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功率器件
[导读]本文参考eewiki上A20-OLinuXino-LIME的系统构建流程,为pcDuino3 Nano Lite交叉编译Mainline U-Boot和Kernel 4.x,并运行Lubuntu 14.04图形桌面。兔子使用的交叉编译主机环

本文参考eewiki上A20-OLinuXino-LIME的系统构建流程,为pcDuino3 Nano Lite交叉编译Mainline U-Boot和Kernel 4.x,并运行Lubuntu 14.04图形桌面。

兔子使用的交叉编译主机环境为Xeon E5620服务器和Ubuntu Server 14.04 64-bit操作系统,而交叉编译需要的Linaro GCC为32-bit版本,因此需要安装相关32-bit库。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i386 libstdc++6:i386 libncurses5:i386 zlib1g:i386

下载交叉编译工具,并将环境变量CC设置为编译器的路径和名称前缀。

wget -c https://releases.linaro.org/14.09/components/toolchain/binaries/gcc-linaro-arm-linux-gnueabihf-4.9-2014.09_linux.tar.xz

tar xf gcc-linaro-arm-linux-gnueabihf-4.9-2014.09_linux.tar.xz

export CC=`pwd`/gcc-linaro-arm-linux-gnueabihf-4.9-2014.09_linux/bin/arm-linux-gnueabihf-

深入命令查看GCC版本来验证交叉编译工具的配置,如果报错请检查32-bit库是否安装正确。

${CC}gcc --version

编译U-Boot

从U-Boot官方Git仓库下载U-boot源码。

git clone git://git.denx.de/u-boot.git

cd u-boot/

git checkout v2015.10 -b tmp

使用pcDuino 3 Nano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CC} distclean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CC} Linksprite_pcDuino3_Nano_defconfig

编译U-Boot,这里采用4线程加速编译。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CC} -j4

编译完成后,在U-Boot目录下会生成u-boot-sunxi-with-spl.bin文件,即为包含了A20初级Bootloader和U-Boot的镜像。

编译Linux 4.x Kernel

eewiki上使用了Robert Nelson编写的编译脚本来简化Kernel编译过程。下载编译脚本,并根据需要选择要编译的Kernel版本。本例使用4.1.x版本。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RobertCNelson/armv7-lpae-multiplatform

cd armv7-lpae-multiplatform/

选择Linux 4.1.x Longterm版:

git checkout origin/v4.1.x -b tmp

选择Linux 4.2.x Stable版:

git checkout origin/v4.2.x -b tmp

选择Linux 4.3.x Prepatch版:

git checkout origin/v4.3.x -b tmp

运行build_kernel.sh脚本开始编译。脚本会自动下载并配置交叉编译工具,从Kernel官方Git仓库下载源码并开始编译。

./build_kernel.sh

期间会进入menuconfig界面。由于脚本是为多平台设计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裁剪不需要的平台和模块支持。

编译完成后,在deploy目录下会生成zImage镜像文件,modules和firmware压缩包。

获取RootFS

eewiki提供了两种可供选择的精简版根文件系统,分别为Ubuntu 14.04和Debian 8。本文选择使用Ubuntu系统。下载并解压rootfs:

wget -c https://rcn-ee.com/rootfs/eewiki/minfs/ubuntu-14.04.3-minimal-armhf-2015-09-07.tar.xz

tar xf ubuntu-14.04.3-minimal-armhf-2015-09-07.tar.xz

另附Dibian 8的下载地址:

https://rcn-ee.com/rootfs/eewiki/barefs/debian-8.2-bare-armhf-2015-09-07.tar.xz

制作启动SD卡(MicroSD)

将TF卡通过USB读卡器连接编译主机,清除分区表sdX为对应的SD卡设备,如果使用主机自带的读卡器,则可能识别为mmcblkX。

sudo dd if=/dev/zero of=/dev/sdX bs=1M count=10

通过gparted或fdisk等工具为SD卡重新分区并格式化SD卡,本例使用Sandisk 8GB Class10 MicroSD卡。

 

 

分区后向SD卡写入编译好的Bootloader。

sudo dd if=./u-boot/u-boot-sunxi-with-spl.bin of=/dev/sdX bs=1024 seek=8

挂载SD卡分区。

sudo mkdir -p /media/boot/

sudo mkdir -p /media/rootfs/

sudo mount /dev/sdX1 /media/boot/

sudo mount /dev/sdX2 /media/rootfs/

将deploy目录下的zImage文件复制到BOOT分区,同时将设备树文件也解压到BOOT分区,此处文件名中的kernel_version会根据不同的Kernel版本发生变化。

sudo cp deploy/(kernel_version).zImage /media/boot/zImage

sudo tar xfv deploy/(kernel_version)-dtbs.tar.gz -C /media/boot/

(这里还没有找到选择编译Nano设备树的配置,本例实际使用的文件是从网上找到的:https://github.com/Thermionix/arch-satnav/blob/master/uBoot-pcDuino-Nano/sun7i-a20-pcduino3-nano.dtb)

在BOOT分区新建一extlinux目录和配置文件。

sudo mkdir -p /media/boot/extlinux/

sudo nano /media/boot/extlinux/extlinux.conf

配置用于指定Kernel、Device Tree和RootFS位置,其内容如下:

label Linux 4.x

kernel ../zImage

append root=/dev/mmcblk0p2

fdtdir ../

最后复制根文件系统到第二个分区。

sudo tar xfvp ubuntu-14.04.3-minimal-armhf-2015-09-07/armhf-rootfs-ubuntu-trusty.tar –C /media/rootfs

将编译Kernel生成的驱动模块也复制到该分区。

修改根文件系统分区下的etc/fstab文件,加入如下内容。

/dev/mmcblk0p2 / auto errors=remount-ro 0 1

/dev/mmcblk0p1 /boot auto errors=remount-ro 0 1

修改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自动配置网卡和DHCP。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卸载并移除SD卡。

sync

sudo umount /media/boot

sudo umount /media/rootfs

为pcDuino3 Nano连接USB 5V2A电源、HDMI显示器、USB键盘鼠标,插入制作好的SD卡,上电启动。

本系统从U-Boot开始就能够支持HDMI、Ethernet和USB设备,因此除了从SD卡启动操作系统外还可以选择U盘或网络启动。Ubuntu系统启动后停留在命令行登录界面,默认的用户名为ubuntu,密码为temppwd。

安装Lubuntu桌面

eewiki提供的Ubuntu为精简版本,这样一来用户可以方便的选择安装不同的桌面。本文选择Lubuntu桌面。

通过命令行界面登录Ubuntu,然后从Ubuntu源在线安装桌面。

sut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udo apt-get install lubuntu-desktop

经过漫长的安装等待后,重启系统就可以进入桌面了。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