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控平台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信息化管控平台在运作过程中需收集大量的信息。为确保这些信息准确、及时,需要制定一些有效措施,如进行必要的绩效考核。这些信息本身反映了工程管理的水平,因此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在信息化管控平台中开发相应功能,对分公司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信息化管控平台进行绩效考核。
1分公司绩效考核
1.1指导思想
分公司绩效考核分为月度坏点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将工作差错率作为月度坏点,工作完成的人均成效(工作量和质量相结合)排序作为年度绩效,对分公司各项关键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考核结果通过扣除月度绩效奖金和发放年度绩效奖金兑现。
1.2基本公式
月度坏点=不符合数量/完成数量×系数:
月度绩效分=(完成数量-不符合数量)/分子公司人数:年度绩效考核分=基础分×得分比例。
得分比例根据同类分子公司月度绩效分累计后排序,按事先设定规则得出,比如排序第1得分100%,第2得分80%等。
以下绩效考核表格,由管控系统根据收集的数据,按查询条件自动生成。
1.3施工现场控制绩效和坏点考核
此项考核针对现场施工时对移动作业端(手机APP)的操作情况。移动作业端生成每日的施工日志(表1),这是信息化管控平台的主要基础数据,因此必须保证此项操作完整、准确、及时。
绩效分=有效日志/(在职人数x0.1):
不合格比率=(未开工+施工未完+未完成文件上传基本数量)/(已建立日志-取消):
各公司坏点=不合格比率/5%。
1.4项目开竣工管理绩效和坏点考核
此项考核针对项目的开竣工管理。在管控平台中,项目的开竣工通过实际施工日志的最开始日期与最后日期提交后,按每个施工队伍对应的项目开竣工报告,由系统结合施工日志的日期逐级自动生成,如表2所示。项目的开竣工日期是否准确、及时生成,既是项目统计的需要,也是下一步竣工资料管理的前提,非常重要。
绩效分=(开工有效队伍项目+竣工有效队伍项目)/(在职人数×+.1):
不合格比率=(开工及时性超期+竣工及时性超期+3+天未提交支撑性材料)/(队伍项目开工+队伍项目竣工):
各公司坏点=不合格比率/1+%。
1.5竣工资料管理绩效和坏点考核
竣工资料管理的月度坏点考核,结合了系统数据和外部反馈信息,且含有人为判断,较为复杂,本篇6过。
竣工资料管理的月度绩效如表3所示。
竣工资料移交分=((1×α×8×y)
式中,α为移交时间系数,设定如下:合同竣工后15天内完成为1.0,16~30天内完成为0.5,30天以上完成为0:8是难度系数,设定如下:电缆为4,工程为3,市区、市北为2,变修、腾隆为1:y为日志系数,设定如下:基础系数为1,然后所施工子项目每增加一个日志增加0.2。
竣工资料管理绩效分=竣工资料移交分/(在职人数×0.1)。1.6计划偏差率坏点考核
此项考核针对生产计划的偏差率。在管控系统中,生产计划分为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随着时间推移,逐级生成。与实际产生的日志进行比对,就产生了计划偏差率。表4展示的是周计划偏差率坏点。
偏差率=(增加非周计划+未实施)/周计划:
坏点=偏差率/30%。
1个人绩效考核
个人绩效考核,目前主要分为工作负责人绩效考核和项目负责人绩效考核。
1.1工作负责人绩效考核
工作负责人主要承担在施工现场持票带领施工班组施工的职责,肩负着安全生产的风险。因此,对每日顺利完成施工日志的工作负责人进行绩效奖励。奖励金额根据持票不同,稍有区别。以下以某分公司为例,工作负责人持票统计如表5所示。
1.1项目负责人绩效考核
项目负责人负责各专业项目的组织实施,包括上报生产计划、开竣工管理、指挥工作负责人每一天的具体施工。同样可以用所负责项目的施工日志的完成结果来衡量其工作绩效,最后根据分值,对其实施月度奖励。项目负责人绩效考核如表6所示。
式中,α为子项目专业系数,目前均设置为0.2:8为项目电压等级系数,500kV到低压分别设置为1.5~0.6不等:y为管控系数,生成日志并完成为1,生成日志但未完成为0.2:s为项目数量系数,设当日实施的项目数量为N,起始s为1,然后依次为0.9、0.8、0.7,5个及以上时为3/N。
(2)坏点分:
坏点分包括开竣工管理坏点和竣工资料管理坏点,原理与分公司坏点考核相同。
(3)总分:
总分=成绩分-坏点分
某人成绩分明细示例如表7所示。
3结语
实施基于管控平台的绩效考核以后,由于所有考核数据和分数在系统上公开,在笔者所在集团的各分公司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管理层反馈:考核公开透明,管理更方便,职责更清晰,管理阻力小,内部激励有依据(个人的绩效考核兑现由分公司落实)。
(2)中层骨干反馈:专门成立了小组、团队,研究相关报表和考核数据,力求减少坏点,争创成绩。
(3)一线职工反馈:得到了实惠,多劳多得,高分多得,积极性被有效调动。
有鉴于此,绩效考核方法根据实际需要,正在不断改进,绩效考核覆盖面也将继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