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openIC
[导读]纵观整个制造业,芯片的制造流程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之一,这项点石成金术可分为八个大步骤,如下图所示,这些步骤又可细分为上百道工序。


纵观整个制造业,芯片的制造流程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之一,这项点石成金术可分为八个大步骤,如下图所示,这些步骤又可细分为上百道工序。

制造硅晶圆



制造硅晶圆的原料是我们最常见的沙子,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将沙子进行提纯得到单质硅,然后再通过直拉法得到单晶硅锭,先将硅锭两端切去,再切成几段,进行滚磨,目的是使单晶硅棒达到标准直径。接下来采用X射线法确定单晶硅的晶向,切除参考面,再以参考面为基准进行切割得到硅晶圆,如下图所示。

得到初步的晶圆后,要将切好的硅晶圆进行倒角、研磨处理,让其表面变得平整光滑,否则难以在上面刻制正确的电路。研磨过后还要用化学腐蚀液去除研磨过程中的损伤,最后用抛光液进行抛光,经检验合格后,即可交给产线进行制造了。

薄膜沉积



第二步到第六步是需要多次重复的过程。薄膜沉积(deposition)是将材料薄膜沉积到晶圆表面上,沉积材料可能是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常见的薄膜有二氧化硅薄膜、多晶硅薄膜、氮化硅薄膜、金属及化合物薄膜等。常用的沉积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和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CVD是把构成薄膜物质的气态反应剂或液态反应剂的蒸汽以合理的流速引入反应室,在衬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沉积成膜的工艺方法,如下图所示。

物理气相沉积是指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物理方法,将材料源(固体或液体)气化成气态原子或分子,或部分电离成离子,转移到硅衬底表面形成薄膜的过程,如图3-5所示。PVD相比CVD而言,优点是工艺原理简单、工艺所需温度低,能用于制备各种薄膜。缺点是台阶覆盖(step-coverage)性、附着性、致密性不如CVD薄膜。

PVD的常见种类包括溅射镀膜、真空蒸镀、等离子体镀膜等。以溅射镀膜为例,是指在一定真空度下,使气体等离子化,其中的离子轰击靶材表面,靶材表面的原子等粒子气相转移到达衬底,在衬底表面沉积成膜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光刻



光刻是整个制造中最核心的一步。光刻前要在晶圆上均匀的涂上光刻胶(photoresist),通常光刻胶采用旋涂的方式,即边旋转,边涂抹,保证光刻胶的均匀性,如下图所示。

将涂光刻胶后的晶圆放入光刻机中,光刻机的光源发出的深紫外(DUV)或极紫外(EUV)光透过掩模版(也称作光罩),将掩膜版上的电路结构图案缩小并聚焦到光刻胶图层上,光刻胶在受光后,受光区域会发生化学变化,掩膜版上的电路图形就会印刻到光刻胶图层上,此步骤称为曝光,如下图所示。曝光之后的步骤是烘烤和显影,目的是去除图形未覆盖区域的光刻胶,从而让印刷好的电路图案显现出来,永久固定。

刻蚀



刻蚀(etch)是在光刻步骤完成后,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有选择地从硅片表面去除不需要的材料,从而只留下3D电路图的过程。刻蚀方法主要包括湿法刻蚀(wet etching)和干法刻蚀(dry etching),湿法刻蚀是指利用化学溶液与预刻蚀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去除未被掩蔽膜材料掩蔽的部分而达到刻蚀目的。干法刻蚀是用等离子体化学活性较强的性质进薄膜刻蚀的技术,干法刻蚀又包括溅射刻蚀(Supptter Etching)、等离子体刻蚀(Plasma Etching)、反应离子刻蚀(Reactive Ion Etching,RIE)。刻蚀过程以等离子体刻蚀为例,利用等离子体中的粒子,撞击二氧化硅薄膜层,达到去除多余氧化层的目的,如下图所示。

计量和检测



刻蚀结束后要对晶圆计量和检测,确保没有误差。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预期,则应反馈至光刻或者刻蚀步骤,做进一步的优化及调整。事实上,计量和检测可以贯穿整个制造流程。

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就是将要掺杂的原子(如Ⅲ、Ⅴ族元素),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被加速射入到晶圆的特定区域,再进行退火、激活杂质、修复晶格损伤等步骤,从而获得所需的杂质浓度,最终形成N区或者P区。

互联



互连就是讲同一芯片内各个独立的元器件,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模块的技术。用于互连工艺的金属材料需具备低电阻率、热化学稳定性好、抗电迁移特性佳、易于沉积和刻蚀、价格低廉等特征。集成电路发展早期主要使用铝互连工艺,但因为铜具有比铝更低的电阻率,和更好的抗电迁移特定,而被广泛采用。

//


从薄膜沉积到互连这六个步骤,在整个制造流程中会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每一次重复,都会在晶圆上刻制一层电路,最终形成完整的芯片。以上所有步骤完成后,对晶圆整体进行打磨、抛光等,再进行测试及封装,合格的芯片就可以出厂交付了!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