

这种快速演进模式,以及与之配合的“敏捷设计”,已经融入互联网公司的血脉与灵魂。他们不会制定详尽的长远规划,而是快速响应、快速行动。

这是商业的巨大变革。过去,行动敏捷的公司往往规模很小。企业越庞大,就会愈发看重规划和长远战略。而谷歌是第一家重视快速反应甚于详细规划的科技巨头。

与之相对应的,是谷歌管理层的文化背景。

大多数公司聘请的经理人拥有商科或财务背景,曾在传统大企业历练,学会了一整套轻车熟路又能取悦投资人的言谈举止和价值取向。谷歌则完全由一大批工科博士掌控,他们喜欢探讨技术而非商业话题,反感空洞套话,也讨厌现代财务与营销体系的干扰杂音。

大多数记者和分析师不理解工程思维与传统商业思维的根本区别。工程思维的一大关键要素是“科学方法”的运用:鼓励各种想法的优胜劣汰,通过可控实验检验想法,并依照实验数据做出决策。

从言谈举止和字里行间,谷歌不经意表达了对于“科学方法”的看重:谷歌管理层多次公开表示,“如果无法测算,就无法改进”。这句话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的爱尔兰物理学家开尔文男爵,也是对网页设计领域经典表述“如果能够测算,就可以改进”的微妙升华。原文的意思是,网页设计师应该测算一切能够测算的元素;而谷歌想要表达的是,除非经过测算,否则你的产品毫无意义。

对于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而言,谷歌“万事皆需测算”的方法论可谓大逆不道。在苹果公司,伟大的产品设计是一件艺术品,最重要的改变源自直觉,而非事先的精密计算。

但是,工程师们天生不按照直觉行事。当然,你可以拥有直觉,但你需要把它当作一种可能方案,并进行测试。最终决策将以测试结果为基础。

工程师主导的大型科技公司并非只有谷歌一家,巅峰期的惠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惜的是,惠普等公司被长远规划束缚了手脚。谷歌的与众不同在于,它把工程师对于科学方法的热爱,与互联网的快速迭代开发融为一体。这两种气质合二为一,让谷歌常常像一个短期科技实验的聚合体。

再谈谈谷歌公开关闭产品这件事。

对大多数公司而言,关闭产品是一件羞于外人知的事情,因为这会让用户感到失望,也会损害自身形象。因此,许多企业遮遮掩掩,要么称之为“资源重新分配”,要么称之为“聚焦新产品”,或是抛出其他自欺欺人的言论。

谷歌的做法完全相反。每年,它都会找几个时间点,向全世界宣布将关闭某几款尚有数百万用户的产品和服务。它不仅不以为耻,反而会显得喜形于色,仿佛关闭RSS阅读器Google Reader是一项值得骄傲的“伟大成就”。

对谷歌而言,这或许确实是“伟大成就”。从科学方法的角度看来,谷歌的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实验,需要经受阶段性检验。实验结束后,要么继续跟进,要么宣布终止并把重点放在其他项目上。科学家不会感情用事;这就是系统运转的方式,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

谷歌宣布实验终止,并不是承认失败,而是骄傲地展示自己遵循的科学原则。谷歌管理层则会将关闭产品视作公司精力集中、有序行事的证据。[!--empirenews.page--]

  谷歌管理:佩奇+布林

谷歌第二个不同寻常的方面在于所有权结构。

请不要忘记,谷歌并不是一家“真正的”上市公司。当然,谷歌发行股票,也具备上市公司的其他一切特征,但56.7%的投票权被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控制。只要他们仍是好朋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对谷歌做任何事,而他们也不可能被解雇。

因此,许多大型上市公司疲于应付季度财报,而谷歌则没有成为业绩的奴隶。正如佩奇2004年所说,“通过投资谷歌,你将对谷歌的团队下长期赌注,尤其是对布林和我”。

“长期”是多长?目前,布林和佩奇都是40岁上下。他们可能还有38年的寿命预期,那就是到2050年。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他们会前往其他公司工作。因此,谷歌的计划至少已排到了2050年。

一些科学家预计,我们将在2050年之前实现超人的人工智能。我并不赞同这一预期,它可能过于乐观。但是,谷歌可能已计划了几乎一切。

结合前两个独特元素,你可以看到谷歌更有趣的全貌。为了实现季度业绩,许多公司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周期。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季度业绩是可预测的,但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完成其他任务。

谷歌采取了相反做法:制定较短的、不可预测的计划周期,以追求更长期的目标。谷歌在不屈不挠地追求长期目标,但该公司的短期行为看起来非常随意。

在这一过程中,谷歌不断优胜劣汰。换句话说,谷歌的疯狂是有迹可循的,但他们不会告诉你具体方法是什么。

谷歌政策:代理人施密特

谷歌的第一任CEO是佩奇。但投资者说服佩奇和布林,他们需要一名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他们不情愿地同意了,并认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最合适人选。但乔布斯已有自己的工作,最终他们找到了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2000年的一段视频反映了佩奇当时的想法,这是在施密特加入谷歌的前一年。佩奇被记者问到,在27岁就成为一名CEO会有何挑战,他的回答是:“毫无疑问,我缺少经验,这是一个问题。但我也有一些优势作为弥补,例如了解科技发展方向,对未来有着清楚的认识,真正理解当前所处的行业,以及谷歌在做什么。”

佩奇承认,他需要接受管理培训,但他也有自己的做事方式,自称“梦想家”。可以肯定,在27岁就将自己称作“梦想家”的人不缺乏自信。

很快,施密特来到了谷歌。在随后10年中,佩奇向他学习管理经验。不过,即使在施密特时代,佩奇和布林仍控制着公司。只要愿意,他们随时都可以赶走施密特。

在施密特执掌谷歌的初期,他和佩奇共同前往斯坦福大学演讲。这一演讲有视频记录,其中一部分表明,施密特和佩奇当时的互动并不顺畅。

两人之中,施密特更善于表达。演讲时,施密特总是先说一段,佩奇随后进行评论。对于佩奇所说的内容,施密特也会提出不同见解。在这段视频中,施密特和佩奇就像是一对已婚夫妇,双方相互欣赏,但也存在摩擦。

无论佩奇多么欣赏施密特的能力,无论两人的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对佩奇而言,在长达10年内与施密特保持这样的关系并不容易。

2011年,佩奇重新成为谷歌CEO,而施密特则转任执行董事长。佩奇随后快速行动,对公司进行重组,加速关闭一些项目。他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