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9 日消息,苹果在 WWDC22 的主题演讲中发布了 iOS 16、iPadOS 16 和 macOS Ventura 等操作系统更新,并且推送了多个系统的开发者预览版 Beta。
丰富的产品种类及下游应用领域使模拟芯片穿越周期。模拟芯片是一种处理连续性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工控、医疗、汽车等各下游终端。
近日,网上盛传中国广电即将开展5G业务商用的图片。图片显示,可能进行5G放号服务的地区在湖北省荆州市,时间表为6月底。另有消息,个别地区的5G套餐和预约也即将开始。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名称: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尽管意识觉醒、独立思考的机器人经常出现在影视及文学作品中,但关于“人工智能(AI)能否有人格意识”这个问题,实际上已被物理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争论了几十年,至今尚无定论。
云游戏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在云游戏的运行模式下,所有游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
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受芯片短缺影响,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223.04万辆。AFS还预计,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会攀升至约304万辆。
伴随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袭来,智能时代的话题愈演愈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跃升,有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智能交通体系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增长潜力。近年来,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跨国汽车企业相继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促进未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数字化潮流的驱动下,汽车正由原本一个机械化的交通工具,转变成与各个生态相互连通的移动终端。客户对汽车价值属性的期待,也不再仅限于由A点到达B点,而是对整个旅程中的驾乘体验和增值服务都提出了新的需求。汽车的机械属性正在不断弱化,而作为一个智能移动终端的消费电子品属性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此过程中,加速的产品周期和高度的软件化要求汽车行业的企业在开发模式上进行变革,以跟上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市场转变。
随着汽车电气化趋势的到来,汽车行业面临的变革或许比汽车从量产化发展以来的这一百多年还要大。汽车对于消费者的“意义”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除了交通工具,其还承载着更多“第三生活空间”的职能。而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若还沉浸在传统生产制造的“旧梦”中,或许会难以跟上这个时代对汽车行业重新定义的“新气象”的步伐。
全球能源电气化正在增加,并为各国提供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全球23%的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可归因于运输。由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国内市场正迅速将能源发电从化石燃料转向清洁技术,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表明,目前纯电动汽车正在取代化石燃料汽车,但监管机构仍在鼓励使用燃料电池等其他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中国已经在太阳能光伏和电池生产方面领先世界,并正在迅速实现新能源汽车产能和销售范围的国际化,参与并购买该行业的资产。
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迎来巨大的时代机遇。当前,中国品牌八仙过海,新造车势力来势凶猛,充满活力。合资品牌则蓄势待发,即将全面发力。汽车电动化已突破临界点,进入陡峭增长期。预计2022年约5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20%;2025年约700万~1000万辆;2030年约为1700万~2000万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动汽车越来越盛行,有赶超汽柴油车的趋势。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根据能源的比例不同电动汽车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等。电动汽车问世已经170多年,比汽柴油车出现还要早。鲜为人知的是,它的发展之路漫长而曲折,其间故事颇有味道。
科技以人为本,人类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科技发展方向。因此,在强调环保、倡导低碳生活的当今社会,如何利用现有的汽车市场资源,在更快、更好、成本更低的环境下开发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期,随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日益高涨。中国人越来越能够倾听来自世界的声音,从而唤起我们重新平衡低碳与环保发展的意识。
全球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和企业的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10%,即汽车增量中电动化的比例超过10%,预计到2025年会突破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