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机电信息》
[导读]摘要:电力电缆在工作中由于受到电、热、机械等复杂应力的作用会产生局部放电现象,严重时还会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电网的安全性。对电缆中局部放电信号的识别和诊断是电缆智能运维的重要手段,鉴于此,介绍了如何使用样本清洗、样本查重等筛选手段和噪声叠加、稀疏处理等数据增强方法对局部放电信号的样本进行处理,从而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局部放电智能诊断系统提供可靠的基础样本数据,提高局放诊断的准确率。

引言

基于目前电力设备数量级迅猛增长的电网的规模和运维工作需求,国家电网在"十三五"规划中设立了智能运检的建设目标:2021年初步建成智能运检体系。通过应用"大云物移"等新技术,以智能运检九大典型技术领域为重点,以设备、通道、运维、检修和生产管理智能化为途径,全面构建智能运检体系,全面提升设备状态管控力和运检管理穿透力。

由于电缆输电安全性高,且敷设于地下,有利于节省用地,保证环境美观,目前配电网输电线路中电缆线路的占比普遍较高。而电缆中的局部放电信号特征是评价电缆绝缘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电缆局放信号的检测有利于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地掌握电缆绝缘的运行状态,有助于电缆的可靠运行。

目前,电缆中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和定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且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针对电力领域智能运检的需求,对电缆中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图像识别和智能诊断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运维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等前沿技术进行电缆局部放电数据诊断系统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高质量的样本数据是提高局部放电诊断模型训练准确率的前提,本文分别采用样本筛选技术和数据增强技术来解决残缺、冗余样本问题和样本不均衡问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局部放电诊断模型的准确率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1样本筛选技术现状

在局部放电样本累积过程中,经常出现大量幅值分布、相位分布均非常类似的样本,在对故障源同一时段的集中检测中该现象尤为常见。而在深度学习的训练中,模型质量和样本数量并不完全成正比,损坏的样本、大量重复的样本不仅无法达到增强网络性能的目的,反而会造成迭代缓慢、训练速度下降,甚至有可能引起过拟合。

在很多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研究中,都假设使用的训练样本各类别是同等数量的,或称训练样本是均衡的。但是真实场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往往不符合这个假设。一般而言,非均衡的训练样本会导致模型侧重于样本数目较多的类别,而忽略样本数目较少的类别。如果在二分类中有99个正样本和1个负样本,那么很多学习算法包括神经网络算法会放弃负例预测。这样,即使训练出的模型也在样本集上可以达到99%的高准确率,这样的模型也不具备泛化性和实用价值。因此,对样本的均衡处理是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之前的必要措施。

2局放信号的样本筛选和处理

2.1样本筛选

本文采用的样本筛选技术包括样本清洗和样本查重。

清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格式不正确的、残缺的图谱。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检查其相位、周期是否在有效性范围内,以及每个点的数据是否在量程范围内。对绘制出的图谱像素检查包括对R(Red)、G(Green)、B(Blue)三个色彩值分别进行的合法性检查。

查重的目的是去除重复的、冗余的样本。本文采用的查重分为人工查重和自动查重。人工查重依赖人工经验,主要关注的是图谱的幅值、相位、是否对称、簇数和噪声来源是否相同等特征。自动查重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计算来完成。对同测点的一批数据随机抽取一部分作为基础数据,统计剩余数据对基础数据的相关性,删除相关性高于阈值的数据,阈值设置为0.95。相关性的计算采用的是Pearson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px,y为x和y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与人工查重相比,自动查重效率较高,且减少了人工参与比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2.2样本数据增强

样本库中的训练和测试数据来自于多个变电站现场的实测局部放电数据。现场实测数据的特点在于特征鲜明、数据真实。然而,因数据来源各异、缺陷持续时间各不相同,对不同缺陷采集到的样本数量有较大的差异,容易造成样本不均衡。如果基于不均衡的样本直接进行神经网络训练,会导致训练出的模型泛化能力差,容易发生过拟合。数据增强是解决样本不均衡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针对数量较少的样本,通过对已有样本进行处理,生成新的样本,平衡各类标签的样本数量,避免样本不平衡对训练结果的影响。

