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项目又有新动作,AI聊天机器人Grok推出了 30 美元包月的 AI 伴侣服务,这一消息迅速在科技圈和大众群体中引发广泛讨论,争议声此起彼伏。
当马斯克宣布 Grok 4 的订阅价时,整个 AI 圈都倒吸一口凉气。每月 300 美元(约合 2000 元人民币)的 SuperGrok Heavy 计划,把 AI 服务的定价天花板捅破了。
当中国移动 1.24 亿元的人形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单尘埃落定,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的名字被再次推到聚光灯下。
当 SpaceX 的 20 亿美元注入 xAI 账户时,马斯克商业版图的资金流向正在上演一场戏剧性反转。
当英伟达的股价在周三盘中触及 164.42 美元时,一个新的商业神话诞生了 —— 这家芯片巨头以 4 万亿美元市值,把微软、苹果甩在身后,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站上这一高峰的上市公司。
毫无疑问,微软的这场豪赌,正在重新定义职场规则。未来的职场食物链里,顶端是能指挥 AI 的人,底端是被 AI 取代的人。而现在,这场筛选已经开始。
7 月 7 日,OpenAI 向投资者披露的一组数据震惊行业:去年股权激励支出飙升至 44 亿美元,占同期营收的 119%。这一数字不仅远超谷歌、Facebook 等科技巨头上市前的水平,更暴露出 AI 行业人才战争的白热化。
芯片短缺还将上演?这一次原因有些意想不到。
在YouTube平台上有一个名叫Bloo的播客,他有着蓝色波浪状头发和深蓝色眼睛,不过他并非真人,而是完全的AI虚拟人物。
据日经亚洲 7 月 3 日报道,由于难以找到客户,三星电子推迟了其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泰勒市的半导体工厂的竣工时间,设备采购工作也随之延缓。
美国这 “说变就变” 的戏码,真是让人看笑话。此前,美国挥舞出口管制大棒,拿芯片设计软件 EDA 对中国下黑手,妄图用这 “芯片之母” 扼住中国半导体产业咽喉。可如今,却灰溜溜地解除了限制。
纳祥科技推出两款电弧打火机方案,充电式内置电池,适合户外独立使用;外接电源式轻量化,可从手机或汽车取电降本,两者均配备了专用芯片、电弧头、双开关及4级电量指示
当安卓阵营的 AI 助手已能处理复杂多轮对话时,苹果 Siri 仍困在 "指令式交互" 的窠臼中。
上周,微软宣布推出一款名为“Mu”的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系统,它让我们得以一窥未来我们使用各种设备(从个人电脑到烤面包机)的方式。
当 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还在坚持声称 "核心团队无人离职" 时,扎克伯格的挖角大军已在其研发阵营撕开巨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