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机电信息》
[导读]摘要:脑机接口是脑电信号识别的重要研究方向,正确区分脑电信号是将思维意识转化为外围设备具体动作的根本前提。现重点分析了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模式的脑电信号分类识别方法,致力于有效提升分类的精度。首先利用功率谱模型提取脑电信号的时频特征,并将其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样本集及测试集,然后搭建多层反向传播网络,再利用LMS改进算法进行训练,最终得到分类识别结果。经实验证明,该脑电信号识别方法的分类效果良好。

1脑机接口研究背景

脑机接口(sBrainomputeBIiteBfrce,snI)是指从大脑获取生物电信号,经过分析、处理后,将它们转换成具体指令用于控制外围设备。早期脑机接口的研究是为了辅助肌肉神经受损的人恢复其动作功能,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脑瘫、脊髓损伤等。脑机接口现已超越了医疗范畴,向更为宽广的领域拓展,在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般来说,脑机接口有两种:非侵入式和侵入式。其中,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一种无需侵入大脑程序就能工作的接口,主要根据连接到病人头皮上的多个电极提取脑电信号实现工作。脑电信号是大脑特定部位神经细胞群在生理过程中自发或诱发的电活动在头皮表面的电位信号,是脑机接口一个重要的信号来源。snI是建立在脑电信号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交流和控制通道,人可以通过这种通道直接通过脑电引起的波动来表达想法或者操作设备,而不需要通过语言或者肢体动作。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门槛较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从事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向的分析研究。人工耳蜗是一种典型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应用,可以为听力神经受损、丧失听觉的人提供帮助。

如今脑电信号可以不依赖于外部肌肉和神经就可以实现人机交互,改善肢体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特殊环境的作业人员控制机器,还可以提供游戏控制、虚拟环境导航等娱乐方面的体验,还有可能为一些有交流沟通障碍的人群提供新的交流沟通渠道与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机器学习分类识别方法,正确识别出对应某种运动状态的大脑运动信号,并提升其识别精度。脑机接口信号识别过程如图1所示。

2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

脑机接口系统中,对脑电信号分类是最为关键的技术,决定了思维意识和机械活动间能否建立相互对应关系,从而准确完成既定动作。然而,实际脑电信号十分微弱,且有着很强的时变性及非线性,仅仅从时域和频域获取脑电特征信息并不理想。本文结合时频分析方式,将基于AR模型参数的特征提取与基于小波变换系数的特征提取进行了比较,以识别正确率为指标,初步检验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针对网络开放标准数据集BCI2005DatasetIIIb,提出ARBurg模型参数化方法特征提取方法,将实际的脑电信号样本集x(n)作为特征提取系统的输入开始建模,具体来说,AR谱估计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给定的数据x(n),0≤n≤N-l建模,可以表示为:

式中,ak为AR系数:w(n)为方差为a2的高斯白噪声。

第二步,基于模型的参数计算PsD估计值,进行AR谱估计。PsD计算公式为:

第三步,ARBurg模型利用了前向预测误差(Forwardpredictionerrors)f,p(n)和后向预测误差(Backwardpredictionerrors)b,p(n)的最小化和反射系数p的估计。

预测误差满足以下递归顺序表达式:

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选取最佳的参数实现准确分类,参数的搜索区间由经验设定。

3#BC分类识别过程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1Neutra1Network,ANN)是由大量人工神经元广泛互联组成的计算系统,它可以抽象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操作,将原始EEG信号模型和特征参数模型作为输入,根据脑电图的波形特征及分布范围,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自发的脑电分析,可以有效检测EEG特征信号,因而ANN技术非常适用于对癫痫脑电信号进行分类识别。

依靠上面基于ARBurg模型参数化方法提取的脑电信号特征,利用多层反向传播网络和LMs算法训练的分类器需要确定隐含层的个数、每个隐含层的节点个数、神经网络选择权值、训练迭代周期的个数、激活函数的选择、运算时间学习率和动量系数的选择以及其他与解的收敛性有关的参数及问题。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Error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解决了多层感知器的学习问题:BP神经网络存在两条信号线,工作信号正向传播,误差信号反向传播。反向传播过程中,逐层修改连接权值,BP算法可以看作LMs算法的改进版。

近年来,已有许多特征提取方法与不同类型的分类器相结合,所得分类器的性能取决于被分类数据的特性。目前并不存在一种分类器适用于所有分类问题,当然也就没有适用于所有数据分类结果的评价机制。为了获得对分类器逼近目标质量的可靠评价,通常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性能度量,并且评估分类方法性能的度量是分类器设计的一个关键部分。其中,模型的泛化属性、训练性能及其在整个域上的预期性能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生物医学信号分析中使用的标准来测量分类器的性能,包括混淆矩阵、分类准确性、敏感性(TPR)、特异性、误报率(FAR)、F-measure和接收操作特性曲线(RoC),这些方法用于评估分类器对提取的数据特征分类结果的好坏。

4结语

本文基于ARBurg模型参数化算法对运动脑电信号特征进行提取,并将其作为ANN分类器的输入数据,因特征参数充分包含所隐含的时频信息,使其在区分样本类别上有良好的表现,分类精度有较大提高,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