使用噪声叠加法进行数据增强,如图1所示。在缺陷图谱上叠加现场常见的噪声信号,生成新的样本。叠加方式为:将采集前端采集到的局部放电原始数据转成以相位为x轴,周期为y轴,幅值为:轴的三维数据:然后按照现场干扰的数据特征,分别生成各干扰对应的三维数据:再对局部放电原始数据和干扰数据进行幅值累加,得到干扰叠加后的数据。

同时,本文还采用了稀疏处理法来进行数据增强,如图2所示。在真实缺陷数据的基础上,随机去除部分脉冲,生成新的样本。依此种办法生成的图谱和原图谱相似但不相同,又同样具备缺陷特征。稀疏处理方法是补充原有样本集的优秀手段。

高质量的样本数据是提高模型训练准确率的前提,样本收集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持续收集更多的样本数据。

3结语

基于局部放电智能诊断模型对高质量的样本数据的需求,本文提出采用样本筛选技术和数据增强技术来解决残缺、冗余样本问题和样本不均衡问题。在样本筛选中使用了样本清洗和样本查重等方法,同时使用了噪声叠加法和稀疏处理法对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可以为提高局放诊断系统的准确率提供技术支撑。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立体深度估计在机器人技术、AR/VR和工业检测中至关重要,它为诸如箱体拾取、自动导航和质量控制等任务提供了精确的3D感知。Teledyne IIS的Bumblebee X立体相机既具备高精度,又能够提供实时性能,能够在1...

关键字: 深度学习 AR 机器人

在工业废气排放监测与污染控制,多光谱气体传感器凭借其非接触、多组分同步检测的优势,已成为实时感知气体成分的核心设备。然而,工业废气中存在的复杂气体混合物(如SO₂与NO₂的吸收光谱重叠、VOCs(挥发性有机物)与水蒸气的...

关键字: 多光谱气体传感器 深度学习

在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低剂量CT(LDCT)因其能有效降低患者辐射暴露风险,成为临床诊断中备受关注的成像方式。然而,降低辐射剂量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噪声和伪影,影响图像质量,进而对微小结节(尤其是3mm及以下)的检测...

关键字: 低剂量CT 深度学习

一、引言 红外热像仪凭借其能非接触式测量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优势,在工业检测、安防监控、医疗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制造工艺、环境因素等影响,红外探测器各像素单元的响应特性存在差异,导致成像结果出现非均匀性...

关键字: 红外热像仪 NUC 深度学习

随着数字集成电路(IC)设计复杂度的指数级增长,传统布局工具在处理超大规模设计时面临计算效率瓶颈。DREAMPlace作为基于深度学习的VLSI布局开源项目,通过引入GPU加速技术,实现了全局布局与详细布局阶段超过30倍...

关键字: 深度学习 IC布局

英国伦敦时间4月9日,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刊载了曦智科技的光电混合计算成果:《超低延迟大规模集成光子加速器》(An integrated large-scale photonic accelerato...

关键字: 光电混合计算 光子加速器 深度学习

鉴于过去几十年技术变革的速度,预测趋势似乎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任务。但我们认为拥有前瞻性的视角很重要,以下是我们对未来几年可能持续塑造和重塑行业的因素的预测。

关键字: 半导体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摄像头行为识别系统逐渐成为公共安全、商业运营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重要工具。该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摄像头捕捉的视频图像进行实时分析,能够自动识别并分析人类的各种行为,如打斗、跌倒、抽烟等,...

关键字: 深度学习 智能摄像头 行为识别

飞行目标往往呈现为十几个像素点的小目标 ,对其准确检测是黑飞反制、管控等应用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3的方法提高飞行目标的检测能力。首先为避免梯度消失 ,增强特征的复用 ,在特征检测层...

关键字: 飞行目标检测 YOLO v3 深度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体动作识别技术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分支,正逐渐展现出其在人机交互、智能监控、虚拟现实、健身娱乐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动作识别系统,通过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方法,实现...

关键字: 深度学习 动作识别 人工智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