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DA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电池供电的逆变器,为了减少回路中串联的功率管数量,多采用推挽电路,其中的MOSFET多工作在硬开关状态,硬开关状态有以下弊端

电池供电逆变器,为了减少回路中串联的功率管数量,多采用推挽电路,其中的MOSFET多工作在硬开关状态,硬开关状态有以下弊端:

1、功率管开关损耗大,如图1所示.MOSFET关断时,D极电压上升,沟道电流下降,存在着VI同时不为零的时间,由此带来了开关损耗,并且这个损耗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加大,限制了更高频率的采用.

2、为了避免两管同时导通,设置了较大的死区时间,也因此而带来了占空比的损失,其产生的后果是,功率管利用率降低,需要更大电流的功率管,电源脉动电流增大,引起滤波电解过热.曾见过有厂家用CD4047做驱动,没有死区时间,电解是不怎么热了,但功率管更热.

3、密勒效应.在MOSFET关断时,D极电压快速上升,DV/DT很大,D极电压通过反馈电容向输入电容充电,有可能引起MOSFET再次开通,这在PCB和变压器设计不合理的逆变器中更加严重.

4、EMI问题.

所有以上这些问题,降低了电源的效率,较大的电压和电流应力降低了可靠性,由于工作频率难以提高,功耗大也降低了功率密度,使得产品的体积重量加大.采用软开关技术,可以基本消除以上不利因互素的影响.

实现软开关的方法,常见的有谐振法和移相法.现代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多种新技术大量采用,较高档的电源采用DSP芯片随时跟踪MOSFET的工作状态,调整驱动参数,确保其工作在软开关状态.

在很多逆变器中,前级DC-DC部分不需要调压,调压的任务交给后级SPWM部分,更有一些电源,根本不需要对电压进行调整.这些电源或逆变器前级DC-DC工作在开环状态,这为我们用简易方法实现软开关创造了条件.下面将分以常用PWM芯片SG3525A和TL494和大家探讨开环状态下简易软开关的实现方法。

要用普通PWM芯片实现简易的软开关,有几个先决条件:

1、功率管以1对为佳,大功率应用时用大电流的管子,两对可以尝试,多对就不要指望了.

2、变压器两边绕组要完全对称,PCB设计时两管源级和漏极线路等长,源极到滤波电解尽可能短,驱动电路地线单独连接到电解电容.

3、MOSFET栅极驱动电路的选择.MOS管的输入电容都很大,以常用的IRF3205来说,Ciss为3247PF,要对此电容快速充放电,没有优良的驱动电路是无法做到的.很多大师做的电源类产品,MOSFET栅极电压上升和下降时间为几百纳秒甚至1.2微秒,这样大的开通/关断时间在高频应用时效率都很低,更不要说软开关了,总之,没有高的开通/关断速度,软开关就无法实现.常见电路有PWM芯片直推MOSFET,在驱动电流大时用NPN/PNP管射极跟随器做成图腾柱式电流放大电路,如图2所示:

然而,这个电路有着固有的缺陷,速度慢,驱动能力不足,放电管有剩余电压,无法在高效率电源中采用.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个用NMOS/PMOS反向器构成的图腾柱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

这个电路驱动能力强,开关速度极快,但有一点,从驱动IC过来的信号经过了图腾柱中MOS管的反向,驱动IC必须能适应这种逻辑的变化,可采用SG3527,和3525电路完全一样,只不过是3527输出的是负向推动脉冲,以适应这种逻辑关系. 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专用驱动IC,如MC33152,TC4427,FAN3224等,深圳高工以台系芯睿单片机产生驱动信号,再经MC33152专驱推动MOSFET,取得较好效果.

继续.要消除开关损耗,首先要知道开关损耗在什么时段产生的.C2C3为MOSFET的等效输出电容,把输出变压器简单的等效为一个理想变压器和漏感,激磁电感的串并联。

IRF3205的输出电容C2和C3,查数据手册为781PF,把变压器的次级短路,测得的初级电感量就是变压器的漏感,对于高频变压器来说,约在几十到几百NH,次级开路,测得的电感量就是变压器的激磁电感,如果用PC40ETD29-Z磁芯绕2匝,电感量约为10μH

设某一时刻,Q1处于导通状态,其D极电压为0,然后G极电压开始下降,漏感L2中的电流不能突变,向等效电容C2充电,由于L2C2都很小,电流很大,Q1的D极电压迅速上长,形成很高的所谓漏感尖峰,而此时Q1栅极电荷还没有完全泄放,沟道中还有电流,其沟道电流和电压同时不为零,产生了关断损耗其值为定积分∫V(t)I(t)dt,而激磁电感L1中的电流则主要转移到L1的下半段,并经Q2中的体二极管返回电源,对开关损耗影响并不大。

设某一时刻,Q1处于导通状态,其D极电压为0,然后G极电压开始下降,漏感L2中的电流不能突变,向等效电容C2充电,由于L2C2都很小,电流很大,Q1的D极电压迅速上长,形成很高的所谓漏感尖峰,而此时Q1栅极电荷还没有完全泄放,沟道中还有电流,其沟道电流和电压同时不为零,产生了关断损耗其值为定积分∫V(t)I(t)dt,而激磁电感L1中的电流则主要转移到L1的下半段,并经Q2中的体二极管返回电源,对开关损耗影响并不大。

声明:该篇文章为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予转载,侵权必究。
换一批
延伸阅读

现已推出评估套件、软件和文档,可帮助可穿戴设备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开发人员优化电源管理

关键字: 电池 电量计 传感器

频繁的减载或断电可能会破坏你的互联网,小型直流电器,甚至是基本的微型逆变器设置。手动切换到电池供电是不方便的,并且会由于突然断电而损坏敏感的电子设备。

关键字: 逆变器 ESP8266 继电器

除了充电电路外,锂电池的放电过程也需要保护。锂电池的放电电压不能低于3.0V,否则电池寿命会大幅缩短。为了实现这一保护,工程师们设计了DW01芯片与8205 MOS管的电路组合。DW01芯片能够监控锂电池的放电电压和电流...

关键字: 锂电池 电池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商业化以来,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较高的充放电效率,成为了现代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主流电源。然而,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锂离子电池面临着资源稀缺和成本高昂的挑战。在...

关键字: 锂离子 电池 钠离子

氢燃料电池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发展方向,其安全性直接取决于车载氢系统的实时监测与防护能力。氢气易燃易爆的特性要求传感器必须具备高精度、快速响应及防爆设计,而压力与温度传感器的稳定性则关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文从氢浓度、...

关键字: 氢燃料 电池

在现代电子设备的庞大体系中,开关电源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凭借其高效、紧凑、灵活等诸多卓越特性,广泛应用于从日常电子消费品到复杂工业设备的各个领域。从我们爱不释手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精密复杂的医疗设备...

关键字: 开关电源 电子设备 供电

在电动汽车(EV)领域,牵引逆变器作为关键组件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电动汽车的驱动性能和效率,还直接关联到整车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在选择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时需要考量的多个方面,包括其保护机制与...

关键字: 逆变器 电动汽车 驱动

这些通过AEC-Q101认证的器件可为汽车应用节省占板空间并提供高稳定性

关键字: 逆变器 电池管理系统 充电器
关闭